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追寻伟人的青春足迹(二)清水塘的小屋

作者:巴陵老街故事
追寻伟人的青春足迹(二)清水塘的小屋

(清水塘:毛主席旧居。图片来自网络)

追寻伟人的青春足迹(二)清水塘的小屋

作者:刘燕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现在,我就站在一栋房子前。此房坐北朝南,房子背后三面缓坡环抱,高大樟树蔽天浓荫,房子前面,是几口水塘。这个地方叫清水塘。

清水塘,好美的名字!湖南省会城市长沙,是湘中丘陵地带,从来不缺起伏的丘陵和蜿蜒的流水。长沙有许多叫“岭”和“塘”的地名,比如袁家岭、长岭、识字岭(杨开慧牺牲之地),东塘、左家塘,实诚得很。惟有“清水塘”这个地名,透着一丝浪漫和温馨。仿佛它出世以来,就是等待着一个伟人将他的家安放这里。

清水塘,是毛泽东与“亲爱的夫人”杨开慧第一个真正的家。1920年冬,毛泽东与杨开慧在第一师范附小主事室成婚,并居住于此。后来又搬到船山学社湖南自修大学,完全彻底的裸婚。毛泽东与杨开慧短短的十年婚姻,清水塘,是他们唯一温馨的载体。虽然,毛泽东在这里仅仅住了一年半(1921年10月至1923年4月),但却是毛泽东杨开慧共同生活最长久的一次。

2013年元月,我们来到清水塘纪念园参观。清水塘纪念园位于长沙市中心,十字路口的东北角。两边围墙外是川流不息的车辆。进入园区,开阔的广场沐浴在和煦的冬阳下,大爷打太极拳,大妈们跳广场舞,娃娃们哦嗬喧天地跑来跑去。好一派平和安逸的图景。

追寻伟人的青春足迹(二)清水塘的小屋

清水塘的小屋:进门是客厅(图片来自网络)

这座青砖黑瓦木板隔墙的小平房,既是毛泽东杨开慧的旧居,也是全国爱国教育基地“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我们先从侧面走进小院,高大的灰墙把外面的喧嚣隔开,院子只有一地阳光和树荫。屋子呈矩形,一横两竖裁成六间房。中间进门,前面是客厅,客厅后面是餐厅;客厅左右两边主卧、次卧;餐厅左右两边是客卧和书房。餐厅有个后门,后门有个小院,被围墙后的浓荫蔽盖,小院右角是一小小厨房,左角是一小小澡堂。

追寻伟人的青春足迹(二)清水塘的小屋

围墙内是后院。图片来自网络

毛泽东的岳母娘、亦即杨昌济老师的夫人、毛泽东的师母伴随着毛泽东杨开慧小俩口住。

此刻,我想像着二十岁的开慧,在失去父亲依傍两年之后,由润之哥哥的大手牵着,走进这栋小屋,心情一定是何等幸福!跟随其后的杨师母,心情一定也是无比欣慰!

毛泽东时任湖南一师附小主事(即校长)、湖南一师校友会会长,还兼任了湖南一师国文教员,刚刚与何叔衡等人创办湖南自修大学,他还兼任董事。可想而知,清水塘既是静谧安闲的宜居之地,也是高朋满座的热闹场所。

毛泽东的同学、同事,朋友,以及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经常来清水塘拜访、探望杨师母,何叔衡、李维汉、易礼容、郭亮、夏曦等人,他们在一师就是与毛泽东过从甚密的校友同窗,李立三是毛泽东一师读书期间发布 “二十八画生”征友声明的第一个响应者,夏明翰是毛泽东兼职的湖南自修大学学员。刘少奇是朋友的朋友。清水塘畔的灯火无限温馨。一些进步青年也投奔到这里来。小小的客卧,常住着朋友、同学、老乡。

追寻伟人的青春足迹(二)清水塘的小屋

清水塘的小屋,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故居(图片来自网络)

静水深流。看似平和安逸的生活,背后却是波涛汹涌的浪潮。毛校长租住的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22号,其实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省级机关办公地。1921年10月10日,中共湖南支部(当时全国第一个省级党组织)成立,毛泽东担任第一任支部书记。1922年5月,中共湖南支部升格为中共湘区区委(辖湖南全省和江西萍乡),毛泽东任第一任书记。往来清水塘的校友同事朋友们,地下身份都是区委委员。杨开慧作为中共最早的女党员之一,白天帮助毛泽东整理、誊写材料,做好联络工作;晚上她就坐在堂屋门边观察动静,为前来开会的同志站岗放哨,还为通宵工作的毛泽东准备夜宵、烘笼。

清水塘深夜的煤油灯,照亮共产党人的灼灼眼睛;清水塘的油灯,就是指导湘区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和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明灯。

毛泽东任中共湘区区委书记期间,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1922年领导湖南安源工人运动就是其中一个辉煌例子。

毛泽东作为安源工运的指导者,曾七赴安源。湘区区委委员李立三、刘少奇深入安源煤矿开展党的工作。1922年,创办第一所平民学校“安源平民学校”、成立党的第一个产业工人支部“安源路矿支部”; 发起成立具有合法地位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9月中旬,发动安源路矿工人罢工。毛泽东制定了“哀兵必胜”的策略,李立三、刘少奇按照指示,提出“哀而动人”的口号,作“义无反顾”的斗争。于是,17000余名工人高呼:“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结果用时仅5天,路矿两局就接受了各项政治、经济条件,以“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取得全面胜利。

1921年10月至1923年4月,这一年半,是毛泽东与杨开慧两人世界最温馨的时光。以后的岁月里,毛泽东与杨开慧是无数次分离与短暂相聚,至此诀别。

1922年10月至1923年4月,这是毛岸英小朋友最欢乐的半年。虽然他长大以后不记得,但清水塘记得,小岸英在这里呱呱坠地;清水塘记得,毛泽东作为第一次作父亲的年青人,生疏而笨拙地抱着小岸英,边走边唱:“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

1923年4月,毛泽东调中共中央工作,离开湖南去上海。李维汉继任中共湘区委书记,区委机关也搬离清水塘。

没有了丈夫和战友的革命集体生活,杨开慧感到格外孤独而又寂寞。从此“我住长江头,君居长江尾,日日思君不思君,惟见长江水。”

1923年中共三大会议后,毛泽东从广州到上海。9月16日回湖南,以国民党员身份,筹建国民党湖南组织。清水塘的灯光又充满了温馨的光晕。11月底,清水塘的小屋,多了小岸青的呱呱声。多么难得的小家庭温暖时光!

12月底,毛泽东奉中央通知离开长沙去上海。临别前,杨开慧和岸英岸青搬离了清水塘。毛泽东填词一首《贺新郎·别友》赠杨开慧: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重感慨,泪如雨。

今宵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恁割断愁思恨缕。

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山欲堕,云横翥。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伟人的妻子能够成为伟人的妻子,就是因为他们不平凡,他们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敢于牺牲个人的幸福和安逸。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全心全意为人民。

写于2013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