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武则天费尽心机终称帝,为何晚年又归政李唐?狄仁杰一句话点醒她

作者:我最棒棒棒

前言

一位女子,从寒门入宫侍奉到登基称帝,历时三十余年,乃一步步权力游戏的胜利。她就是 —— 武则天。

可即便奋力争取来的皇位,武则天到头来还是把权力拱手相让,归还给李唐王朝。这其间,是否另有隐情?

武则天费尽心机终称帝,为何晚年又归政李唐?狄仁杰一句话点醒她

出身市井,武则天步步为营

武则天生于李唐太宗贞观八年,本名武媚娘,出身草民。十五岁时被唐太宗临幸,生下一女,即后来的中宗李显。一个出身寒门的女子,凭借出色的容貌才智,得宠入宫。然而宫廷内部斗争复杂,武媚娘必须时刻谨言慎行,小心翼翼。

李唐王朝内乱频仍,太宗驾崩后,武则天凭借机智聪慧,屡次化险为夷。她先助高宗李治夺权,压制太子李建成兄弟,后又联手高宗诛杀张公谋害太子李显。

一步步厮杀,武则天终于帮助心上人高宗走上了皇位。而她自己也在这场权力更替中,逐步为自己今后称帝夺权铺平了道路。

武则天费尽心机终称帝,为何晚年又归政李唐?狄仁杰一句话点醒她

伺机诛杀,武则天权倾朝野

可即便身在高位,武则天的地位也并不稳固。她还记得,当年李建成兄弟也曾高枕无忧,却还是死于非命。今日的红颜,谁知来日风雨?

于是武则天内心无时无刻不在盘算着权力游戏的下一步。机会来时,她定会牢牢抓住。机会很快就来了。高宗中风瘫痪在床。太子李显继位有望。武则天立时采取行动,趁机摄政,罢黜太子李显,篡改高宗遗诏。

太子也好,皇帝也好,权力从不会轻易把控制权拱手相让。武则天深谙此理。这样一来,权力就牢牢掌握在了她手中。十四年后,武则天终于称帝,建立武周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

武则天费尽心机终称帝,为何晚年又归政李唐?狄仁杰一句话点醒她

争来权力,却无法传承武周

然而就在武则天晚年,她却在两个人选中纠结万分 —— 是传位给侄子武三思,还是亲生儿子李显?这一次,武则天的权力游戏失败了。她无法为自己建立的武周王朝找到一个完美的继承人。

武则天有两个人选可以传位,第一个是亲生儿子李显。李显是武则天助高宗夺权的恩人,本有资格继承皇位。但因当年武则天废黜他的太子之位,结下了母子之间的心结。

武则天费尽心机终称帝,为何晚年又归政李唐?狄仁杰一句话点醒她

另一个人选是侄子武三思。武则天一直器重他,想让他继承大统。然而武三思资质平庸,难以胜任皇权的重担。

如同权力的游戏中那样,继承人的选择需要慎之又慎。一个继承人的错误抉择,足以毁掉前人血海深仇般建立的王朝江山。看来武则天这一次眼拙,无论怎么选择,都难以令她满意。

武则天费尽心机终称帝,为何晚年又归政李唐?狄仁杰一句话点醒她

种种迹象显示,武周难以长久

其实在武则天晚年的种种迹象中,早已隐隐显示着武周王朝的危机。这让执政多年的女皇不免道芒上心。比如那些依附武则天起家的武家后人。他们不但不知珍惜荫庇,还频频酿成丑闻。

其中武则天一外孙,竟然与年迈体衰的外祖母通奸。这无异是对武则天的羞辱。还有一武家子弟,强占了表妹太平公主的女仆。堂堂皇室成员,竟然为这等龌龊事。这些丑闻无异向武则天的脸上泼脏水,极大打击了她对武家后人的信任。她这才明白,自己一片苦心,这些武家人却根本不知好歹。

武则天费尽心机终称帝,为何晚年又归政李唐?狄仁杰一句话点醒她

更严重的是,当时正盛行思李唐之风。百姓们怀念昔日太平盛世,希望李唐王朝重归江山。在武则天教条式执政和昏庸的武家后人双重打击下,民心渐渐偏向李唐。各地起义军以“反武复唐”为口号,接连不断地爆发。

这些迹象无不昭示着武周王朝的危机。似乎这江山根基并不牢固,随时都可能被推翻。武则天心中也逐渐认清了现实:武家人是万万传不得位的。否则武周王朝很快便会土崩瓦解。

武则天费尽心机终称帝,为何晚年又归政李唐?狄仁杰一句话点醒她

狄仁杰点醒歧路,武则天决定还政李唐

争权夺利,武则天一直屡战屡胜,权倾朝野。可这一次,她在选择传承人问题上走进了歧路。好在重臣狄仁杰及时点醒。他抓住武则天当时的软肋,从亲情和祭祀的角度进言劝说。

狄仁杰的话一出,武则天豁然开朗。她认清了现实,意识到李显才是最佳人选。这不仅体现了母子亲情,也保证了武则天的身后之事。到时候入祀宗庙,武则天还可以以皇后的身份出现——这对一个女子而言,可谓是莫大的荣耀。

武则天费尽心机终称帝,为何晚年又归政李唐?狄仁杰一句话点醒她

唯有李氏王朝,才有可能永远怀念和尊崇她这位功劳不小的女皇。武则天决定还政于李唐,传位给亲生儿子李显。这无疑是她政治生涯中最明智的抉择之一。哪怕权倾朝野多年,她也心知天意难违。

705 年,在重臣劝说下,武则天正式宣布让位于李显。武周覆灭,李唐复辟,由此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文武百官暗中窃喜,庆功宴一再办起。他们似乎都在暗自庆幸:武氏当政的黑暗日子终于过去了!

武则天费尽心机终称帝,为何晚年又归政李唐?狄仁杰一句话点醒她

82 岁那年,武则天那传奇的一生也宣告终结。作为武周王朝的开创者,但她最终也没有能让自己奋力建立的江山长保千秋。

然而就在驾鹤西去的那一刻,也许这位智慧过人的女皇,心中升起了一丝释然。原来即便经历了内忧外患,她仍旧给自己争取到了最后的体面。

她故去后,得以与丈夫李治合葬于乾陵。武则天被追谥“则天顺圣皇后”,得以在历史上永远以皇后的身份恒古留名。毕竟昙花一现的女皇之位,终究不如皇后的恒古地位更令她心安。

武则天费尽心机终称帝,为何晚年又归政李唐?狄仁杰一句话点醒她

结语

武周王朝的终结,如同一幕历史的谢幕,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武则天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选择将政权归还给李唐一脉,这不仅解决了她故去后的祭祀问题,更是为了保住最后的体面,确保自己得以受到李氏后人的尊敬和缅怀。

在这一历史节点上,武则天或许在心底已经看透了权谋与荣华的虚妄。她决定通过这一举措,将权力的过渡交还给李唐家族,顺利结束了武周王朝的统治。这个选择既有一种政治智慧,也反映了武则天对个人身后事务的深思熟虑。

武则天的政权归还,既是对历史进程的顺应,也是对国家长治久安的一种贡献。通过这个决策,她为自己的晚年画上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句号,使得武周时期的政权过渡得以较为顺利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