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相亲平台花了几千块,最后还是心灰意冷......那些忙于相亲的年轻人,都遇到过什么坎?

作者: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橙友“DAbv47”在橙柿互动“吐槽求助”发帖:希望报道这家红娘网存在的问题,我之前在他们小程序上报名参加相亲活动,到了现场工作人员不让我和女嘉宾交友聊天,叫我看看后赶我走,后来结束,工作人员态度差,我咨询活动免费不免费,客服说线下一对一收费,希望大家不要到这平台上报名参加相亲活动,避免被坑受到损失。

相亲,是很多年轻人绕不过去的话题,婚姻大事想自己做主,但现实生活不是小说,哪有那么多缘分从天而降,相亲成为年轻人打破社交壁垒的重要方式。不过,相亲一帆风顺的少,历经坎坷的多,来看看我们身边那些忙于相亲的年轻人,在相亲中遇到过什么坎?

花了几千块钱,换了三四个平台

三年相亲经历让28岁的小王很受伤

“在我眼里家庭是最重要的。”这位橙友姓王,28岁,前几年母亲去世,只剩下他与父亲相依为命,自己想成家的意愿越来越强。

“我是残疾人,肢体残疾,最近几年身体也不太好,呼吸道上有疾病。现在家里我和我父亲两个人孤苦伶仃,我希望有个爱人,能够让家庭圆满一点。”

前年,小王路过了一个“相亲角”,现场来来往往的男女很多,相亲气氛很浓,小王旁观了一会儿很上头,给平台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第二天就有电话打进来,让他去一趟相亲平台所在的公司。

“他们说,如果要一对一见面,就需要交钱。”小王说,一开始平台要收几万块钱,但对于残疾人有一定优惠。“我说我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对方就说,可以先交一部分,和女孩子见面先见起来,如果不合适,到时候可以退款”。

于是小王一次性交了3000元,可第一次见面下来,小王就不是很满意,因为和平台说明想找比自己年纪小的,可是平台介绍过来的相亲对象比自己大,聊得也不投机。

“这3000块花得一点也不值,我说推过来的都不合适,平台也不给我退款。”小王说,在自己的再三要求下,平台才退款,但依旧扣除了部分手续费,最终只拿回了1000多元。

线下相亲的挫折,让小王将方向转移到了互联网上。在小王使用的各个App里,都出现了不少关于相亲平台的广告。这些相亲平台,不是打着免费交友的旗号,就是在宣传平台上的成功案例,小王看着看着,有些心动了。

这些相亲平台,基本上大同小异,不是在小程序上就是要下载个App注册,提交完个人的资料以后,这些平台要求小王交钱才能参加活动。

主办方定期会举办一些线下聚餐,每次聚餐会邀请十多位同样在平台报名相亲的单身男女,相互交流认识。小王说,这样的活动参加了几次,总感觉对方是平台安排的婚托酒托,“反正三四次接触下来,总觉得对方不是为了相亲来的。”

平台不行,小王只能继续换,但是平台上交的钱就拿不回来了。换了平台后,小王基本上只选择不花钱的线下活动。

免费的线下活动有时候在写字楼里举办,有时候在景区、郊外办,人多的时候有三四百人,人少的时候也有一百多人。

在这期间,工作人员一直跟小王说,可以试试线下的一对一模式,只要交一笔钱,就能享受更加好的服务,小王拒绝了。

“后来我再去参加活动,工作人员对我的态度就没那么好了,也不让我跟女嘉宾聊天。但这个活动是免费的,我为什么不能参加呢?”

三年的相亲历程,小王用过五六个相亲平台,每个平台都要求小王交钱和相亲对象见面,小王说,总感觉自己接触的这几个平台,都给他介绍了婚托。

今年,心灰意冷的小王没有再接触过相亲平台。

在熟人介绍的圈子里屡战屡败

希望自己的咖啡馆成为破圈渠道

大学毕业3年,刘红(化名)仅是母亲推过来的相亲对象微信和照片,就有20多个,刘红在里面精挑细选了4个,陆陆续续见了面。

第一个男生,刘红觉得是个“妈宝男”,因为无论自己和他聊什么,他都会向自己的妈妈汇报,消息又从对方妈妈传到自己妈妈这里。

第二个相亲对象是刘红的小学同学,二人以朋友身份聊了一个多月,也没能继续下去。

父母很急,每次婉拒一个相亲对象,母亲都会来说,你怎么又把人家吓跑了,有时候一家人开车出去玩,刘红开着车,父母突然就会在后排聊起催婚的事,刘红的男性朋友,父母也要就婚姻方面锐评一下,无论什么话题,好像都要聊到结婚,再不欢而散。

