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后期蜀国灭亡后,晋吴对峙长达十余年,吴国如何撑住了多年?

作者:小狗乌吉

三国后期,维持了数十年的三足鼎立局面以蜀国的最先灭亡而瓦解。公元263年,魏国权臣司马昭出兵5路,大举伐蜀。面对来势汹汹的魏军,蜀后主刘禅竟然听信宦官黄皓之言,没有采取任何抵御措施。

三国后期蜀国灭亡后,晋吴对峙长达十余年,吴国如何撑住了多年?

三国后期蜀国灭亡后,晋吴对峙长达十余年,吴国如何撑住了多年?

在这场激烈的对抗中,吴国之所以能够撑住多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北方政权进入了更替的关键时期。原本北方是曹魏政权,但高平陵之变后,曹氏失权于司马氏,自此司马氏长期秉政。但司马家族的政治目的并不单纯,他们并不愿意做周公、召公,而是更愿意去做皇帝。在长期的经营下,司马氏终于有了称帝的条件。灭蜀战争正是司马氏在称帝路上的冲锋号,司马昭凭借灭蜀的功业迅速晋爵至晋公、晋王。

三国后期蜀国灭亡后,晋吴对峙长达十余年,吴国如何撑住了多年?

2、晋朝需要先解决外族侵入的问题。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在泰始六年(270年)起兵叛乱,至咸宁元年(275年)几乎垄断凉州,咸宁三年(277年)三月,平虏护军文鸯率军讨伐,虽然得胜,但是次年,秃发树机能又攻陷凉州,五年(279年),晋武帝司马炎任命马隆担任平虏护军,率军击败并斩杀秃发树机能,彻底平定凉州。要知道,刺史可是一州之长,名副其实的高官。当初对抗蜀、吴都没死过多少刺史,这下一连死了三个,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连司马炎本人都感慨当年的吴、蜀都没这么厉害。对于晋来说,解决边陲之乱迫在眉睫,灭晋之事只能延后。

三国后期蜀国灭亡后,晋吴对峙长达十余年,吴国如何撑住了多年?

3、是因为东吴仍有一定的力量,而晋朝长期无法下决心灭吴。东吴虽然在三国时期看似最弱,但东吴在军事动员以及抵御入侵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凭借长江天险,如果不是孙浩残暴不仁导致内部分崩离析,司马炎也一时半会不敢攻击东吴。其实晋朝一开始也对东吴有过动作,比如策反了东吴的西陵督步阐。西陵又名夷陵,是荆州重镇,步家又是东吴的名门望族,步阐投降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三国后期蜀国灭亡后,晋吴对峙长达十余年,吴国如何撑住了多年?

4、吴国在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在蜀国灭亡后,曹魏对吴国发动了多次进攻,但吴国都成功地进行了抵抗。吴国在军事上采取了“水陆并进”的战略,利用水军和陆军的优势,对敌人进行了有效的打击。同时,吴国还采取了“筑城固守”的战略,加强了城防建设,使得吴国的领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5、司马炎这个人谈不上有太大报负,更没有太大的进取之心,在位十数年后才展开灭吴之战,这还是期间孙吴自己不断的作死,方才给了司马炎机会灭了孙吴,不然,恐怕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天下呢。然而就晋朝统一天下之后短短十一年便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经过十数年的八王之乱后西晋国力迅速衰落,最终为匈奴所灭。

三国后期蜀国灭亡后,晋吴对峙长达十余年,吴国如何撑住了多年?

6、时任都督荆州诸军事的羊祜连忙出兵响应步阐,然而东吴名将陆抗率部内围步阐,外拒羊祜。羊祜虽然处于内外夹击陆抗的态势,却反被陆抗杀得人仰马翻,西陵之战以东吴胜利宣告结束。这场仗证明了东吴仍有很强的实力,并且在极大程度上挫败了朝廷灭吴的信心,所以日后羊祜就算屡屡上书请求灭吴也无法说服朝廷。

三国后期蜀国灭亡后,晋吴对峙长达十余年,吴国如何撑住了多年?

综上所述,吴国在对峙期间之所以能够撑住多年,主要是因为其拥有强大的水军和海军、正确的战略和战术、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以及优秀的将领和官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吴国在对峙期间得以保持稳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