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米可以“造”车,但不要“攒”

作者:贪婪小虾

小米造车不是问题,如何造才是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不看好小米造车?先说结论:我不希望也不看好小米用造手机的办法造车!

汽车工业的发展已逾百年,传统燃油车的发展进步壮大也带动了汽车制造大国的此起彼伏。纵观历史,任何一个曾经或现在的汽车生产强国,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技术特点或基因,无一例外。比如说起美国车,大功率大空间高油耗;德国车,精密先进外敛内奢;法国车,底盘扎实别出心裁;日本车,省钱省油时尚舒适,等等。这些形象未必准确正确,但多多少少也都成为了标志,也算是一个总体形象了。

小米可以“造”车,但不要“攒”

其实,这些表象也掩盖了一个事实,一个核心的产业事实:所有汽车制造强国都强在传统燃油车的三大件:底盘、发动机和变速箱。所有世界级品牌在三大件上都有自己的、足以立身比拼的独门绝技。没有一个品牌是靠攒出来的,也没有靠攒就能成就一个品牌的!博世辛苦努力几十年,也才统治了部分配件市场,也不敢下场去造车!设想下,你喜爱的丰田装上了福特的发动机雪铁龙的底盘大众的变速箱,你还会买吗?你买的还是丰田吗?

小米可以“造”车,但不要“攒”

燃油车是这样,现在的新能源车亦如此。新的三大件:电池、电机和电控,说好听点供应链技术,说难听点别人的东西。手机可以,毕竟用几年就换。车呢?我觉得玄!

华为进入新能源车,是因为他在三电上都有深入的研究,用自己的技术深度定制包装电池、自己研发的先进电机、已被车商广泛使用的电控等。即便如此,华为也不敢轻易亲自下场造车!或许华为志不在此,或许华为的目标仅仅是三电背后的软硬件和智能标准。但是小米,你靠什么下场?真的要供应链攒车吗?

小米可以“造”车,但不要“攒”

把车当作手机攒,要么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要么低估了造车的难度。如果都不是,那就是想重新定义汽车?

真心希望小米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车可以造,但不要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