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吴有三位“镇南将军”:一位被杀,一位投靠曹魏

四镇将军,指的是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在三国时期,四镇将军是比较常见的官职。虽然四镇将军的地位,要在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等重号将军之下,却要高于众多杂号将军,也即这是一个地位中等的官职。其中,就镇南将军来说,在三国时期得到广泛的册封,比如曹魏的曹休,蜀汉的张翼等武将,就曾担任这一官职。而在东吴历史上,共有三位“镇南将军”。

东吴有三位“镇南将军”:一位被杀,一位投靠曹魏

一、吕岱

吕岱(161年-256年10月21日),字定公,广陵海陵(今江苏省如皋市)人。东汉末年,吕岱本为郡县吏,因为躲避中原地区的战乱,吕岱选择南下来到江东。因为获得了孙权的赏识,吕岱得以在东吴平步青云。建安十六年(211年),吕岱以督军校尉之职,与蒋钦等领兵平定吕合、秦狼等叛乱,被册封为昭信中郎将。建安二十年(215年),吕岱跟随孙权进取长沙三郡,击降安成等四县,成功平定三郡。后讨平吴砀、袁龙叛乱,升为庐陵太守。

东吴有三位“镇南将军”:一位被杀,一位投靠曹魏

延康元年(220年),吕岱代替步骘出任交州刺史,平定桂阳、浈阳间的王金叛乱,升任安南将军、假节,封爵都乡侯。黄武五年(226年),吕岱平定士徽叛乱,控制岭南,被晋升为镇南将军,并赐爵番禺侯。对于东吴来说,交州位于南部地区。所以,镇守交州的吕岱担任镇南将军这一官职,无疑是名副其实的。

赤乌二年(239年),吕岱接替潘濬处理荆州的事务,与陆逊同在武昌,督管蒲圻。陆逊去世后,武昌分为二部,吕岱督领右部,升任大将军。到了公元252年,孙权去世后,孙亮登基称帝,吕岱升任大司马。在三国时期,大司马堪称地位最高的武将官职。总的来说,吕岱忠于职守,为东吴开疆拓土,功勋赫赫。太平元年九月己丑日(256年10月21日),吕岱去世,年九十六。由此,吕岱的年龄,在三国时期的武将中,也是比较罕见的了。

东吴有三位“镇南将军”:一位被杀,一位投靠曹魏

二、朱异

朱异(?—257年),字季文,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对于朱异来说,出身吴郡朱氏,这是江东本地的世家大族。朱异幼时与张纯、张俨皆因年幼有才而知名。初以父亲的战功而任郎官。嘉禾六年(237年),朱异升任骑都尉,代父掌管兵马。次年,朱桓逝世,朱异袭爵嘉兴侯。

赤乌四年(241年),朱异献计攻破魏国樊城外围,回师后升任偏将军。同年击败曹魏庐江太守文钦,升任扬武将军。建兴元年(252年),朱异升任镇南将军,同年击败曹魏大将诸葛诞。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获得了镇南将军这一官职,但是,和吕岱不同的是,朱异并没有长期镇守南方,反而是和北面的曹魏多次较量。

东吴有三位“镇南将军”:一位被杀,一位投靠曹魏

太平二年(257年),诸葛诞在寿春反叛魏国,并派人请求吴国出兵援救。得知这一消息后,孙亮任命朱异为假节、大都督,率军援救诸葛诞。同年八月,朱异因军中缺粮而引兵撤退,权臣孙綝大怒将其杀害。因此,朱异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

三、孙壹

孙壹的父亲孙奂,是孙权的堂弟。因此,孙壹自然可以说是东吴的宗室了。在孙奂去世后,孙壹担任了镇南将军等官职。公元253年,孙亮在位时,权臣孙峻诛杀诸葛恪。在这场东吴的内乱中,孙壹与全熙、施绩攻打诸葛恪之弟诸葛融,诸葛融被逼自尽。在此基础上,孙壹从镇南将军转任镇军将军,假节督夏口,也即获得了重用。

东吴有三位“镇南将军”:一位被杀,一位投靠曹魏

太平元年(256年),孙峻跟随文钦征伐魏国,因病去世,时年三十八岁,托付于堂弟孙綝。公元256年,孙壹因为得罪了孙綝,担心遭到对方的杀害,所以归降了曹魏。来到洛阳后,孙壹获得了曹魏权臣司马昭的赏识,被册封为车骑将军,赐爵吴侯。对于曹魏来说,自然希望通过对孙壹的封赏,以此分化和瓦解东吴。进一步来说,在三国时期,降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公元258年,孙壹去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