刘红没有找相亲平台,也没有找线下婚介,因为对这些平台不信任,她的相亲对象都来自父母的亲戚好友同事介绍,属于熟人关系,原本以为熟人介绍要比婚介所以及婚介平台靠谱,但实际上,熟人圈子更小,来来回回就这些人。

相亲多次无果,现在刘红对相亲这件事没了信心,专心经营自己的咖啡店,面对每天早出晚归的女儿,母亲只好央求她抽出时间和相亲对象见个面,刘红都安排在自己的店里见面,一是能让对方看看自己的工作,二也节约时间,至于结果,她不强求。

咖啡馆来来往往的人多,也许是个打破社交壁垒的渠道。不想再主动相亲,是刘红对自己相亲经历的总结。

想试一试相亲平台但又担心被骗

去年10月,25岁洋洋从韩国读研归来,母亲就立马给她安排了一场场面恢宏的相亲——双方本人和家长齐聚一堂,在酒店里直接定了一个包厢。

一开始的洋洋,对相亲抱有很大的期望。洋洋说,家人介绍的相亲,最大的好处就是零成本,“多认识几个朋友也不亏。”

但很快,她就意识到,这件事不是交朋友那么简单。

“我相到过家里条件很好,但说话聊天很不分场合的人,我感觉他不尊重我;我也相到过很主动,但总是在抱怨自己很穷的男人,我并非嫌弃他没钱,只是觉得他在这件事上过于扭捏。”

洋洋说,相亲对象接二连三,自己却连一个能聊下去的都找不到,“我现在已经麻(木)了,只能说在这件事上,没有希望就不会有失望。”

上个月,父母又推荐了一个相亲对象,来自母亲麻将搭子的介绍。

“我已经很有耐心了,只要我妈叫我见的,我都同意了。”洋洋说,一开始这个男的很有见面的想法,但自从叫他来自己店里见面,这个男的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和刘红不一样,洋洋依然保持着那份对婚姻的向往,可是父母的介绍都来自熟人,不是母亲的麻将搭子,就是父亲的生意伙伴,圈子太窄了。

洋洋说想试一试相亲平台,拓宽社交圈子,至少从父母的圈子里走出来,但又担心被骗。

“只要相亲平台足够真实,我会去选择相亲平台的,花点钱也可以。”洋洋一边说,一边摇了摇头:“但怎么保证相亲平台介绍的那些人,不是骗子或者婚托呢?”

对资料审核验证不严格

联络、聊天,每一步都要花钱

橙柿直通车记者实测相亲平台

橙友小王在各种相亲平台花了数万元,但始终没有遇见合适的对象,甚至每次见面,都给小王一种“婚托”的感觉,似乎对方就是来走走过场,自己交的钱也打了水漂。

人生大事通过相亲平台来完成,到底靠不靠谱?橙柿直通车记者实测几个相亲平台,调查平台介绍模式。

注册相亲平台接到电话

视个人情况交几千到几万的费用

记者在大型交友网站S网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填完姓名、出生年月和性别等一些基本资料后,第二天下午,一个号码长达11位数字的电话就打了进来。对方自称是S网的一位工作人员,声音听着是位大姐,说话带着杭州口音。

大姐开门见山,说看到平台填写的资料后,就想打电话来先问问情况,“小伙子,我跟你说,如果真的要通过我们这里找对象,要交一笔费用的,你同意吗?”

这笔费用,大姐说每个人都不一样,要当面聊了才能确定,“有的人条件不是很好,但想找个条件好的,所以价格就高;有的人介绍起来方便,那么收费就不高。总之,我们这有几千的,也有好几万的”。

“你这个身高可以的,很多女孩子喜欢的。”“你分手到现在多长时间了?”“家里有没有介绍过对象啊?”“你喜欢什么样的?”,一连串的问题问下来,每次记者做出回答,大姐都会提及一些她遇到的成功案例。

比如提到收入条件的时候,大姐说,曾经有个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男孩,很意外地被一个女孩子看中了,“这个女孩是家里开公司的,当时是姐姐陪她一起来的,我们也觉得可能家庭条件差得有点大,但没想到那个女孩子对他有感觉,后面就在一起结婚了”。大姐说,这个东西也要看眼缘的,两个人就算门不当户不对,如果性格好在一起能过日子,也能走下去的。

