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作者:菠萝欣赏家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文|菠萝欣赏家

编辑|菠萝欣赏家

前言

古代是如何挑选“公务员”的呢?

在封建时代,权力只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平民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跨越阶级的机会,除非参军,或者科考。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众所周知的是,第一条路是非常凶险的,不说通过当兵获取军功晋升了,稍有不慎,就会死在战场上,成为别人加官晋爵的“炮灰”。

所以大部分古代男子都选择了第二条路,即使最后没有考中,那也没有生命危险,在科举考试中,前三名分别都有对应的称呼。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榜首自然是状元,但是这第一名可不是最抢手的,作为第三名的“探花郎”才是众位考生心之所向,为什么会这样呢?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科举制的诞生

要掌管一个巨大的国家,选拔官员是尤为重要的。

在先秦时期,朝廷的官员选拔主要在贵族中间诞生,凡是世家弟子,都有机会能够承袭祖上的官职,这也就是课本中提到“世卿世禄制”。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在这个时期,官员和平民之间是不流通的,权力一直是贵族阶级的专属,时间长了,这种制度的弊病也就显露了。

不仅养大了贵族的“胃口”,治理能力也越来越差,底层平民生活困苦,农民运动接连不断,给了草莽刘邦可乘之机。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到了汉代,刘邦吸取秦时的教训,建立了新的选拔程序,也就是所谓的察举制。

在这套制度之下,地方可以根据人口比例“举孝廉”,选择更有才能的人进入中枢机构,治理国家。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但是这种完全“人选”的机制,久而久之再次成为门阀世家掌控权力的手段,九品中正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到了隋朝,隋文帝为了改变门阀掌控官员选拔的现状,决定用考试这种更加公平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这就是“科举制”。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科举制从隋朝起步,但是在唐朝得到完善,除了增加了许多考试科目以外,“殿试”也是在唐代才开创的先例。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而我们今天所要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正是在殿试完成的挑选,这三个称呼分别代表殿试的前三名,我们大家都知道。

但是,你知道这三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殿试前三名称呼的形成

对于“状元”这个称呼,长久以来一直有争议,众人讨论的重点就是,到底是什么时候才有状元这个叫法的。

一部分史学家认为,状元这个称呼从唐代就有了,在《宋代状元奇谈》一书做的序言写道:

“唐武后天授元年,武则天亲试贡生于洛阳宫,得首席者便呼之状元。”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大致意思就是,武则天在洛阳的金銮殿里测试众位高中的贡生,其中第一名的人被称呼为状元。

大陆最后一位“探花郎”商衍鎏也认同“状元”之称最早开始于唐朝:“武后试贡士于殿前,故居首者曰状头,亦曰状元。”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当然,还有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形容“殿试第一名”为“状元”这个习惯,应该形成于唐末五代的时候。

在前唐和中唐时期,人们对第一名最多称呼为“榜首”或者“状头”,直到唐末五代时期,“状元”这个称呼开始在史书典籍上出现。

直到南宋时期,这个词才真真正正成为对进士第一人的专称。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状元”之称出现的时间尚未有定论,但是“榜眼”的来源确实清清楚楚,其实在最开始第二名和第三名都可以称为“榜眼”。

原来为了榜单的美观性,榜单公布的时候,一般把第一名居中放在榜单的第一行,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布在第二行,位于“状元”两侧。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这样看起来,就像是榜单的两个眼睛一样,所以第二名和第三名都可称呼为“榜眼”。

“探花”这个名号出现得要比“榜眼”还要早,一开始跟考试名次毫无关系。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唐朝放榜的时间在春季,正是百花盛开的时候,新科进士按照惯例需要举办一场游园会,这时候,就需要在众位高中者中挑选两位英俊的少年郎作为“探花使”帮忙。

新科进士到来宴会现场后,“探花使”们要将题材采摘好的鲜花送给他,以示庆贺。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也是到了南宋时期,为了区分殿试的“第二名”和“第三名”,所以才用“榜眼”和“探花”区分开。

不过因为“探花”的来源,每一位帝王在钦点殿试前三名的名次时,都习惯性地将其中最为年轻、长相最为俊美的人选为“探花”。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但道理说,第一名是天下公认的,学识最渊博的人,为什么那么多的学子喜欢当“探花”,而非“状元”呢?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为什么人人爱探花

在一些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状元及第后,会受到皇帝的重用,动辄被封为尚书、巡抚、监察等等要职,成为皇上的心腹。

但是实际上,无论是状元还是榜眼,抑或探花,在初次获封的官职上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可能一上来就是二、三品的大官。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大多时候,状元会被封从六品的官职,根据史书上的记载,绝大多数的状元的第一任官职是“翰林院修撰”。

而“榜眼”和“探花”虽然说是“第二名”和“第三名”,但是实际的知识水平相差并不大,所以一般在官职上没有区别,都是正七品的官,比如“翰林院编修”。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虽然在职位上没有区别,但是这第三名可比第二名多了一个优势,那就是长相,还是被天子肯定过的相貌。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听说过“榜下捉婿”的故事。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因为科举考试之后,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叫做“放榜”,也就是将中举的所有人按照名次写在纸上张贴出来。

观看放榜的可不只有考生本人,还有一些家中有待嫁女儿的富商和官员,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想要投资一个“潜力股”。

其中有才又有貌的“探花郎”更是各位闺阁小姐们眼中的“香饽饽”。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如果哪位“探花郎”得到朝中重臣的青睐,择为“东床快婿”,那么,这位“探花郎”不仅能够抱得美人归,连仕途上都有了保证。

有一些比较“幸运”的探花,还能被公主选上,成为驸马。

不过成为普通官员的女婿和成为皇帝的女婿还是有区别的,在很多朝代,为了防止驸马势大欺压公主,会有意识地限制驸马的仕途。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所以,一些有抱负的进士并不愿意成为驸马,当然如果只是想要“享清福”,当上皇帝的女婿还是非常幸运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进士即使没有当上状元,但是当上了探花,也一样非常欣喜的原因了。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结语

虽然听上去,喜欢当“探花”的读书人有些“市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殿试的前三名,在文采方面都是佼佼者。

比起其他的庸俗之辈,不知道好了多少了,这也是古代有钱有势的人家喜欢“榜下捉婿”的原因。

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是怎么来的,为何考生们最想当“探花”

即使没有获得前三名,只是得了进士,在普通的商户之家看来,也是潜力无限。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登科就能改变命运,也难怪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要往科举这条路上挤,因为这确实是古代平民男子少有的能够跨越阶级的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