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代时期,中原王朝与回纥关系密切,为民族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作者:蕴藏冬夏

文|蕴藏冬夏

编辑|蕴藏冬夏

在《汉书》《旧唐书》等汉籍史料中,维吾尔族先民被称为北狄、袁纥、回纥等,其族源最早生活在贝加尔湖周边一带,与华夏诸部毗邻而居已有千年历史。

长安城居住着大量的回纥人,他们说中原语、着汉服,同时,汉人也受其文化影响,穿胡服、吃胡饼等。军事上,唐朝与回纥联合,平定叛乱,征战四方,收复失地,维护了国家的安定与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代时期,中原王朝与回纥关系密切,为民族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回纥南下及进驻中原

回纥人早年间与中原王朝就有往来,主要有民间贸易、小规模人口流动等,但以官方形式、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少有之。唐朝“赤地自阴山北至大漠”,占领了漠南突厥故地。这一年,西北各少数民族首领皆遣使至长安,拥戴唐太宗为“天可汗”。从此,中国北方从大战乱中解脱出来,以唐朝为核心的各民族统一逐渐开始形成。同时,东突厥的灭亡使回纥诸部获得了与中原王朝直接交往的机会。

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并制定“偃武兴文,布德施惠”的民族政策,这使得前来长安入朝的少数民族首领、上层人物变得活跃起来,他们或受封赏,任职朝廷,或留居长安。贞观四年突厥降,“其酋首至者皆拜为将军、中郎将等官,布列朝庭,五品以上百余人,因而入住长安者数千家”,这其中也有不少回纥人。回纥人南下及进驻长安的规模逐步扩大。

唐代时期,中原王朝与回纥关系密切,为民族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唐朝初年不断扩疆拓土,在完全控制了蒙古草原之后,进一步征服西突厥,灭亡高丽国,开辟了西起咸海,东至平壤城,北至贝加尔湖的广大疆土。几乎每一块新领土的开拓,都有回纥骑兵征战的功劳。贞观四年,唐政府开始经营西域,与西突厥展开较量,贞观十四年占领高昌,设安西都护府。

后破贺鲁军10万众于伊犁河北,平定北方。继而向东,击灭骚扰辽东一带的高丽。唐朝凭借武力东征西讨,几乎每次出征都有回纥军参战的影子,特别是回纥骑兵在历次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唐朝出现了空前繁荣强大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唐代时期,中原王朝与回纥关系密切,为民族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回纥与唐王朝的政治交往

遣使入朝。唐朝国力雄厚,对内对外政策开明,四夷宾服,形成了一个万国来朝的利好局面。唐太宗的威望在各民族心目中得到了极大提升,成为了东方世界的主宰者。盛唐时期,与中国建立朝贡关系、遣使入朝者多达“七十余番”。与外番相比,回纥与唐近在咫尺,交往频繁。政治上,回纥曾受唐中央政府册封的可汗达12人之多,回纥也常自觉或受邀遣使入京拜会朝廷。

从太宗至武宗,关于回纥遣使入朝的记录甚多。不难看出,频繁遣使入朝,体现了回纥政治上对中央政权的认可和归顺。同时,遣使作为一种交往方式,有利于唐中央政府展现其国威和影响力,派遣使者来往增强了解和彼此之间的信任度。

唐代时期,中原王朝与回纥关系密切,为民族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唐与回纥的和亲。唐王朝与回纥的政治活动中,以唐中央政府与回纥“和亲,册封”等记载较为多见。

唐朝因自身的强大,周边各族政权与唐的“和亲”,比其前后的任何一朝都多,规模都大,规格和效果都好。和亲有被动“和亲”与主动“和亲”等形式。与以往历代不同的是,唐与回纥的和亲是唐朝皇帝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或姊妹嫁与回纥,而不是假宗室之女代公主下嫁。

据记载,唐王朝与临近少数民族政权和亲达二十余次,其中与回纥九次、与突厥五次、与契丹四次、与吐谷浑三次、与奚三次、与吐蕃两次。由此可见,唐朝与回纥的和亲次数最多,也最为频繁,和亲次数约占整个唐代和亲总数的三分之一。

唐代时期,中原王朝与回纥关系密切,为民族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回纥与唐王朝的经济往来

唐代中国,经济繁荣,交通发达,长安作为隋唐国都、国际大都市,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不少外国人不远万里来长安从事贸易活动。生活于唐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商人也颇为活跃,包括薛延陀、突厥、回纥、党项、契丹等各民族商人,这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回纥商人,故长安等地云集着众多的回纥商人。

唐太宗贞观初年,入住长安的突厥人数量庞大,他们当中应有不少回纥人。有些回纥人和汉族人通婚,娶妻生子,久居不归。在长安城中就有一些回纥商人经营金融性质的商业活动,甚至放高利贷者亦有之。著名将领李晟的儿子就曾向回纥商人借贷了1万贯钱,因到期未还而被起诉到官府。

唐代时期,中原王朝与回纥关系密切,为民族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胡商在中原地区活跃于各行各业,尤其是珠宝、餐饮、借贷等行业。在安史之乱后,很多来自中亚地区的昭武九姓胡人常冒充回鹘之名来内地经商。回纥在协助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上做出重要贡献,唐肃宗为了酬谢回纥,每岁赠绢7万匹,还约定绢马互市,即从乾元时起,双方开始了大量的绢马贸易。回纥贵族和商人利用与唐政府的贸易约定,向唐朝大量出口马匹换取绢帛,将中原的丝绸等物转销至西亚和欧洲,赚取高额利润。

