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寒地冻下饭馆,会吃的人必点这三样菜,配二两酒便是美美的一顿

作者:村口小酒馆

下饭馆喝酒和在家喝酒,感觉是不一样的。在家喝酒,主打一个闲适,不必考虑喝得太久耽误人家下班,喜欢听音乐放点音乐,喜欢看电影看会儿电影,喜欢聊天不用担心吵着别人。

下饭馆喝酒,酒显得珍贵。不是说酒很贵,而是那种喝完掏钱的瞬间,让你觉着这酒比家里喝时花钱要直接。人嘛,比较在乎明面上的东西。

冬季到来,天寒地冻,俗称睡不醒的冬三月。这与酒人无关,越是天寒,酒友们越是想来一杯,酒给人带来的温暖感觉,足以抵御寒冷的侵袭。光是想想,酒虫就勾了出来。

天冷挡不住喝酒人。无论是干了一天活还是在屋子里闲坐半天,到了饭点,腹中饥饿,懒得自己做饭,独自或约二三酒友,下饭馆。

非正式场合的宴席,大家下饭馆一般选择小饭馆:不局促,有人情味,饭菜家常,酒水平价。

到得饭馆,拉开被雾气打糊的玻璃门,撩开厚厚的门帘,屋子不大,小桌四五,雅间一二。城中小饭馆生着暖气,干净暖和,乡镇小饭馆点着火炉,宛若儿时。老板在厨间忙乎,老板娘随意一句:“来啦?自己随便坐。”有种回家的感觉。

喝酒的人下饭馆,尤其是量大的小饭馆,菜不用多,点上两份,加上免费的咸菜小菜,下酒足够。

点菜是门学问,冷热搭配,荤素相宜,肉要囊口,素要爽口,最好吃一口能下半杯酒,要的是个有回味。其中这几样菜,符合此条件,您看看合不合口。

天寒地冻下饭馆,会吃的人必点这三样菜,配二两酒便是美美的一顿

1、酱牛肉

酱油肉是下酒肉菜里的“王者”,不提味道,单是价格已是猪头肉的几倍。关于它的价格,常有人说是因为缩水严重,五斤生牛肉只能煮出来两斤半。这话听听得了,真要是缩成这样,那肉绝对注水了。酱牛肉有缩水确有其事,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才属正常。

下饭馆吃酱油肉都切盘,不管三两半斤,老板都有办法给你摆成满盘——大小盘子来回换,给人个实在感呗。

酱油肉端上桌,豪迈之气悠然而生,别问为什么,问就是说不清。许是水浒在民间的传播影响,许是牛的体型庞大,许是古时不能随意吃牛肉,人嘛,都喜欢在刺激中寻找勇气。

豪迈气息最下酒。开广了胸怀,舒展了筋骨,酒就不是酒,而是点缀物。当然,这种乐趣不能表现,只能体会。

不知为何,饭馆中的酱牛肉总比家中做的好吃,这也就是人家敢开门营业的原因之一吧。一盘酱牛肉,看着不多,实则那是相当下酒。酱香浓郁的牛肉,夹一片入口,肉呈丝条状态,耐嚼耐回味。此刻来口酒,立马踏踏实实。

天寒地冻下饭馆,会吃的人必点这三样菜,配二两酒便是美美的一顿

2、溜肥肠

溜肥肠是重口味。有单做,和豆腐一起做,和尖椒一起做等。它无需适合个人的口味,需要个人的口味去迎合它。以至于爱吃的人时常想吃,不爱吃的人闻都不能闻。

下饭馆吃溜肥肠,多搭以豆腐和青椒尖椒,无它,单做太贵。冒着独特香气的肥肠凉得慢,适合吃饭时间长的喝酒人。最主要的是和它相关的菜,皆汤汁浓郁,就算肥肠吃完了,剩下的菜蔬蘸着汤汁,亦可下酒。

喝酒的人偏好重口,以前我不知所以然。等到我能喝酒时方知:酒是故事,自己的故事,别人的故事,得来点渲染,如此,故事才可来去迅捷,随酒消散。

天寒地冻下饭馆,会吃的人必点这三样菜,配二两酒便是美美的一顿

3、锅仔

锅仔是红泥小火炉的变种,是冬天喝酒的绝配。一锅明火,焰虽然不大,烧着锅中菜,咕噜咕噜一翻滚,小香气一飘散,寒意立马退却。

之所以没说具体的菜,是因锅仔可包容一切。白菜豆腐可,五花肉可,羊肉可牛肉可,各有代表菜。

喝酒人常点的有三种:锅仔白肉、锅仔鸡块、锅仔西红柿牛腩。其中鸡块又最受欢迎。鸡块多带骨,有骨头啃有肉吃,喝酒的人乐开了颜。吃饭喝酒,其中一项就是为了延长时间,多享受闲在。

在小饭馆里喝酒,以上三种点一样就好,为啥?咱有保留曲目花生米啊。一盘肉菜,一盘花生米,齐活。小酒喝起,切忌不要贪杯,一餐二两,既满足了酒瘾,又不过于的影响心智。挣钱就是为了花,花点小钱喝小酒,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让我们的生活不止埋头苦干,还有功夫,抬头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