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航空发动机:军工千亿高壁垒赛道,核心布局龙头梳理

作者:乐晴行业观察

#来点儿干货#

"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加速军用先进航空发动机和民用涡扇发动机的研发,以及推动C919飞机的商业运营和国产支线客机的发展。在此背景下,航空发动机行业有望迎来蓬勃发展。

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0-2039)预计2020-2039年大陆民航发动机市场总规模为19052.21亿元,年均接近千亿。

关注乐晴行业观察,洞悉产业格局!

航空发动机:军工千亿高壁垒赛道,核心布局龙头梳理

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

航空发动机产业市场规模庞大,产业链长主要由研发设计、整机制造和维修运营三大环节构成。

从成本分布来看,研发设计约占10%,涵盖设计、试验和制造等方面;整机制造占比较大,约为40%,又可细分为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零部件和控制系统制造,以及下游的整机组装;维修运营则占据剩余的50%,涉及材料采购、零备件维修及周转件替换等。

众多企业和机构参与其中,其中发动机原始设备制造商处于核心地位,周围聚集着大量的发动机单元体/系统集成供应商、组件及零部件制造商以及原材料供应商。此外,根据产业趋势和制造商需求,一些高校、科研院所也会通过技术研发参与到这一产业链中。

航空发动机:军工千亿高壁垒赛道,核心布局龙头梳理

目前,军用航空发动机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两大方向:一是具有市场垄断地位的国家队主机厂,由航发集团主导的大陆军用航空发动机生产,在新型号定型并量产的情况下,这些具备垄断优势和稀缺性的主机厂将获得显著利益;二是寻求在材料、叶片等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的民营企业。

航空发动机:军工千亿高壁垒赛道,核心布局龙头梳理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发动机材料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主要成本来自盘轴件、叶片以及框架、油箱、油池等三大类。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在零部件价值占比上也有所差异。参与零部件环节的主要厂商有中航重机、航宇科技、楚江新材、钢研高纳、航发科技等。

发动机材料方面,随着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持续发展,对碳纤维的需求在2022年达到了7800吨,同比增长了290%。同时,随着军用新型飞机的定型和生产,2022年航空航天领域钛材的销量也持续高速增长,总量达到33000吨,同比增长46.99%。

航空发动机:军工千亿高壁垒赛道,核心布局龙头梳理

而高温合金是制造航空航天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关键材料,其在新型先进航空发动机中的用量占发动机总重量的40%-60%以上。主要用于燃烧室、导向器、涡轮叶片和涡轮盘等四大热端部件,同时也用于机匣、环件、加力燃烧室和尾喷口等部位。

随着新型航空发动机对老旧型号的替代,以及国内型号对进口型号的替代,预计国内军工和高端制造业对高温合金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钛合金作为飞机机体和发动机的重要结构材料,近50年来在商用和军用飞机领域的用量稳步增长。其低密度、高耐热性、抗腐蚀性、抗蠕变和高机械强度等特性,使其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压气机机匣、转子盘、转子叶片、静子叶片和风扇叶片等零部件中广泛应用,有助于减轻发动机重量,提高推重比。

航空发动机材料构成:

航空发动机:军工千亿高壁垒赛道,核心布局龙头梳理

数据来源:《Composite Research Relevant to Aero Engine Materials》

航空发动机市场格局和龙头梳理

航空发动机作为军机的核心组成,具有国家战略意义。与军用发动机市场相比,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的集中度更为突出。目前,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基本被英美两国的几家巨头公司所垄断。

据统计,美国、英国和法国的航空发动机产业研究经费分别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0.05%、0.08%和0.06%,这种投入促成了航空发动机产业的金字塔形发展格局。

在金字塔的顶层,第一梯队包括美国的GE和PW公司、英国的R&R公司、CFM国际公司(SNECMA与GE的合资公司)、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IAE、R&R与PW的合资公司)以及EA公司(GE与PW的合资公司)。

航空发动机:军工千亿高壁垒赛道,核心布局龙头梳理

航空发动机产业呈现高度垄断态势,特别是大中型客机和运输机所使用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几乎完全由美国和英国的企业控制。

大陆航发集团的成立标志着飞发分离体系的正式确立,两机专项的推出将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产业带来巨大的政策红利。在政策和资金的有力支持下,大陆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技术有望加速产业发展。#军工##航空发动机##大飞机##文章首发挑战赛##财经新势力##航空#

航空发动机产业格局:

航空发动机:军工千亿高壁垒赛道,核心布局龙头梳理

资料来源:行行查

结语

军民发动机市场潜力巨大,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军用飞机的升级换代,对新型发动机的需求迫切,将推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其次海空军建设催生了新的数量需求,成熟产品的列装规模将持续扩大。大陆民用航空领域亟待填补空白,进口替代发动机的需求潜力巨大。

在军用航空领域,为了满足新型飞机的需求,大陆已经加大了对航空发动机研发的投入,特别是在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油耗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大陆也在积极推进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研发,以提升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满足军用飞机升级换代的需求。

在海空军建设方面,随着海空军力量的不断壮大,对航空发动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大陆正在加快成熟产品的列装速度,并不断扩大列装规模。

在民用航空领域,大陆也正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大陆航空发动机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注乐晴行业观察,洞悉产业格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