唐朝的营商环境及贸易政策,促进了与回纥等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唐从回纥得良马,耕作与运输能力可获得一定的提升。回纥从唐购得丝绸、茶叶等生活用品,丰富和发展了他们的生活,促进了双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经济交往加深了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民族情感和彼此认同。

唐代时期,中原王朝与回纥关系密切,为民族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回纥与唐王朝的军事合作

唐玄宗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唐肃宗即位后借助回纥之兵入长安、洛阳打败了叛军,收复了两京。除此之外,回纥多次助唐平定内乱,讨平外族的骚扰。主要包括:唐贞观二十一年,回纥联合漠北诸部,协助唐军攻灭薛延陀汗国;永徽二年和显庆元年,回纥婆闰可汗两次奉命助唐军平定西突厥部阿史那贺鲁之乱。

唐朝在西域对后突厥发兵时,回纥都给予军事和其他方面的全力支持。安史之乱后,回纥配合唐朝抵御吐蕃对河西、西域的侵扰。

唐代时期,中原王朝与回纥关系密切,为民族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2013年年初发现于西安的一块唐朝政府安葬回鹘王子所刻写的汉文、突厥如尼文双语墓志,被称为大陆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块唐代汉文、突厥如尼文双语石刻墓志。从墓志的汉文记载可知,墓主是唐代回鹘王子葛啜。因他的家族参与平叛安禄山之乱有功,受到唐王朝“殊于他国”的礼遇。

贞元十年五月,回纥葛啜王子来朝,在长安鸿胪寺“享兹荣耀,光于蕃部”,受到礼遇,第二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长安,享年二十岁。唐政府给他举行了葬礼,“礼无其阙”,同年六月七日将其葬于长安县张杜原。

唐代时期,中原王朝与回纥关系密切,为民族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回纥对唐的历史贡献及影响

回纥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往来频繁。回纥人南下长安带来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在诸多方面对唐朝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中原汉文化也影响着回纥,双方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和交流,对大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促进了民族文化交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是唐朝内外政策的一个特色。回纥等民族的服饰、发式、葡萄酒、胡饼等胡人衣食和娱乐活动,渐为唐贵族和广大中原汉人所接受和喜爱。同时,唐王朝有意识地向回纥传播先进的汉文化。诸如,和亲公主下嫁携带许多物件到边疆地区,也是一种物质文化的传播形式。回纥贵族遣派子弟到长安,唐政府按照邦交礼仪,传授汉书。长期留居长安的回纥子弟,深受中原汉文化的熏陶,他们回到故地后,为汉文化的传播和回纥文化吸纳汉文化元素发挥着重要作用。

唐代时期,中原王朝与回纥关系密切,为民族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政治上联盟有助于国家的统一和繁荣发展。唐朝通过册封制度与周边少数民族形成的“君臣之位”之礼,是唐沿袭前朝的一种羁糜方式。附唐的回纥君长,唐政府大都授予封爵或武职。回纥汗国有威信被推选或自立为可汗者,唐王朝即承认其地位,由天子以隆重仪式加以册封,其作为唐臣,服从唐令、接受征调,从而效忠于唐。这种政治上的联盟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巩固了唐对回纥领地的统治地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繁荣发展。

唐代时期,中原王朝与回纥关系密切,为民族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以和亲为纽带,民族关系得到维系和发展。以和亲为名开展彼此双方的交往历史自古就有。唐朝下嫁公主,借甥舅、翁婿亲属之谊,拢络和安抚周边民族,维系汉、回两个民族的密切关系。同时,和亲带来了经济、文化上的交流。

皇室之女远嫁胡地,从中原携带精美生活用品和先进生产工具以及精工巧匠等随员,回纥既得到经济利益,也因此改变着他们的经济生活。唐公主下嫁后,“从其国俗”。汉、回民族习俗不同,伦常规范、婚姻惯例互异,如回纥通行的父死妻母的带有原始群婚制的残余落后习俗,即为公主们不以违汉俗而抵制,并予以接受,唐廷亦行允可,说明不如此,便会影响民族关系,从而随俗亦是政治需要。

唐与回纥和亲的另一个特点在于,汉代以来的和亲多是宗室女子,而唐之于回纥,公主却都是皇女帝妹,唐皇给回纥可汗这种特殊荣誉,足见唐廷对回纥的重视。这种两个民族间的“真心实意”展示了唐王朝包罗万象的气度和风范,也体现了唐政府对回纥的信任与认同。

唐代时期,中原王朝与回纥关系密切,为民族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结语

回纥在唐晚期因汗国覆灭而被迫西迁,其大部迁居于天山一带,成为新疆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从古至今,新疆的各民族,特别是维吾尔族,他们的祖先回纥曾经活跃于大陆北部地区,与历代中原王朝关系密切,正史有记载,是铁的事实。

历史上的回纥,为了维护祖国安定、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正是由于包括回纥等在内的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加强了中华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开拓了边疆的建设事业,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