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科院该出手了!何院士把抗美援朝说成惨胜而已,语气像恨国党

今日头条首发文章,请勿搬运,违者必究、

最近,在国家公祭日这一天,这位何院士再次引起了一些争议。

中科院该出手了!何院士把抗美援朝说成惨胜而已,语气像恨国党

何祚庥说:“在抗美援朝时,有很多人认为打不得,最终结果只是停留在三八线上。虽然取得了惨胜,但现在是核大战时代,那些轻率谈论战争的人,有几个真正了解核武器呢?”

中科院该出手了!何院士把抗美援朝说成惨胜而已,语气像恨国党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一个叫中国,一个叫外国。这句话现在被用来调侃。

然而,70年前的抗美援朝,中国可是为全世界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样牛逼的事情,当然值得我们一辈子吹嘘。

我看到一些人一直在说朝鲜战争,挖苦我们只是在精神上取得了胜利。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成功地将联合国军赶回三八线,这无疑是一场胜利。

但要提醒一些人,虽然提到了“国军”,但要注意这不是“联合”“国军”,而是“联合国”军,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军队,战斗力也相差很大。

中科院该出手了!何院士把抗美援朝说成惨胜而已,语气像恨国党

从朝鲜的角度来看,他们未能统一半岛,所以可以算是失败。对韩国而言,他们没有被朝鲜统一,这算是成功。而对于美国来说,成功地挽救了韩国,但未能实现后来占领朝鲜的目标,被中国击败了。

如果这些观点理解起来有困难,建议还是回家好好思考。哦对了,把抗美援朝说成韩战的,十有八九不是中国人。

咱们来简单聊聊当时的武器装备对比吧。

中科院该出手了!何院士把抗美援朝说成惨胜而已,语气像恨国党

就是说,美国军队和志愿军的武器差距有多大呢?美国第8军的军长泰勒用了一个词叫“原始化”来形容志愿军的武器。他说,虽然志愿军人多勇敢,战术水平也受过不错的地形训练,但是他们的装备真的是相当“原始”,大部分都是我们早就送进军事博物馆的古董了。

比如说轻武器,志愿军用的枪械大多是二战时期各国的战利品,从苏联到美国,再到德国、日本、英国,各种各样的枪支都混在一起用。这些“万国造”的枪械性能咱们就不说了,光是弹药供应就是个大难题。

中科院该出手了!何院士把抗美援朝说成惨胜而已,语气像恨国党

而美国军人早就换上了先进的伽兰德M1半自动步枪、勃朗宁M1918A2自动步枪和大量重机枪。这些枪械在二战中经过了考验,性能相当可靠,而且弹药供应很充足,简直可以说是“打不完的子弹”。

志愿军刚开始时每个师只有十几门榴弹炮或山炮,运输火炮还得依赖骡马,而且大口径火炮更是“稀缺品”。

当时美国军队在炮兵上可是厉害的,他们发明了“范佛里特弹药量”,炮火简直是铺天盖地。有资料显示,在美国领导下的联合国军的炮火密度和志愿军相比是40比1的关系。就是说,美国军队的炮火密度几乎是志愿军的40倍。

中科院该出手了!何院士把抗美援朝说成惨胜而已,语气像恨国党

双方的武器装备差距让人大吃一惊,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支备战良好的“现代化军队”居然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

尽管志愿军的装备在实力上明显不如美军,但最终他们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传说,逼迫嚣张的侵略者在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可不像何祚庥院士说的那么惨胜。无论是在军事装备、牺牲人员还是国家战略上,这场战争都是国家立国的至关重要之战。

中科院该出手了!何院士把抗美援朝说成惨胜而已,语气像恨国党

如果没有抗美援朝的战略胜利,何祚庥院士估计也享受不到国家提供的高津贴、高医疗和高福利,更别提在网上冲浪了。

时隔近9年,中国科学院对“院士行为规范”进行了更新。

“院士”是大陆科技工作者最崇高的荣誉,一直备受关注。自院士制度建立以来,各单位曾出现过争夺院士的混乱,而个别院士涉及学术不端、经济问题等话题时,也引发了广泛讨论。

