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作者:成都生态环境

杨文强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国家植物园研究员

藻类是世界上古老的生物,大约在三十亿年前将氧气带入地球,今天藻类为地球提供着80%以上的氧气并固定了一般的二氧化碳。不仅如此,海藻还是大自然早在10亿年前就送给地球的最大蛋白质的“蛋糕”。藻类在诸多领域默默地奉献着,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家园。

演讲实录:我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关于藻类的一个故事,想讲讲藻类怎么守护着我们,怎么是人类伟大的功臣。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左边这张图是氧气,大家知道我们呼吸的氧气是哪来的吗?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们呼吸的氧气是光合作用的结果,很多人认为是陆地上的植物,包括森林等的植物,贡献了我们绝大多数的氧气。但实际上不是,实际上是藻类贡献了我们氧气的50%,甚至有的科学家提出,藻类提供了人类80~90%的氧气,同时利用这些氧气可以形成臭氧层,保护我们免受紫外线的伤害,所以说从这一点上来讲,藻类是非常非常伟大的。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我们知道地球出现是在46亿年前左右,我们有生命出现的是在37~35亿年前,我们有蓝藻出现的时候是在33~32亿年,单细胞真核的绿藻出现是在15~14亿年,紧接着出现了多细胞和大型藻类,这个时间跨度稍微长一点。紧接着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事件,植物登陆,从水中到了陆地上,植物和藻类分家大概在4亿年左右,相继出现了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我们原始人类出现大概是在500万年前,所以说相对藻类的出现,我们人类的出现太晚了。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正是因为藻类的出现,改变了地球的状态。我们知道地球上充斥着很多的二氧化碳,由于藻类等耗氧生物的大爆发,进行了疯狂的光合作用,释放了大量的氧气,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我们现在300~350个ppm,同时提高氧气浓度,到目前为止有21%的这样的浓度,所以说藻类是非常非常伟大的。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藻类登陆了以后,才有了更多种的植物,才有了我们生物多样性,才有了人类的进化,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大千世界。你所见到的海洋里面美丽的珊瑚等等,这些都是藻类的贡献,所以藻类也是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的基石,可想而知没有藻类的是非常非常可怕的。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藻类的生活环境是多种多样的,你可以想象藻类绝大部分生活在海洋中,生活在湖泊中,生活在土壤中,生活在沼泽中,还有很多藻类特别喜欢生活在一些极端的环境里,比如说高盐的环境、深海的环境、冰川里、雪山里、沙漠里、温泉里、极酸的或极碱的环境,这些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财富。比如说我们用的能源,化石能源里的石油,天然气,它们竟然是来源于古代的藻类,也可以讲是我们的祖先藻类。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我们在很多方面利用了藻类,比如说大家吃了很多海带紫菜,吃过深海鱼油,还有吃过螺旋藻粉,小球藻粉,还有现在比较风靡的虾青素,岩藻黄素等等。实际上这些都是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以后形成的碳水化合物,再进而去形成次级产物的这么一个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利用藻的过程,就是利用了它光合作用以后,形成的碳水化合物,无论是初级产物,还是次级产物。我们用的生物柴油、淀粉、飞机上用的航空油,包括很多高附加值产品都是这样,藻类就是在这样点点滴滴的事情上,时时刻刻保卫和守护着我们。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这张图可以看到,左边的图是美国的NASA发布的,一张全球海洋的叶绿素荧光图,右边是我们国家海洋局发布的,图中蓝色的都是浮游生物,也就是说正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是非常非常震撼的。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光合作用看似简单,它的底物就是水,把水裂解,然后把二氧化碳固定,最后形成我们的碳水化合物,释放出氧气的一个过程,是光催化的一个过程。光合作用可以简单的分成一个光反应,和一个暗反应的过程,你也可以把光合作用理解成,一个从光能经过光合生物变成电能,再从电能变成不稳定的化学能,最后固定二氧化碳,形成稳定的化学能这样一个过程。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光合作用看似简单,实际上的调控却非常精细和复杂。由于光合作用,每一年我们可以产生,大于10的17次方千卡的自由能,同时它可以固定2,200亿吨——2,500亿吨的生物质。这个量大概是我们人类每一年需要能量的10倍,可见光合作用很重要,藻类进行的光合作用更重要。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光合作用这么重要,它的调控这么精细,是如何去完成它的调控的?我们的团队利用一个很小的模式生物莱茵衣藻,左边这张图是画的模式图,看着很大,其实我们肉眼是看不见的,它只有5~7个微米,它是一个单倍体的,单细胞的,真核绿藻,非常牛,大约有18,000个基因。我们看,主要的绿色部分是它的叶绿体,它有叶绿体,它有细胞壁,它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它是一个植物的特性;同时我们看它这里边还有眼睛,能感受到光,还有鞭毛可以游泳,还可以交配,这些是典型的动物特征;那么也就造就了包括莱茵藻在内的藻类,在分类学上地位非常特殊,我们管它叫原生生物。

