▲张德顺斩获2024厦马国内女子组冠军和国际女子组季军的精彩瞬间
作者|张德顺
编辑|默默
图片|来自作者及网络
说起来,这是我职业生涯第一次参加厦马。之所以选厦门这站作为开年之战,因为一来我们队还没正式进入冬训,二来我知道董哥、辉哥他们都要来跑,就想着一起来吧。所以去年12月初,当我接到厦马组委会邀请时,就想正好借这个比赛给自己上一个强度,把状态提一提,来刺激一下即将开始的冬训。
赛前我查了查厦门的温度和湿度,也一直在听董哥和辉哥说赛道难跑,风大,坡多。听了之后我也不多想,因为我给自己定的赛前目标是“稳住国内冠军”。之所以说“稳住”,是因为我赛前有点感冒,还一直咳嗽。比赛前一天我还在祈祷:“感冒千万不要再加重了,别跑不下来!”至于目标成绩,毕竟是当训练课嘛,我想定在2小时29分上下。
开跑前一天,我从下午1点睡到了5点,要不是因为要交自备饮料上了闹钟,我还能睡更久。比赛日,我早晨5点半起床,吃了早餐之后收拾了一下,就站到了起点。出门前,我还特意数了数排在我前面的老外人数:6个。
也许观众们从现场和转播画面看到我时,也会看到“会长”吴向东。因为最近半年,他都在云南跟着我们队一块训练。所以当我得知他把这次厦马当作“训练跑”时,就向他发出“邀请”——你的训练强度不大,对我来说正好,要不带带我吧!他随口答应。
以往比赛,差不多十多公里过后都是我一个人在跑,跑得很累,身体也很疲劳。这次厦马虽然风也大,但有“会长”带,而且他速度一直很稳,自己跑下来感觉是相对轻松的。“会长”一路都在给我破风,要不是他,我根本拿不到国际组第三,也就可能保住个国内冠军吧。
▲张德顺用一场胜利,拉开了2024的序幕
跑出去后,我一直没跟着老外。跑的过程中也一直忍着不敢咳,因为一咳总感觉有痰咳不出来、怕咳着咳着吐掉。
5公里时,我感觉自己前五或前六还是比较稳的。
13公里时,我对前三还没想法。吴向东还问我:还要跟吗?我回他:算了,不跟了,让她们跑去吧,给她们点机会。咱们还是按原先配速跑。
折返点时,我看到前面只有三个人,而且第三名离我就100多米。那时想:保个国内冠军得了,不跟她们拼了。但近在眼前的第三名身影给了我希望——让我觉得自己能追得上她。我于是跟吴向东说,稍微加一点,往前追一追。但我又怕他加太猛了,又嘱咐他说:“几秒几秒加、不要加太快,要不一两公里我就崩了。”
在28公里左右有个小上坡,我有点跑不动了。吴向东跟我说:“快呀!”我回答说:“算了,我扛不住了,想缓一缓。”那一刻自己一边想着放弃追赶,一边又觉得有希望,内心在不停地摇摆和斗争。32公里时,我配速掉到3分46秒,又想放弃了。心想累了,真跑不动了。我不停地在找借口,想什么借口会比较合适自己。
直到37公里时,我终于追上了眼前那个“歪果仁”,让自己成了第三,配速又提到了3分30秒!我还回头看了看对手——她就在我身后十几米。心想:不行!人家一下子能追回来。都坚持到这个份儿上,可不能给我希望,又让我失望。于是,自己猛使劲儿加速了两公里,保住第三名。
冲过终点后,我忍不住了,狂咳不止。抬头看到成绩2小时26分53秒后,我很意外也很开心。
张导对我这次厦马的发挥反应比较平静。他大概也知道我的水平。要说意外,他对我去年上马的发挥(2小时28分16秒)才叫意外。因为那场比赛自己只准备了18天。我跑完后,张导给我发信息——“能跑这样的成绩真是难为你了”。
相比于获得厦马国内女子冠军,我更在乎国际组的第三名,它让我内心更兴奋更自豪。我跑完还特意查了下,全世界只有14站白金标。在这么难跑的赛道上,风这么大、身体又不是最佳的状态下,能站上国际组的领奖台多不容易呀!
对现在的我来说,我不能拿国内冠军要求自己,它只是我的最低标准。我更大的目标就是要朝着这些高水平国际选手看齐,要在成绩上或者比赛过程中突破自己。每一场比赛,不管是状态还是名次,只有突破了自己,才能收获更多的比赛经验。
坦白说,厦马的开年之战更坚定了我对新的一年的信心。让我相信自己在冬训期间可以做得更好,对2024年整年的期待值也更高。我会把“打开在名古屋创下的2小时24分05秒的PB”,当成自己的最低目标去尽力完成。
2024年的重头戏是巴黎奥运会。上一届东京奥运会才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三场马拉松。经历了澳门和选拔赛两场比赛后,我就去东京跑奥运会了。那时我对自己状态的把控、对马拉松运动规律都不是很了解。当时定的目标就是完赛,最后跑完了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现在自己大大小小也参加了十几场马拉松了,不管比赛经验还是技战术等各方面都有所进步。所以我告诉自己,这次巴黎奥运会的成绩、名次都只能比东京更好。如果有机会,我更想在名次上突破一下自己。
我今年上半年想让自己稍微松点,选拔赛后正式进入巴黎备战,开始系统地把能力往上提。下半年给自己再来一个突破的机会,选择一场国外赛事去冲个最好成绩。不管是六大满贯还是瓦伦西亚都愿意去试试,毕竟世界上的一些好成绩都是在这些赛道上创造出来的。
编者注:“董哥”是中国男子马拉松队员董国建。“辉哥”是中国男子马拉松队员、现国家纪录保持者杨绍辉。“张导”为中国马拉松教练张国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