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作者:成都生态環境

楊文強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國家植物園研究員

藻類是世界上古老的生物,大約在三十億年前将氧氣帶入地球,今天藻類為地球提供着80%以上的氧氣并固定了一般的二氧化碳。不僅如此,海藻還是大自然早在10億年前就送給地球的最大蛋白質的“蛋糕”。藻類在諸多領域默默地奉獻着,默默地守護着我們的家園。

演講實錄:我給大家帶來的故事,是關于藻類的一個故事,想講講藻類怎麼守護着我們,怎麼是人類偉大的功臣。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左邊這張圖是氧氣,大家知道我們呼吸的氧氣是哪來的嗎?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們呼吸的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結果,很多人認為是陸地上的植物,包括森林等的植物,貢獻了我們絕大多數的氧氣。但實際上不是,實際上是藻類貢獻了我們氧氣的50%,甚至有的科學家提出,藻類提供了人類80~90%的氧氣,同時利用這些氧氣可以形成臭氧層,保護我們免受紫外線的傷害,是以說從這一點上來講,藻類是非常非常偉大的。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我們知道地球出現是在46億年前左右,我們有生命出現的是在37~35億年前,我們有藍藻出現的時候是在33~32億年,單細胞真核的綠藻出現是在15~14億年,緊接着出現了多細胞和大型藻類,這個時間跨度稍微長一點。緊接着發生了一個很重要的事件,植物登陸,從水中到了陸地上,植物和藻類分家大概在4億年左右,相繼出現了苔藓、蕨類、裸子、被子植物。我們原始人類出現大概是在500萬年前,是以說相對藻類的出現,我們人類的出現太晚了。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正是因為藻類的出現,改變了地球的狀态。我們知道地球上充斥着很多的二氧化碳,由于藻類等耗氧生物的大爆發,進行了瘋狂的光合作用,釋放了大量的氧氣,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低到我們現在300~350個ppm,同時提高氧氣濃度,到目前為止有21%的這樣的濃度,是以說藻類是非常非常偉大的。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藻類登陸了以後,才有了更多種的植物,才有了我們生物多樣性,才有了人類的進化,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大千世界。你所見到的海洋裡面美麗的珊瑚等等,這些都是藻類的貢獻,是以藻類也是海洋生态系統,和生物群落的基石,可想而知沒有藻類的是非常非常可怕的。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藻類的生活環境是多種多樣的,你可以想象藻類絕大部分生活在海洋中,生活在湖泊中,生活在土壤中,生活在沼澤中,還有很多藻類特别喜歡生活在一些極端的環境裡,比如說高鹽的環境、深海的環境、冰川裡、雪山裡、沙漠裡、溫泉裡、極酸的或極堿的環境,這些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财富。比如說我們用的能源,化石能源裡的石油,天然氣,它們竟然是來源于古代的藻類,也可以講是我們的祖先藻類。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我們在很多方面利用了藻類,比如說大家吃了很多海帶紫菜,吃過深海魚油,還有吃過螺旋藻粉,小球藻粉,還有現在比較風靡的蝦青素,岩藻黃素等等。實際上這些都是藻類,進行光合作用以後形成的碳水化合物,再進而去形成次級産物的這麼一個過程。也就是說,我們利用藻的過程,就是利用了它光合作用以後,形成的碳水化合物,無論是初級産物,還是次級産物。我們用的生物柴油、澱粉、飛機上用的航空油,包括很多高附加值産品都是這樣,藻類就是在這樣點點滴滴的事情上,時時刻刻保衛和守護着我們。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這張圖可以看到,左邊的圖是美國的NASA釋出的,一張全球海洋的葉綠素熒光圖,右邊是我們國家海洋局釋出的,圖中藍色的都是浮遊生物,也就是說正在進行光合作用的藻類,是非常非常震撼的。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光合作用看似簡單,它的底物就是水,把水裂解,然後把二氧化碳固定,最後形成我們的碳水化合物,釋放出氧氣的一個過程,是光催化的一個過程。光合作用可以簡單的分成一個光反應,和一個暗反應的過程,你也可以把光合作用了解成,一個從光能經過光合生物變成電能,再從電能變成不穩定的化學能,最後固定二氧化碳,形成穩定的化學能這樣一個過程。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光合作用看似簡單,實際上的調控卻非常精細和複雜。由于光合作用,每一年我們可以産生,大于10的17次方千卡的自由能,同時它可以固定2,200億噸——2,500億噸的生物質。這個量大概是我們人類每一年需要能量的10倍,可見光合作用很重要,藻類進行的光合作用更重要。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光合作用這麼重要,它的調控這麼精細,是如何去完成它的調控的?我們的團隊利用一個很小的模式生物萊茵衣藻,左邊這張圖是畫的模式圖,看着很大,其實我們肉眼是看不見的,它隻有5~7個微米,它是一個單倍體的,單細胞的,真核綠藻,非常牛,大約有18,000個基因。我們看,主要的綠色部分是它的葉綠體,它有葉綠體,它有細胞壁,它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它是一個植物的特性;同時我們看它這裡邊還有眼睛,能感受到光,還有鞭毛可以遊泳,還可以交配,這些是典型的動物特征;那麼也就造就了包括萊茵藻在内的藻類,在分類學上地位非常特殊,我們管它叫原生生物。

