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这样疏通、百病自消

作者:中医呼博士

三焦到底是个啥,从古至今就是个谜!中医界就没有一个举世公认的确凿答案。

但是三焦治病效果的确好,有中医通过调三焦,能治肥胖、成人鼾症、甚至肾病、消渴糖尿病等疑难杂症。

一般来说,最为大家熟知的三焦,是物理上的区分:比如上焦心肺,负责气的活动,中焦肝胆脾胃,主要消化和吸收,下焦肾、膀胱、肠负责排泄。

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这样疏通、百病自消

还有一种,比较抽象的、更贴近三焦本身,是指手少阳三焦经、及其包裹胸腹的三焦网膜,有人说,这层三焦网膜,就是三焦经对应的“腑”,就像足少阳胆经对的腑,是那个胆囊一样;

有个案例,患者辩证为三焦少阳不通,导致的多年耳鸣,老中医就取了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穴,以及足少阳胆经的足临泣穴;

当场一扎,外关穴的针感就走到了肘部,当场感觉耳鸣就有变化。

连续治疗2日后,足临泣穴的针感,走到了大腿上下,而三焦经的外关穴最玄,它可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扎外关穴后,针感上行超越肘部,最后一直走到了脑袋,到达耳朵附近时,耳鸣突然就消失了!

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这样疏通、百病自消

不仅耳鸣消失了,患者说自己之前睡眠也长期不好,扎针当夜就可以熟睡,感觉整个体质都变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所以,三焦不通的人,平时多拍拍三焦经(还要按揉沿线的穴位,看看有没有不通、疼痛的地方,一定要重点揉开,打通三焦经),也是很好的养生策略。

其实,不论是上中下三焦,还是三焦经、三焦腑,哪个出了问题,人都不会好受,都会堵了,尤其是这三焦,还和人体水利关系密切,特别容易出湿热,尤其是温病学派,就特别注重疏通三焦水道。

《素问》里说过:“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难经》里也讲:“三焦者,水谷之道路”,可以把三焦理解成一个身体灌溉的水路网,要是不通了,那身体湿气肯定很大,各种毒素也会逐渐堆积。

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这样疏通、百病自消

三焦不通的话,元气输布失常,脏腑之气不足,水道不通,总觉得有压力、焦虑不安、暗暗紧张、精神苦闷、胸闷、腹胀、两类发胀、头晕迷糊、浮肿、出现瘀斑、痛经、月经不调、闭经等,易生肿瘤及各种疑难杂症。

以老师的临床经验,从湿热水利角度疏通三焦最为常见,有3味中药用的最为频繁,分别是杏仁、豆蔻、薏仁,这三个“仁”药,除了杏仁有小毒外(尤其是入药的苦杏仁,大量服用会中毒),其他都算比较平和。

它们出自温病学派著名的三仁汤,主治湿热,使用特征比如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关键是脉象要有濡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