右边这段视频是我们在显微镜下拍的,莱茵衣藻平常在游动的视频。你会神奇地发现,当一个藻去游泳的时候,它前面有另外一个藻,它不会撞上去,它能看见会躲开它,非常神奇。它有鞭毛能摆动,鞭毛里在发生非常繁忙的运输过程,竟然有的藻类,鞭毛旋转的速度,能达到每一秒钟1700转,这个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我们采取遗传学的手段,去研究光合作用的调控机制。就是本来它长那个样子,我们经过一些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让它某一些基因突变,突变以后,我们再看它长成什么样子。这时候我们去寻找一些突变性基因,比如它可以在黑暗条件下,也就是外界碳源的条件下生长,但是在光下不能进行自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这些突变体。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在这图里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就发现了很多见光以后就不能生长的突变体,我们就怀疑它们可能不能利用光,或者是不能进行高效的光合作用。这个是我们日常培养藻类的一些情况,因为莱茵衣藻比较喜欢红光和蓝光,这个屋子里头特别刺眼睛,每次进去以后都要戴上护目镜,所以说每次回来以后 我都会自豪地讲,我刚从我们莱茵衣藻的拉斯维加斯回来,给人的感觉是灯红酒绿一样。中间这个图片是我们在研究很多重要的基因,包括蛋白功能的时候,我们要知道它的定位在哪,是定位在细胞膜上,还是定位在细胞质上,还有叶绿体上等等。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我又在想另外一个问题,就像我们人类白天工作,晚上的时候我们需要睡觉一样,我们很多光合生物,也是需要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晚上的时候它要进行呼吸作用。白天的时候把二氧化碳固定,释放出氧气,形成碳水化物,但是晚上的时候,要把碳水化合物进行降解掉,进行呼吸作用,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经历了黑暗的光合生物,一旦接收光,它会迅速地返回到光合作用中去,那么黑暗中是如何调控的?光合生物是如何适应黑暗的?这是我们关注的另外一个科学问题。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我们又采取遗传学的手段去寻找,这回我们寻找相反的,寻找一些在黑暗条件下就不长了,给它放到光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又长的这些突变体,我们推测某一些基因的突变,就造成了藻不能完成黑暗适应这一个过程。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找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因子,叫做FDX5。我们可以看到最左边的中间那张图,在黑暗条件下这个藻就不长了,后来我们发现FDX5的功能特别强大,它可以调控脂肪酸代谢,可以调控膜脂代谢,还可以调控氧化还原平衡,去影响暗中适应,进而影响藻类返回到光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同时我们在研究黑暗适应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氢氧反应。顾名思义就是这里边有氢气,有氧气,我们知道氢气和氧气,混在一起是非常危险的,对吧?后来我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找到一个合适的氢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就是在黑暗条件下,我们怎么能让藻类也可以生长的,一个外界给碳源的条件。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人们在研究过程中,会发现一株植物的不同的器官,比如说它的果实、它的茎秆、它的籽粒,包括马铃薯的块茎,不同部位的氧气浓度是不一样的。它的氧气浓度为什么是不一样的呢?而且人们也发现,在自然环境中有很多氧气浓度特别低的这种情况,我们知道现在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是21%,我们管没有氧气的条件叫做缺氧的条件,把小于21% 大于0的这一系列的氧气浓度,都叫做缺氧。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比如豆科植物在结瘤固氮的时候,需要的环境就是没有氧气的。还有在蓝藻中有一类固氮的蓝藻,它有个独特的细胞叫异形胞,异形胞内也是不能有氧气的,否则有氧气就不可能完成固氮的过程。我们还发现叶瘤, 在水底下长的很多水生植物,它进行的光合作用,和我们正常的光合作用是不一样的。还有我们谈之色变的癌症,癌细胞中都是氧气浓度特别低的,我们经常做有氧运动等,可以增加氧气浓度去攻击癌细胞,减少我们患癌的风险。

