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元朝灭亡的导火索——修了一条决堤泛滥的河

作者:十月刀1

元朝灭亡的导火索——修了一条决堤泛滥的河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元朝灭亡的导火索——修了一条决堤泛滥的河

成吉思汗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依靠武力统一了蒙古分散的大大小小部落,建立了蒙古帝国。并先后灭亡了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跟大理国,直逼南宋,在地势上形成了对南宋的包围。

元宋对峙

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并称帝,创建大元王朝,年号中统。

元朝灭亡的导火索——修了一条决堤泛滥的河

忽必烈

公元1279年,元军彻底的灭亡了南宋,南宋的末代小皇帝也流落在海上自杀。著名的抗元英雄文天祥也被抓。

从此元朝开启了长达98年的中原统治,一直到布衣出身的朱元璋一步一步的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将蒙古族赶出中原建立了最后一个由汉人创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大明。

在长达元朝100年的统治下,百姓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那些来自蒙古的征服者似乎不认为自己统治下的老百姓是人,他们甚至经常考虑要把这些占地方的人都给杀掉,然后将多余的土地来放牧。

在元朝的统治下,他们把百姓分为四个等级:

最高级:蒙古人

次高级:色目人

中 级:汉人

最低级:男人

四个等级

地位最高的蒙古人指的就是蒙古本部人,元朝的统治者们。

色目人指的是蒙古人以外的西北,西域等少数民族。

而中级的汉人并不是指如今的汉族人民,而是指原来金朝统治下的汉族,契丹,女真,以及较早被蒙古所征服的云南,四川等地。

而最低级的南人顾名思义就是当初南宋统治下的百姓了。

当时的元朝有律法规定,蒙古人,色目人可以随意殴打汉人跟南人,而被殴打的汉人跟南人不允许向殴打者还手。

这已经不单纯是民族歧视了,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野兽行为!

在蒙古统治者的思维里即使他们占领了中国,好像仍然把自己当成侵略者当场客人,随时随地想抢就抢,想拿就拿,反正当时的老百姓也不敢反抗,也不能反抗。

抢了就抢了,杀了就杀了,你们除了忍还能怎么办?

但他们错了,奴隶也是会起身反抗的,当心中的愤怒跟不满超过了所能忍受的极限,反抗是活下去的唯一道路,反抗是为了生存,是为了活命。

自古以来,建立一个王朝很难,但是要毁掉一个王朝却相对容易的多,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不是没有由头的。

至正四年(公元1344),这一年刚年初,黄河泛滥了,沿岸的山东河南两地的几十万百姓全部沦为难民。

元朝灭亡的导火索——修了一条决堤泛滥的河

黄河泛滥

修河堤成为了当时朝廷的重中之重。

按我们现在人的思考中,黄河决堤,淹毁两岸大片农田跟房屋,百姓流离失所沦为难民。如若不治理好河堤,处理好这些难民,那极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极大的威胁到王朝的统治者。

不管在哪个朝代,上至秦皇汉武,下至明清两朝,河流决堤,脑子都不用想,那肯定是要修的。

可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元朝的统治下,朝廷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方认为应该修,一方认为不应该修。

在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黄河泛滥居然不想修,任由黄河改道淹死那么多人,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有着太多的不可思议,当然这个也不例外。

当我们结合当时的背景来分析,客观的讲,抛除其他因素,就维护元朝的统治而言,主张修黄河的不一定是忠臣,而主张不修黄河的未必就是奸臣。

修黄河这件事一直拖了将近五年,政局腐败,积极治灾得不到官府的响应,赈灾物资遭到层层的克扣,天灾加上人祸,很快变出现了伏尸处处,饿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的场面。

主张修黄河的是元朝著名的宰相脱脱,他可以说是元朝最后一个名臣,实行了很多的改革政策(只是效果不怎么理想),为政清廉,还十分的能干。

元朝灭亡的导火索——修了一条决堤泛滥的河

元朝宰相脱脱

至正九年(公元1349),脱脱正式任命为元朝的宰相,开始大力推举修理黄河,虽然依旧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但是治理黄河的工作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元朝灭亡的导火索来了!

导火索是什么,修黄河吗?

不是!

那是什么?

腐败!

没错,就是腐败,自古以来就有的腐败,这是这次的腐败是挤压了长达八十多年来百姓身上难以前行的枷锁,是冲向黎明前最后的一片黑暗。

当元朝命令沿岸的十七万劳工修理河堤时,各级的官员显的异常兴奋。

首先,朝廷拨下来修理河堤的银子是可以层层克扣的,民工的工资是可以克扣的,就连民工每天吃的粮食也可以克扣,反正这些民工在他们眼里就是奴隶,只会听话干活的机器,饿死就饿死,累死就累死。只要自己钱包鼓鼓的,其他的都不需要操心。

这是负责修河堤的,那么不负责修河堤的怎么捞钱呢?其实也好办,修黄河这么大的工程肯定得需要人吧,得需要一大批人,那么这么多的劳工从哪里来呢?去村子里抓啊,见到男人就带走,理由就是修河堤,不想去?那就得给钱。

没有钱?什么值钱拿走什么!

可怜的脱脱,是一个好的理论家,不是一个合格的实践家。

伟人不是曾经说过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于是老把戏登场了,早在秦朝时陈胜吴广就用过的套路。当劳工们挖到山东的时候,他们从河道下挖出来一块一只眼睛的石头,石头的背部刻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俗,这个套路确实是俗,可是没办法耐不住就是好用啊。起义之前总是要搞点封建迷信,谁让当时的老百姓就吃这一套呢。

接下来的事情就那么的理所当然了,韩山童跟刘福通起义了,他们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宋朝的皇室后裔,虽然他们跟陈胜吴广起义一样很快也被镇压下去了,但是历史会记得,他们是第一个举起了反元的旗帜。

元朝灭亡的导火索——修了一条决堤泛滥的河

农民起义

接下来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各路的起义军纷纷暴动,数百万人参加了起义。

各路起义军主要分为红巾军跟非红巾军。红巾军又分北方红巾军,南方红巾军,北琐红巾军,南琐红巾军。

我们所熟悉的朱元璋,小明王韩林儿,徐寿辉,倪文俊,陈友谅,张士诚等等都参加了这次的起义。

元朝灭亡的导火索——修了一条决堤泛滥的河

朱元璋

一时间元朝犹如墙倒众人推,昔日的蒙古铁骑早已不复荣光,这把驱除蒙古统治的火彻底烧起来了,而且还是燎原之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