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建国后,张闻天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观点非常有前瞻性

建国后,张闻天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观点非常有前瞻性

防走失,电梯直达安全岛报人刘亚东A

建国后,张闻天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观点非常有前瞻性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史海趣闻

最早在1962年,对包产到户的争论,包产到户究竟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张闻天认为,从产品和土地所有权看,包产到户还是集体经济。它是单干,但不是个体经济。他明确指出:这是一个经营管理问题,劳动组织问题,不是两条道路问题。

他完全同意党内有人对包产到户的分析,即:这是个人责任制和产品责任制相结合的一种较完善的责任制,是从个人计件、小段包工演变出来的,是经营管理中必然出现的形式。他虽然也认为,从集体生产退到包产到户是对集体阵地的"削弱",但他指出:"可能比勉强的集体生产要好"。他强调在如何组织生产的问题上,"要根据群众多数意见办事"。

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他在1973年写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政治和经济》一文,对此作了系统论证,其中明白无误地说:"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在没有发生战争的条件下,党的政治路线究竟正确与否,正确的程度如何,无产阶级的政权究竟巩固与否,巩固的程度如何,最后都要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和成就的大小来衡量。"

"如果不去努力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一味醉心于共产主义的高调,那么,共产主义就只能被糟蹋成画饼充饥的魔术。"

这个观点和邓公后来的改革思路是一致的。

他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是为了人们生活得更好。怕说生活,怕生活好了就会资本主义化,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

“为什么穷苦的人最革命?因为他们生活得最苦,迫切要求改善生活。改善生活的愿望无疑是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革命、发展生产的伟大动力。经济生活决定人们的思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是为了人们生活得更好。怕说生活,怕生活好了就会资本主义化,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

对物质利益和思想教育的关系,他认为:“不能否认,物质利益对群众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量。如果只给物质利益不进行思想教育,就不能提高人们的觉悟水平;反之,如果只进行思想教育,而不给物质利益,思想教育就没有具体内容,就成为买空卖空了。”

早在庐山会议的发言中,张闻天就明确指出,搞经济工作,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是要吃亏的。他批评“有的人公然违反客观经济规律,说是不用算经济账,只要算政治账。这是不行的。”

关于阶级斗争,张闻天1961年的一篇笔记中写道:“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说成是两个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两条道路的矛盾,说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这一矛盾贯彻始终,这是否把阶级矛盾与斗争扩大化了?把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许许多多不同的意见,都看成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就必然要乱戴帽子,任意开展斗争了。双百方针当然也不可能实现了。”

张闻天在那个年代,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很多观点和改革开放后的政策不谋而合,非常具有前瞻性。

张闻天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共产党人,向他致敬!

建国后,张闻天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观点非常有前瞻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