右邊這段視訊是我們在顯微鏡下拍的,萊茵衣藻平常在遊動的視訊。你會神奇地發現,當一個藻去遊泳的時候,它前面有另外一個藻,它不會撞上去,它能看見會躲開它,非常神奇。它有鞭毛能擺動,鞭毛裡在發生非常繁忙的運輸過程,竟然有的藻類,鞭毛旋轉的速度,能達到每一秒鐘1700轉,這個速度是非常驚人的。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我們采取遺傳學的手段,去研究光合作用的調控機制。就是本來它長那個樣子,我們經過一些實體和化學的方法,讓它某一些基因突變,突變以後,我們再看它長成什麼樣子。這時候我們去尋找一些突變性基因,比如它可以在黑暗條件下,也就是外界碳源的條件下生長,但是在光下不能進行自養,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這些突變體。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在這圖裡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就發現了很多見光以後就不能生長的突變體,我們就懷疑它們可能不能利用光,或者是不能進行高效的光合作用。這個是我們日常培養藻類的一些情況,因為萊茵衣藻比較喜歡紅光和藍光,這個屋子裡頭特别刺眼睛,每次進去以後都要戴上護目鏡,是以說每次回來以後 我都會自豪地講,我剛從我們萊茵衣藻的拉斯維加斯回來,給人的感覺是燈紅酒綠一樣。中間這個圖檔是我們在研究很多重要的基因,包括蛋白功能的時候,我們要知道它的定位在哪,是定位在細胞膜上,還是定位在細胞質上,還有葉綠體上等等。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我又在想另外一個問題,就像我們人類白天工作,晚上的時候我們需要睡覺一樣,我們很多光合生物,也是需要白天進行光合作用,但是晚上的時候它要進行呼吸作用。白天的時候把二氧化碳固定,釋放出氧氣,形成碳水化物,但是晚上的時候,要把碳水化合物進行降解掉,進行呼吸作用,同時釋放出二氧化碳的過程。經曆了黑暗的光合生物,一旦接收光,它會迅速地傳回到光合作用中去,那麼黑暗中是如何調控的?光合生物是如何适應黑暗的?這是我們關注的另外一個科學問題。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我們又采取遺傳學的手段去尋找,這回我們尋找相反的,尋找一些在黑暗條件下就不長了,給它放到光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又長的這些突變體,我們推測某一些基因的突變,就造成了藻不能完成黑暗适應這一個過程。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們找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因子,叫做FDX5。我們可以看到最左邊的中間那張圖,在黑暗條件下這個藻就不長了,後來我們發現FDX5的功能特别強大,它可以調控脂肪酸代謝,可以調控膜脂代謝,還可以調控氧化還原平衡,去影響暗中适應,進而影響藻類傳回到光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同時我們在研究黑暗适應的過程中,我們提出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氫氧反應。顧名思義就是這裡邊有氫氣,有氧氣,我們知道氫氣和氧氣,混在一起是非常危險的,對吧?後來我們經過不懈的努力,找到一個合适的氫氣、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的濃度,就是在黑暗條件下,我們怎麼能讓藻類也可以生長的,一個外界給碳源的條件。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人們在研究過程中,會發現一株植物的不同的器官,比如說它的果實、它的莖稈、它的籽粒,包括馬鈴薯的塊莖,不同部位的氧氣濃度是不一樣的。它的氧氣濃度為什麼是不一樣的呢?而且人們也發現,在自然環境中有很多氧氣濃度特别低的這種情況,我們知道現在空氣中的氧氣濃度是21%,我們管沒有氧氣的條件叫做缺氧的條件,把小于21% 大于0的這一系列的氧氣濃度,都叫做缺氧。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比如豆科植物在結瘤固氮的時候,需要的環境就是沒有氧氣的。還有在藍藻中有一類固氮的藍藻,它有個獨特的細胞叫異形胞,異形胞内也是不能有氧氣的,否則有氧氣就不可能完成固氮的過程。我們還發現葉瘤, 在水底下長的很多水生植物,它進行的光合作用,和我們正常的光合作用是不一樣的。還有我們談之色變的癌症,癌細胞中都是氧氣濃度特别低的,我們經常做有氧運動等,可以增加氧氣濃度去攻擊癌細胞,減少我們患癌的風險。