中科院该出手了!何院士把抗美援朝说成惨胜而已,语气像恨国党

因此,中科院规定:禁止参与有损中国科学院及院士群体声誉的活动;禁止以院士称号谋取不正当利益;禁止以院士名义参加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学部和学术团体、学术期刊以外的活动;禁止参加各类应景性、应酬性的活动;禁止参与以“院士”冠名的非学术活动场所。

文革时期,何祚庥虽然没有从事科研工作,但却以指导中科院大佬们搞科研的文章而广受关注。在文革后,他转变身份更加引人注目,与某领导结交,为卖中科院的地奔走,各方神仙都赚得盆满钵满,只是院士教授们的工资有时候发不出来。

中科院该出手了!何院士把抗美援朝说成惨胜而已,语气像恨国党

文革期间,何祚庥写的那些文章最近几年都被不知道是谁组织的删除了,整个网络上都找不到了。所以现在何祚庥的声誉重新变得光明磊落!

顺带说一下,从秘书做到院士,虽然每天都不怎么搞科研,但能让那么多不同学科的大佬在发表文章时都署上他的名字,何祚庥可谓独一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何祚庥1927年出生,曾经和周光召一起在杜布纳学习,回国后参与了核武器理论的工作。他是一位老党员,为一些在组织上有顾虑的科学家说过好话,比如周光召。

中科院该出手了!何院士把抗美援朝说成惨胜而已,语气像恨国党

但是何祚庥自己说:“在原子弹、氢弹的理论物理学家中,有些是贡献较大的人士,如周光召院士、于敏院士等。至于何祚庥却只做了小小的工作。但是,由于我是追随着骏马向前飞跑的一只马尾巴上的‘苍蝇’,也就跟上了时代。” 这可说是一个真诚可爱的人。

在60年后期,他离开了核武器研制工作,去了原子能所。虽然40岁左右,工作能力很强,但不走运,遇上了大革命。连《物理学报》都停刊了,所以那段时间他和他的同事的学术工作很难找到完整的记录,并基于此给予合理评价。

中科院该出手了!何院士把抗美援朝说成惨胜而已,语气像恨国党

但是他们并没有闲着,基于对强子亚结构问题的兴趣,顺带证明领袖的伟大理念,他们投入了层子模型的构建,何祚庥是其中积极的成员。工作虽然出色,只是方向稍微偏了点,这个模型并没有在学术界被广泛接受。但在科学实践中,尽管这次探索没有成功,却也有积极的意义,至少告诉后来的人这条路行不通。

在社会动荡时期,这些工作还发挥了保留和培养粒子物理人才的作用。1982年,层子模型的研究因其卓越表现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对何祚庥团队辛勤努力的认可。80年代,何祚庥当选为学部委员,这是对他学术能力的高度认可。

中科院该出手了!何院士把抗美援朝说成惨胜而已,语气像恨国党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创造性工作能力下降,他转而将精力投入到研究“自然辩证法”上。虽然何的科学素养有目共睹,反对“伪科学”也算是一种小小功绩。那些指责他是“四大恶人之首”、“万能院士不懂物理”的人实际上是不公平的。至于他跟着形势,将量子力学和三个戴手表的概念混合在一起,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2022年,何祚庥夫妇接受采访时,说了一段话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中国的科研水平和美国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比如去医院看病,使用的医疗设备95%都是进口的,而且这些设备使用的原理全都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我们的贡献是0,创新全在国外。”

中科院该出手了!何院士把抗美援朝说成惨胜而已,语气像恨国党

这种对科研贡献的绝对判断显然引起了一些批评,特别是对于一个国家如中国,与美国展开多方面竞争,这样的说法显得过于贬低。

更何况,对于医疗设备95%进口的说法早已经是老生常谈,再次提起并贬低中国人的贡献就显得有些不妥。近年来,国产医疗设备如迈瑞R、东软、联影、万东等早已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这种言论未免显得对实际情况不够了解。

何祚庥身为一位院士,若不进行调查和研究就发表口头上的评论,实在令人质疑他的专业立场。这样的行为让人不禁要问,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