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至·麋鹿解角 严冬将至春归有期|万物有时·物候志

作者: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翻开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能看到其中关于冬至的描述。12月22日,冬至到来。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是地球赤道以北地区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同时,冬至也是古代的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民间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谚语,意指冬至比年节还重要。

冬至虽然是古时庆贺往来的吉日,却也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即将到来。古时,人们将冬至分为三候,分别为“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说,此时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鹿的角开始脱落;天气还没到最冷,山中的泉水还可以流动。

古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当中,敏锐地察觉到了在冬至时节自然万物所发生的改变。细看冬至的三候中,就能发现一种早在先秦时期就被古人关注到的生物——麋鹿。而麋鹿解角,更被视为冬季时令的标志。在古人的眼中,麋鹿到底有着怎样特殊的含义?从古书中关于麋鹿的典故与诗句里,可以窥见痕迹。

冬至·麋鹿解角 严冬将至春归有期|万物有时·物候志

麋鹿 图据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官网

麋鹿解角

连乾隆也认错的“四不像”

麋鹿,起源于中国又曾拥有过辉煌历史的生物。翻开古籍典故,常能看到关于麋鹿的记载。《礼记·月令》在“仲冬之月”中写到:“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可见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观察到了麋鹿解角的现象,视其为冬季时令的标志。

古时,统治者以麋鹿为主要对象的冬狩成为一种“守时待岁”的仪式活动。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记载:“麋:鹿属,从鹿,米声,麋冬至解其角。”《本草纲目》中也写到:“麋喜沼而属阴,冬至解角。”

作为中国特有物种,麋鹿曾经在中国广泛分布。西晋张华《博物志》中有载:“海陵县(在今江苏泰州)多麋,千万为群,掘食草根,其处成泥……民随而种,不耕而获,其利所收百倍。”又因面似马非马、角似鹿非鹿、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因麋鹿特殊的面貌,所以人们又送了它一个有趣的名字——“四不像”。

就因是“四不像”,于是人们常常将其认错,就连乾隆皇帝也“傻傻分不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冬至时节,乾隆帝想起自己曾在五年前写过的一篇《鹿角记》中,考证过《礼记·月令》曾记载“仲冬之月……麋角解”。可在他的观察中,“鹿与麋皆解角于夏,不于冬”。他想起南苑中有一种叫做“麈”的动物,于是吩咐御前侍卫到前去南苑查看,很快侍卫就捡回一只脱落的大角。

看罢鹿角,乾隆皇帝“乃爽然自失”,认为古人把“麈”和“麋”认混了,还感叹道:“天下之理不易穷,而物不易格,有如是乎?”专门为此事撰写了《麋角解说》,并命人刻在这只脱落的麋鹿角上。由此,也就有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乾隆鹿角“麋角解说”。

冬至·麋鹿解角 严冬将至春归有期|万物有时·物候志

明 宋旭雪江独钓图轴(局部) 图据故宫博物院官微

那么,乾隆到底到底搞清楚了吗?其实不然,乾隆眼中的“麋”,指的是在夏天脱角的驼鹿或驯鹿。因中国古代对麋鹿的记载多以博物观察为主,没有科学系统的分类,也难怪连乾隆也难以分清。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写到:“今猎人多不分别,往往以麋为鹿。”

古人的冬至节气

最长有七天“黄金周”假期

“冬至大如年”,这句民谚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不管是吃饺子,还是吃羊肉汤或汤圆,南北虽有地域差异,却都表达出对这个节气的重视。据明朝的地方志《嘉兴府志》记载:“冬至祀先,冠盖相贺,如元旦仪。”可见在旧时,每逢冬至,人们祭祀、数九,不仅崇尚以食进补,更以美食相赠。

“相传冬至,是历史上周代的新年元旦。”民俗专家刘孝昌表示,相传从周时期起,周人就有在冬至(十一月)祭祀的习俗活动。而在文献记载中,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冬至祭祀鬼神之礼。《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大司乐》载:“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

同时,据《太平御览》中所写:“冬至始,人主与群臣左右从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从乐五日,以迎日至之礼。”相传,汉代从冬至开始要放五天假,至唐宋时期,冬至时内外官吏拥有七天假期,这几天不办公,堪称古代“年假”,相当于如今的“黄金周”了。在敦煌文献《郑余庆书仪》中也有记载:“元正、冬至日,在已上二大节,准令休假七日,前三后四日。”

冬至·麋鹿解角 严冬将至春归有期|万物有时·物候志

明 叶广 雪渔图轴(局部) 图据故宫博物院官微

到了北宋时期,北宋人更将寒食、冬至、元旦并称为三大节。在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中曾写到:“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一种博戏),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