还有的科学家发现,氧气在植物干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大家可以看,图上橘黄色的小点点,如果氧气的浓度改变,植物干细胞就不可能完成正常的分化,这个现象在花药的分化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也就改变了我们认为,厌氧只是一种胁迫的看法,我们可以认为厌氧是一种信号,作为一种信号在生物体生长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调控的作用。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同时我们发现如果氧气没有了,藻类还可以产氢气。当然产氢气是科学家很早之前就发现了,我们系统的总结了,藻类如何利用不同的条件,不同的通路去产氢气,一共总结了三条产氢气的通路。我们也系统地研究了,藻类是如何放氢的。比如它主要有一个过程,大家可能知道,生物化学里的概念叫糖酵解,就是把它积累的淀粉,最后降解成我们需要的丙酮酸,再进而被降解成不同的底物。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我们当时在设想,把通路改到产氢气,到图中红色的小块上去走,产生更多的氢气。我们就试图关闭其他的通路,但是似乎我们每次关闭一个通路,就会产出一个新的化合物,这个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所以产氢这个调控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发了很多关于调控的文章,也发现了其中很多有意思的现象,比如我们发现衣藻在黑暗条件下,它有两条乙酸合成的通路,一条定位在线粒体里,一条定位在叶绿体里。后来我们在这篇文章里系统总结了,藻类黑暗厌氧是如何调控的机制。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我们刚才讲了很多光合作用的调控,光合作用如何适应黑暗,包括缺氧等条件的调控等等。我们所有研究光合作用人的梦想,就是提高光能利用效率,让光合作用更加高效的实现。藻类有非常高效的光合作用能力,和植物相比,它的理论光能利用效率,可以达到最高20%,植物最高的理论值只有5%。总结发现在藻类的生活环境,生长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以及光保护能力等方面,藻类都有很多和植物不一样的地方,所以造就了它有这么高的光能利用效率。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于是我们就想,能不能借鉴藻类里的高光能用效率,将这些科学发现应用到作物上去,提高作物的产量。也鉴于藻类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叶绿体的调控机制,和光合作用的很多调控机制比较类似,但是我们藻类的生育期特别短,比如像我们种植物,一年我们国家不同的地方,可以种不同的代数,最多可以种到一年三季。我们在藻类的挖掘出的因子,重要的一些调控的蛋白等,就运用到作物上去,改造作物的性状。

我总讲我们身边的植物也好,作物也好,它们是不以我们人类的意志存在而存在的,它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活着。我们人们的目的,是让它根据我们的需求提高更多的产量,让它变得更好吃、长得更高、更矮等等,所以说我们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改造它们。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我们首先做的就是在藻类中挖掘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蛋白,我们用在了水稻上,发现在实验室里可以提高产量30%,在大田里可以提高产量10%~15%,这个效果还是非常可观的。同时我们也试了这个关键的调控蛋白,在番茄里,在生菜里,用上我们挖掘的关键蛋白以后,它的产量增加幅度特别大。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我们知道我们国家大豆的需求量特别大,但是每一年,我们国家产的大豆只有1,500万吨,去年进口量已经超过了1亿吨。我们一直在想,能不能各方面去努力,提高我们国家的大豆产量。我们在藻类挖了很多,跟固碳相关的基因去改造大豆。我们看第一排是对照,下面这几行都是经过我们改造以后,大豆的籽粒变大,产量增加了。我们希望这方面的努力,也能从藻类里,光合作用里挖掘出来,这些关键因子用到作物的改良上去,能为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做一部分贡献。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目前我们在藻类中挖掘了很多关键的因子,比如改造的一个关键的因子叫做RuBisCO。RuBisCO是什么呢,就是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也就是我们光合作用中很重要的,为什么能固定二氧化碳的那个酶。藻类里的RuBisCO,多数的活性度特别高,所以我们就想,能不能挖掘几个高的RuBisCO,替换掉谷子里的RuBisCO,让它实现更多的固碳,为我们国家的谷子生产,提质增效也做出一定的贡献。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我们讲藻类有个非常独特的特性,可以把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缩起来,浓缩到1000倍以上。这个量很惊人,主要是它有两个很独特的细胞器,一个是叫羧基体,另外一个是叫蛋白核。当然了,二氧化碳从体外进到细胞系中,可谓是冲破千难险阻,我们管这个过程叫做二氧化碳的浓缩机制。藻类的机制在植物进化过程中丢掉了,我们在想能不能把藻类里的二氧化碳的浓缩机制,包括蓝藻里的羧基体,绿藻和其他藻类的蛋白核,应用到作物上去,让它实现更高效的固碳,我们也开始着手做这部分的工作。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另外一些个课题,相关的研究也是基于藻类。我们知道,我们国家有登月计划,有太空计划,还有火星计划等等,这次我们的神舟十四带回了水稻的种子。那么藻类在航天生命保障系统中,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也参与一部分研究。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藻类现在保守估计大概有10万种,有的人说有20万种,有人还讲有100万种,每一天都陆续有新藻类被报道。地球上的生物经历过了五次大灭绝,尤其是最后一次灭绝的时候,80~90%的生物都已经灭绝了,但是藻类依旧存在。我想讲的是,如果地球经历第六次大灭绝,80% ,90%,甚至更多的生物灭绝了以后,藻类还是可以存在,主要因为它可以很好的适应环境,很高效的进行光合作用。

环保科普|杨文强:藻类-人类默默的守卫者,走进藻类的世界

研究藻类的这门学问叫做Phycology,和另外心理学的词Psychology特别相近。所以我在美国的时候,跟很多人在谈的时候,说Phycology ,人们很不理解问,说你讲的是Psychology吗?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认为,心理学对他们很关键。但是我想说的是,藻类学也非常关键。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藻类,关注我们地球的守护者,也将来有更多的年轻的朋友,包括科学家投入到我们的藻类研究中来。

来源:CC讲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