還有的科學家發現,氧氣在植物幹細胞分化的過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大家可以看,圖上橘黃色的小點點,如果氧氣的濃度改變,植物幹細胞就不可能完成正常的分化,這個現象在花藥的分化過程中也發現了。這也就改變了我們認為,厭氧隻是一種脅迫的看法,我們可以認為厭氧是一種信号,作為一種信号在生物體生長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調控的作用。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同時我們發現如果氧氣沒有了,藻類還可以産氫氣。當然産氫氣是科學家很早之前就發現了,我們系統的總結了,藻類如何利用不同的條件,不同的通路去産氫氣,一共總結了三條産氫氣的通路。我們也系統地研究了,藻類是如何放氫的。比如它主要有一個過程,大家可能知道,生物化學裡的概念叫糖酵解,就是把它積累的澱粉,最後降解成我們需要的丙酮酸,再進而被降解成不同的底物。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我們當時在設想,把通路改到産氫氣,到圖中紅色的小塊上去走,産生更多的氫氣。我們就試圖關閉其他的通路,但是似乎我們每次關閉一個通路,就會産出一個新的化合物,這個是我們始料不及的,是以産氫這個調控是非常複雜的。我們發了很多關于調控的文章,也發現了其中很多有意思的現象,比如我們發現衣藻在黑暗條件下,它有兩條乙酸合成的通路,一條定位線上粒體裡,一條定位在葉綠體裡。後來我們在這篇文章裡系統總結了,藻類黑暗厭氧是如何調控的機制。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我們剛才講了很多光合作用的調控,光合作用如何适應黑暗,包括缺氧等條件的調控等等。我們所有研究光合作用人的夢想,就是提高光能利用效率,讓光合作用更加高效的實作。藻類有非常高效的光合作用能力,和植物相比,它的理論光能利用效率,可以達到最高20%,植物最高的理論值隻有5%。總結發現在藻類的生活環境,生長能力,環境适應能力,包括光反應,暗反應,以及光保護能力等方面,藻類都有很多和植物不一樣的地方,是以造就了它有這麼高的光能利用效率。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于是我們就想,能不能借鑒藻類裡的高光能用效率,将這些科學發現應用到作物上去,提高作物的産量。也鑒于藻類光合作用發生的場所,葉綠體的調控機制,和光合作用的很多調控機制比較類似,但是我們藻類的生育期特别短,比如像我們種植物,一年我們國家不同的地方,可以種不同的代數,最多可以種到一年三季。我們在藻類的挖掘出的因子,重要的一些調控的蛋白等,就運用到作物上去,改造作物的性狀。

