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人每年吃掉100万吨带鱼!带鱼产量逐年递减,它会被吃灭绝吗?

作者:脑洞馆长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国人每年吃掉100万吨带鱼!带鱼产量逐年递减,它会被吃灭绝吗?

带鱼成为了海鲜市场必不可少的存在,每天都有巨大的需求量。

而为了满足人们所需,大陆渔民也是不断捕捞带鱼以供应市场,可近些年来,带鱼的产量逐年递减,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带鱼捕捞过度,数量有明显减少。

要知道在2018年以前,大陆带鱼捕捞量是非常巨大的,接连好几年都超过了100万吨,可想而知有多少带鱼被“消耗”掉。

虽然现如今已经不足百万吨,但仍然维持在90万吨左右,捕捞量也很大,那话说未来大陆会不会把带鱼捕捞到灭绝呢?

国人每年吃掉100万吨带鱼!带鱼产量逐年递减,它会被吃灭绝吗?

客观来说,近些年来大陆沿海过度捕捞带鱼确实是造成了产量明显下降的问题,不过这并不会导致带鱼灭绝,同时也不会造成价格短时间内的飙升。

首先带鱼作为全球第六大重要野生捕捞鱼类,并不是只有中国的沿海地区才有,其他国家的沿海地区也同样有不同品种的带鱼。

唯一不同的是中国人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喜欢吃带鱼,几乎占据了带鱼市场的80%左右的份额,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自产自销,只有近几年产量下降才进口一些。

所以说纵观全球也就中国在大量捕捞带鱼,其他国家没有过度捕捞带鱼,如此一来,世界范围内的带鱼就有很好的恢复期和繁殖期。

国人每年吃掉100万吨带鱼!带鱼产量逐年递减,它会被吃灭绝吗?

倘若真的有一天大陆沿海地区带鱼数量不足了,也可以去进口其他国家的带鱼,而且洋流的运动会将其他海域的带鱼输送到大陆沿海地区,这样就不会彻底灭绝。

其次就是带鱼的繁殖速度和生长速度相对来说比较快,正常情况下带鱼一年会繁殖两次,分别在4到6月和9到11月。

而每次繁殖期带鱼都能产下几万甚至是十几万的鱼卵,并且鱼卵存活率高,生长周期短,基本上一年多就能生长发育成熟进而进入到下一轮繁殖期。

国人每年吃掉100万吨带鱼!带鱼产量逐年递减,它会被吃灭绝吗?

这让带鱼能够大量繁殖,同时恢复期也比较短,可话虽如此,很多渔民过度捕捞还是造成个别品种的带鱼数量锐减,再不控制就有可能濒危了。

所以目前国家已经下令规定休渔期内不得捕捞,让带鱼有个恢复期,唯有这样才能实现长久的捕捞,避免物种灭绝,要不然可就重蹈大黄鱼的覆辙了。

那话说大陆为何不进行推广养殖呢?这样一来既可以满足市场所需,又可以保护野生的带鱼,其实这个想法大陆专家也曾想过,只可惜带鱼的养殖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国人每年吃掉100万吨带鱼!带鱼产量逐年递减,它会被吃灭绝吗?

要知道带鱼作为一种洄游鱼类,对水温和气候环境有有一定的要求,每年都会在固定的季节洄游以进行繁殖,这也是为了种族的延续。

基于这样的生物习性,带鱼需要不断往返不同的水域进行繁殖,要不然会影响到带鱼的生活习性,可当下的养殖技术不足以满足这样的条件。

其次就是带鱼对水压也有一定的要求,通常它们生活在水下30至200米的深度,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到合适的水压位置。

国人每年吃掉100万吨带鱼!带鱼产量逐年递减,它会被吃灭绝吗?

一旦离开深海的话,那带鱼就会在短时间内死亡,所以说要想养殖还得具备合适的水压条件,可这需要付出巨大的养殖成本,对于养殖户来说很不划算。

再就是带鱼的食物都是以海洋生物为主,人工制造的饲料不被带鱼接受,这也是养殖带鱼面临的一大难题。

即便是克服了技术难题和养殖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进行推广养殖也只适合在温度适宜的沿海地区,其规模和产量实在是无法与捕捞野生带鱼相比。

国人每年吃掉100万吨带鱼!带鱼产量逐年递减,它会被吃灭绝吗?

不过大陆并没有放弃进行人工养殖的研究,如今已经在舟山地区进行带鱼养殖的实验,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实现了室内养殖。

未来将会继续进行人工培养和繁殖,这样能够提高带鱼产量,同时可以培育出新品种,以此来实现更好的养殖。

虽然人工养殖不足以支撑起全国的海鲜市场对带鱼的需求,但是舟山已经可以达到年产10万吨以上,最好的时候达到了21万吨,占带鱼总产量的20%。

国人每年吃掉100万吨带鱼!带鱼产量逐年递减,它会被吃灭绝吗?

有了人工的培育和国家的管控,带鱼是不可能灭绝的,而且随着技术条件的提高,带鱼的养殖效率和产量还会突破到新的高度。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继续践行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对海洋资源和野生动物的保护。

国人每年吃掉100万吨带鱼!带鱼产量逐年递减,它会被吃灭绝吗?

毕竟现如今已经有很多物种因为人为破坏或者是杀害走向濒危,甚至已经灭绝,这样的历史绝不能持续上演。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