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70余件巨匠佳作再现东方美学意蕴

作者:九派快讯

【来源:光明日报】

丹青赋彩歌盛世,翰墨流霞绘华韵。12月20日,“墨韵丹青——黑龙江省博物馆藏中国近现代名家书画精品展”面向社会开放。

70余件巨匠佳作再现东方美学意蕴
70余件巨匠佳作再现东方美学意蕴

黑龙江省博物馆梳理研究藏品资源,深入挖掘提炼作品背后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甄选馆藏中国近现代书画后,集成了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等20位巨擘的70余件(套)作品。据悉,这是龙博首次全方位、多角度呈现馆藏中国近现代名家书画珍品,创建馆以来艺术类展览之最,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3月。

70余件巨匠佳作再现东方美学意蕴
70余件巨匠佳作再现东方美学意蕴

“齐白石在40岁之前画过螃蟹,其画法取自清人画法,‘圆身竹节腿’,略显呆板不见灵气。这幅作品是白石老人85岁所作。此时画家人画俱老,笔墨愈发舒卷自如。”伴随讲解员生动的讲解,只见绘画中的螃蟹活泼生动,嬉戏水间。墨色深浅浓淡与水分的渗透干湿,将螃蟹的质感与毛绒表现得淋漓尽致,跃然欲出。

70余件巨匠佳作再现东方美学意蕴

(《墨蟹图轴》齐白石1945年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吴昌硕平生最爱梅花,曾有‘安得梅边结茅屋’之愿。”“您懂行,这幅《墨梅中堂》是吴昌硕先生创作于1916年立夏不久,追忆旧时在香雪海赏梅所作。大篆和草书的笔法融于枝叶间,给梅花赋予质感,古韵盎然。”今年67岁的哈尔滨市民白先生自幼与书画结缘,对吴昌硕的画作了解颇深,在他看来,梅花孤傲冷艳,清逸豪放,吴昌硕把画梅作为一种“缘物寄情”,梅花便成了他毕生所画最多的题材之一。

70余件巨匠佳作再现东方美学意蕴

(《墨梅中堂》吴昌硕1916年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走进展馆深处,一幅笔墨看似清润散淡,却深得遒厚灵动苍劲之貌的画作映入眼帘。墨梅从右下角最底处直冲云霄,竖通整幅画面。松树从左下角攀岩而上,而又斜势崎岖而落,横贯整幅。章法好像刀剑交锋,纵横交错,有如冲纸欲出,逼人眉宇之力。“眼前这幅是潘天寿的《指墨松月梅图轴》。指墨,是用手指沾墨结合秃笔画于纸面,是潘天寿晚年非常喜爱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展馆讲解员介绍。

70余件巨匠佳作再现东方美学意蕴

(《指墨松月梅图轴》1962年 潘天寿)

“本次展出的馆藏中国近现代名家书画精品,以艺术大师的笔墨情致、文化气韵和精神追求,展现蕴藏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东方美学精神,拉近艺术与公众的距离。”黑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覃劲表示,此次展览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既体现了大师们深厚的艺术造诣,又能够让公众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提升审美素养,坚定文化自信。未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将进一步发挥馆藏资源优势,策划推出“蝴蝶展”“铜镜展”等展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旅游“流量”转化为文化“留量”。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士英 摄影周雨墨)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士英 摄影周雨墨

责编:张永群

编辑:邢妍妍 朱晓帆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