大姐说,如果真的有意向,可以来西湖区的门店里面登记,“小伙子,来登记要拿上证明的哦,你自己的话要身份证,验证学历还要拿学位证和毕业证书的”。

买会员才能解锁聊天功能

红娘说在网上找对象不靠谱

在B网用户的个人主页中,可以看到该用户的头像、年龄、身高、现居地、学历、年薪、婚姻状况等信息,还可以了解对方的各项择偶意向,但以上资料都是自己填写的,没有要求必须验证资料。

橙柿直通车记者注册账号后,上传了非本人的照片,虚假填写了个人资料,也提交成功了。

在首页推送的数十个异性用户中,记者随机点开了10位用户的首页,发现仅有1位用户实名认证。

之后,聊天页面出现了一些来自陌生用户的私信,标注着一些关于年龄、身高、居住地、月薪等信息,想要点开私信或是发送私信用户的主页,应用就会提示需要购买会员,售价是45元一个月。

随后,记者用真实身份信息做了实名认证,完成实名注册后,虽然没有开通会员,但一天时间内就收到了60多条会员才能查看的私信。

开通实名认证的第二天上午,记者接到了来自杭州反诈中心民警的电话,电话里,民警向记者确认了是否注册过B网,并叮嘱记者谨防诈骗,切勿相信陌生人提出的金钱交易与陌生链接。而在同一天的下午,一位自称红娘的B网工作人员给记者打来了电话。这位红娘告诉记者,自己是从B网上看到的电话,打来了解下情况。

“小伙子我跟你说,你如果真的想找的话,我建议还是来我们线下门店登记下。”这位红娘说,“如果只是单纯在App首页上找相亲对象,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不靠谱的,最好还是通过线下红娘这里。”

相亲平台对资料审核验证并不严格

而且每一步都要花钱

橙柿直通车记者还分别注册了一些知名相亲交友App用户,并进行相关的资料填写,发现除了实名认证和学历认证是通过人脸与身份证号、学信网认证外,其他诸如工作、年薪、身高体重、婚姻状况等要素,都是填写即可提交的,没有一个认证的流程。

在会员产品上,这几款App基本上大同小异,就是通过充值成为会员,并且有花样繁多的各种收费套餐,换取更多与异性交流的机会。

总的来说,网络相亲平台对于个人身份资料的审核验证并不严格,哪怕是自己做了实名验证之后,推荐过来网聊对象的真实身份也无法保证,而且几乎每一步都要钱,价格不菲。

年轻人眼中

理想的相亲平台,是怎样的?

网上相亲平台作为相亲渠道之一,因为真实性不足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年轻人眼中理想的相亲平台是怎样的?

打卡、用视频展示

提供工作单位资料

希望相亲平台提高真实性

陈力(化名)大学毕业,22岁。

“如果是单纯在网上聊天,没什么意义,隔着一个手机,谁也不知道谁是真的。”

陈力觉得,平台要有个机制,或者相关部门对于平台管理来说要有个机制,去限制“婚托”的出现,“比如两个人都答应见面,那就在平台上打个卡,双方见面的时间和地点,这种信息记录下来,就可以核实汇总一个用户到底见了多少人,也能看出是不是真的想相亲,如果一个人每天什么事都不干,一直在相亲,那就不正常”。

另一位孙先生说,自己以前注册过的相亲交友平台,有的照片P得太过分了,也有的照片压根就不是本人,“现在在网上,大多数用户都是用照片展示自己,其实平台可以鼓励用视频来展示,毕竟视频造假的门槛更高,真实性更强”。

杭州女生小雨认为,除了身份验证和学历认证,其实还可以让工作单位去做背书。工作单位最能证明一个人身份的真实性,还可以看出基础的经济状况。

“传统的相亲,媒人其实就是在通过标签做排列组合,找到最优解,所以我认为,只要回归到传统的相亲模式里,第一保证标签真实性百分百,第二做到标签匹配度绝对高,这就是最理想的相亲平台了。”

“对我来说,长相是很重要的因素,而我也知道,一些所谓的交友软件上有好多放假照片、P图过度等现象,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对我的伤害就比较深,不会再相信网上平台的信息。”

希望有公信力的平台

组织单位之间的联谊

橙友小方说,网上相亲平台不敢去怕被骗,相亲的前提是信任,怎么让两个陌生人产生信任感,最好的办法就是工作单位和工作单位之间联谊,希望有个具备公信力的平台能够经常组织单位之间的联谊活动。

“现在很多单位都有许多未婚青年,平时工作生活圈子很窄,朋友圈子也很小,如果有单位之间的未婚年轻人联谊活动就太好了,我一定会参加的,因为有单位做背书,至少对方的身份是真实的,信任度高,哪怕不是为了相亲,拓宽一下朋友圈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