我總講我們身邊的植物也好,作物也好,它們是不以我們人類的意志存在而存在的,它們的目的就是為了活着。我們人們的目的,是讓它根據我們的需求提高更多的産量,讓它變得更好吃、長得更高、更矮等等,是以說我們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去改造它們。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我們首先做的就是在藻類中挖掘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蛋白,我們用在了水稻上,發現在實驗室裡可以提高産量30%,在大田裡可以提高産量10%~15%,這個效果還是非常可觀的。同時我們也試了這個關鍵的調控蛋白,在番茄裡,在生菜裡,用上我們挖掘的關鍵蛋白以後,它的産量增加幅度特别大。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我們知道我們國家大豆的需求量特别大,但是每一年,我們國家産的大豆隻有1,500萬噸,去年進口量已經超過了1億噸。我們一直在想,能不能各方面去努力,提高我們國家的大豆産量。我們在藻類挖了很多,跟固碳相關的基因去改造大豆。我們看第一排是對照,下面這幾行都是經過我們改造以後,大豆的籽粒變大,産量增加了。我們希望這方面的努力,也能從藻類裡,光合作用裡挖掘出來,這些關鍵因子用到作物的改良上去,能為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保障做一部分貢獻。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目前我們在藻類中挖掘了很多關鍵的因子,比如改造的一個關鍵的因子叫做RuBisCO。RuBisCO是什麼呢,就是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也就是我們光合作用中很重要的,為什麼能固定二氧化碳的那個酶。藻類裡的RuBisCO,多數的活性度特别高,是以我們就想,能不能挖掘幾個高的RuBisCO,替換掉谷子裡的RuBisCO,讓它實作更多的固碳,為我們國家的谷子生産,提質增效也做出一定的貢獻。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我們講藻類有個非常獨特的特性,可以把環境中的二氧化碳濃縮起來,濃縮到1000倍以上。這個量很驚人,主要是它有兩個很獨特的細胞器,一個是叫羧基體,另外一個是叫蛋白核。當然了,二氧化碳從體外進到細胞系中,可謂是沖破千難險阻,我們管這個過程叫做二氧化碳的濃縮機制。藻類的機制在植物進化過程中丢掉了,我們在想能不能把藻類裡的二氧化碳的濃縮機制,包括藍藻裡的羧基體,綠藻和其他藻類的蛋白核,應用到作物上去,讓它實作更高效的固碳,我們也開始着手做這部分的工作。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同時我們還積極參加另外一些個課題,相關的研究也是基于藻類。我們知道,我們國家有登月計劃,有太空計劃,還有火星計劃等等,這次我們的神舟十四帶回了水稻的種子。那麼藻類在航天生命保障系統中,将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以我們也參與一部分研究。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藻類現在保守估計大概有10萬種,有的人說有20萬種,有人還講有100萬種,每一天都陸續有新藻類被報道。地球上的生物經曆過了五次大滅絕,尤其是最後一次滅絕的時候,80~90%的生物都已經滅絕了,但是藻類依舊存在。我想講的是,如果地球經曆第六次大滅絕,80% ,90%,甚至更多的生物滅絕了以後,藻類還是可以存在,主要因為它可以很好的适應環境,很高效的進行光合作用。

環保科普|楊文強:藻類-人類默默的守衛者,走進藻類的世界

研究藻類的這門學問叫做Phycology,和另外心理學的詞Psychology特别相近。是以我在美國的時候,跟很多人在談的時候,說Phycology ,人們很不了解問,說你講的是Psychology嗎?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認為,心理學對他們很關鍵。但是我想說的是,藻類學也非常關鍵。我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我們的藻類,關注我們地球的守護者,也将來有更多的年輕的朋友,包括科學家投入到我們的藻類研究中來。

來源:CC講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