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自己的亲儿子,走的也是这条路

作者:公众号记忆承载

要看全文的关注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3,文章名:什么才是真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问孩子前途的家长比较多,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情况。

但是千变万化之中,有一个共性。

这个共性就是我自己是怎么想的,或者说,如果我老婆来问我这个话题,我儿子来问我这个话题,我会怎么回答。

我的答案很简单,如果你这个家庭,没有任何行业的积累,那就让他闯。

比如你就是个农民工,是小工那种,不是电工,不是油漆工,就是单纯的小工,一天300块,有一单没一单那种。

那就让他闯,什么行业热,就让他做什么,前提是他够得上。

计算机热不热?热。

学习差要不要?不要。

明白我意思吧?热,且他能够得上。

那么反过来讲,如果都够得上怎么选?

按照个人兴趣意愿来选,孩子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做自己讨厌的事情,更容易出结果。

都够得上,且本人无明显偏好,那就什么热做什么。

所谓热,其实就是回报率。

同样是加班,码农比医生挣得多。

我指的是同样优秀,明白这意思么?

码农里的第一名和医生里的第一名去比,码农里的第一百名和医生里的第一百名去比。

你不要错开比,错开那不叫决策,那叫扯淡。

你孩子能上清华计算机,也能去协和学医,那就去清华,如果你孩子在武汉大学计算机和协和学医之间,那可未必了。

因为这没有意义了,分数不一样,这等于是俩孩子。

你的决策一定是落在你身上的。

对于你这个固定的人来说,同样的优秀,同样的勤奋,反正都是加班,同等级的情况下,你给计算机行业加班最后得到的,比你给医院加班,最后得到的钱的数学期望,要多。

注意是数学期望,不理解的回忆下学生时代的数学,什么是数学期望。

级别不同,就没有比较的意义,人不同,也没有比较的意义。

同理,都是去当老师,去大学里当老师,比中学里当老师要轻松,挣的钱,是差不多的。

同样加班的情况下,谁给钱多给谁干;同样钱的情况下,谁轻松给谁干。

非常容易理解吧?我讲的是基础人性。

你说你孩子特别有觉悟,他就是喜欢多干活,少拿钱,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

因为这说明这孩子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人家就不需要问。

我答的一定是迷茫的人,有主见的何必来问。

这是完全没积累的家庭,如果你的家庭有点积累怎么做?

很简单,只要你的孩子没有表现出天才劲儿,那就继续保持和你相同的行业。

你做了半辈子码农,不忿于加班,心想,打断孩子的腿,也不能让他再当码农了。

你当了一辈子老师,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心想,再也不能让孩子当老师了。

你想错了。

和你保持相同行业,再怎么着,哪怕你没有能力直接帮到他,你也能从信息的角度帮到他。

他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去一个陌生行业,那就是完全从头摸索,跟农民进城一个样。

即便你是个水电工,你儿子只要不是学霸,跟你混,都比他自己重新摸索,去饭店里当服务员强多了。

尤其我昨天讲什么?我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不是一个行业 ,而是几乎所有行业。

不变的情况下,作为父母熟悉一个行业对后代尚且有很大帮助,在变局而且是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情况下,那影响就太大了。

所以我说,只要你不是太差,你的孩子不是太强,那么他最好的选择,就是和你保持同频。

哪怕你做个建筑队包工头,一年就几十万,到处给人家浇灌钢筋混凝土,还经常工程款要不回来。觉得这活儿没前途。

那你儿子做什么有前途?去别人的行业里被人家蒙骗有前途?

最明智的方式就是让他和你同频,只要他不是学霸,只要他没有天赋,那就跟你同频,他不一定要在国内做这个。

他读过书,也许去国外考个当地的许可证,还是做浇灌钢筋混凝土,你儿子每年能挣几百万。

因为不同国家的劳动力价格是不一样的,人工费是不一样的,供需关系是不一样的,稀缺程度是不一样的。

这就叫你儿子利用了你多年的积累,你毕竟懂了很多技术,然后他换了一个市场,挣到了钱。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那么更进一步,如果你有了一定的小事业,比如你是个中小公司老板,你的孩子也不是天才,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是接班么?不。是让孩子进大公司,大企业。

除非你本人就是行业巨头的老板,你儿子正好有能力接班,否则不要那么考虑。

我刚聊过什么是真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里面有句话,我告诉你,要洗牌了。

如果你只是中小企业的老板,做好迎接洗牌的准备。

不要把洗牌这件事理解成非输即赢,其实还有第三种选择,就是共赢。

当年和刘秀相似,分布各地创业的小队伍有很多,混战初期比的是抢地盘,而后期比的是什么?

是站队伍。

当我们身为各地小头目之一,已经意识到刘秀必然崛起,必然一统行业,最好的方式就是带着自己的骑兵,或者步兵,早点投靠。

你早点投靠,将来你就是刘秀下面的利益团体之一,这个最后的行业里的超级大公司里,就有你更多的股份。

如果你自己对自己的未来都心知肚明,知道自己早晚被收编,你还让自己的孩子继承个毛线。

对抗是没有意义的,一旦趋势明朗,打不过就要加入。

他不需要再参与运营了,他爹都被收编了,在最后赢出的行业超级大公司里拿到一个位置就可以了。

秦末到西汉初,是这么个过程,西汉末到东汉初,也是这么个过程。

西汉末的早期,你跳起来,拉一支队伍,这叫创业。

等刘秀快改变市场格局了,你还这么做,那你就是反贼。

所有人创业都是这么过来的,我在自己本行业里都经历过几轮了。

第一轮,各种野智能手机遍地开花的时候,我的前同事们纷纷创业,就是做这个的。

等到苹果,华为进入智能手机市场之后,他们还做么?

不,早就卖身了。

卖身快的,你有从龙之功,卖身慢,甚至不开眼,这个时期非要像罗永浩一样企图搞这个的,你就是反贼。

你不是罗永浩,他当完反贼还能唱真还传,你还不起的,甚至你想像贾跃亭一样跑路都没戏。

第二轮,我自己去创业搞云计算,我的前同事们纷纷创业搞智能家居。

等到互联网大厂去搞云计算,小米去搞智能家居的时候,我们怎么选?

都卖身了,撤退了。

不卖身的,那你最后就是没得卖。还记得ofo的戴威么?不卖你最后就是没得卖,连用户的充值都退不出。

何况当下的实际情况与我举的这些例子,还不一样。

我昨天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影响是全面的,是波及所有行业,甚至行业之外的。

这远不是我今天举的这些同一个大行业内部的周期例子了。

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游戏背景下,即便是我的亲儿子,我也会教给他,适合当下的应对人生之路的,选择。

人这辈子,选择大于努力,人,贵在识时务。

要看全文的关注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3,文章名:什么才是真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自己的亲儿子,走的也是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