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
相约泡温泉
成为大家热衷的休闲方式之一
近日
有网友发帖称
自己泡完温泉后感染了HPV
评论区网友说
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
并表示“再也不敢泡温泉”
也有网友表示自己泡完温泉后
得了妇科病
泡温泉会感染HPV和妇科病吗?
哪些情况下不建议女生泡温泉?
想泡温泉但又怕感染,怎么办?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
妇科副主任医师唐虹给出了答案
什么是HPV
HPV又名人乳头瘤状病毒,它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病毒,根据致癌性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病因,低危型HPV可致生殖器疣和其他良性病变。
HPV的传染源是患者及病毒感染者,尤其是在患者的生殖器皮肤或黏膜内含有HPV,可通过性接触而传染给配偶或性伴侣,也可在同性恋者中互相传染。
HPV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 性传播途径:也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同性或异性性行为中的黏膜接触均可造成感染;
● 母婴传播:常见于生殖道感染 HPV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传播给新生儿,如儿童呼吸道复发性乳头状瘤可能是患儿在分娩过程中从阴道分泌物获得HPV6/11感染所致;
● 皮肤黏膜接触:除子宫颈外,HPV也可感染身体其他部位,如口腔、咽喉、皮肤和肛门等, 并诱发相应的肿瘤。
泡温泉会感染
HPV病毒和妇科疾病吗?
HPV病毒属于无包膜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相对较强,在pH值6-8的范围比较稳定,在pH5.0以下或者pH9.0以上容易灭活。
HPV病毒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耐寒不耐热,在55-60℃即发生变质,所以高温消毒可使病毒灭活。
温泉的大部分温度为40-75℃,而我们大多数人体耐受的温泉的最佳温度为40-45℃,在这个温度幅度中,HPV病毒是可以生存的。
因此,当温泉水中含有病毒,确实是有机会接触到病毒,而发生皮肤或者黏膜的携带;如果当皮肤黏膜有微小裂口时,容易引起HPV病毒入侵人体并造成感染。
同理,其他妇科炎症如念珠菌、细菌,也可能因为温泉改变了本身阴道的pH值,或者女性身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感染。因此,不是温泉本身,而是温泉对特定人群,会有感染的风险。
这些人不宜泡温泉
1.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肺气肿、贫血的老年人。
长时间泡温泉可能导致出汗、头晕等不适症状,特别是当室外温度较低,温泉水温度又偏高的情况下,由于冷热交替的刺激,就容易导致血管扩张进而产生不适。
2.糖尿病患者不宜长时间泡温泉。
因为水温过高可能使胰岛素吸收加快,机体能量消耗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较易出现意外。
3.严重动脉硬化的患者以及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的人不宜泡温泉。
因为这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弹性减退、血管脆性增加,在泡温泉时,冷热刺激交替,血管频繁收缩扩张,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4.儿童、孕妇也不宜长时间泡温泉。
儿童、孕妇泡温泉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
5.正值生理期的女性、温泉过敏者,以及皮肤有伤口、溃烂和严重感染的人不宜泡温泉。
6.患有传染性皮肤病的人更不能去泡温泉,以免传染他人。
7.过敏体质者泡温泉要当心。
长时间泡温泉可能引起表皮脂质变薄,会导致皮肤干燥、脱屑和瘙痒等现象。
泡温泉的正确方式
① 选择正规、卫生的温泉场所:选择温泉场所时,要关注其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资质,确保场所的卫生和安全。同时,了解温泉的水源是否经过净化处理,水质是否达标。
② 携带个人用品: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自备毛巾、浴巾、拖鞋等个人用品,并在使用前后进行清洁消毒。
③ 注意个人卫生:在泡温泉前,应先洗净身体,特别是私密部位,以减少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进入温泉水中的可能性。
④ 了解温泉的禁忌: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如有疾病、过敏史等,应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合适的温泉。避免在空腹、饱食、疲劳等状态下泡温泉。
⑤ 控制泡浴时间:初次泡温泉者,建议每次泡浴时间不超过15分钟,之后可根据个人耐受程度逐渐延长。避免长时间泡浴,以免身体过度疲劳。避免拥挤:尽量选择人少、空间宽敞的温泉区域,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⑥ 注意保暖:泡温泉时,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在温泉水中长时间浸泡,导致体温过低。出水后,及时穿衣保暖,避免感冒。
⑦ 观察身体变化:在泡温泉过程中,如出现头晕、胸闷、呼吸急促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泡浴,休息并及时就医。
⑧ 温泉泡浴后的护理工作,泡完温泉后及时清洁身体:泡温泉后,用清水洗净身体,特别是私密部位,以减少温泉水中的病原体残留。保湿护肤:泡温泉后,皮肤可能会变得干燥,及时涂抹保湿护肤品,保持皮肤水分。
⑨ 注意休息:泡温泉后,身体可能会感到疲劳,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同时监测身体状况,在泡温泉后,注意观察身体有无异常症状,如皮肤瘙痒、红肿、发热等。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最后小编提醒
泡温泉虽好
但泡温泉的禁忌各位一定要提前了解
同时别忘做好保暖措施
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健闻、健康有约
责编:朱美蓉
编辑:徐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