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柴油机最后的悲鸣:到最后,我也没有哪怕1%的市场份额

作者:6栉风沐雨6

你无法想象到的是,中国乘用车市场中每卖出100台车,都不会有1台柴油车。

当然,我说的是乘用车市场,与其它市场完全不同的是,柴油车能够展示自己的机会,实在太少太少,这个行业似乎提前做好了关系,不约而同的将柴油机踢出圈。

你可以想想,乘用车市场你能买到柴油机吗?

柴油机最后的悲鸣:到最后,我也没有哪怕1%的市场份额

柴油机的市场下行,几乎已经成了市场定数,传统乘用车市场的彻底放弃以及全新能源市场的到来,注定了柴油车原本就极小的市场份额,会变得更小。

今年9月份,新能源市场渗透率超过20%,这是一次大的突破。

从根本上来说,柴油机虽然有着油耗低、动力强等优势,但根本上仍然没有摆脱能源危机,不属于新型能源的定位,很难在全球市场中有新的增量市场。

柴油机最后的悲鸣:到最后,我也没有哪怕1%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柴油机在乘用车领域,基本上已经是江郎才尽,不仅仅是中国市场,欧洲以及美国市场都不喜欢柴油机。

本田刚刚召开了电动大会,表示2023年之后将不会销售传统内燃机车型,也就是说,未来的车型必然都是电动化,什么叫电动化?内燃机参杂着电机的全新驱动方式,在未来是一个热门。

柴油机很难去适应全新的混合动力架构,一方面目前的企业技术方向,并没有研发出柴油机混合动力架构,另一方面对于更多企业来说,即便是混合动力架构,也只是一种过渡,最终的方向仍然是纯电动车型。

在过去的十年间,也没有企业愿意发展柴油机。

柴油机最后的悲鸣:到最后,我也没有哪怕1%的市场份额

柴油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技术门槛更高,对噪音的抑制需要更强,对可靠性的控制需要更好,同时需要研发出匹配转速的变速箱,这使得柴油机在中国自主品牌中,几乎没有被造出来。

而合资车对柴油车的运营又不够强势,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欧美企业曾经试探性的推出过柴油机,但市场表现都不好。

对于消费者来说,拖拉机是柴油机的代名词,噪音、震动更大会带来更不好的用车体验,而柴油机油品差则是罪魁祸首。

以至于,在全新能源发展之后,柴油机便以非常快的速度退出市场。

柴油机最后的悲鸣:到最后,我也没有哪怕1%的市场份额

一方面,很多企业没有柴油车技术储备,生产出来的柴油车可靠性差,乘用化属性很弱,另一方面,发展柴油车意义不大,并不符合未来的战略方向。

而从真正的实用角度来说,柴油机的优势要远远高过汽油机,排量更小、动力更强、油耗更低的优势,注定了柴油机的特定优势。事实上在欧洲市场,小型家用车柴油机的亮点很多,但国内企业做不好柴油机,外资企业不推行柴油机以及消费者对柴油机的偏见,让中国市场的柴油机数量,一日少过一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