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朝时期正三品属于顶级大佬,那正一品和二品官员是怎样的存在?

作者:史为今用

前言

我们是否曾想过,在古代声色犬马、金碧辉煌的皇宫深处,真正控制朝堂运转、左右国家命运的顶级权贵,手握怎样惊人的权力?又是否猜测过,在那金碧辉煌背后,又隐藏着怎样复杂的权力游戏?

读史使人明智。唐朝,这个传奇盛世中的传奇盛世,它的顶级权力结构,恰如它的盛世辉煌,浮夸复杂。

唐朝时期正三品属于顶级大佬,那正一品和二品官员是怎样的存在?

三省六部制下,尚书省掌门人是最大权贵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这一权力结构沿承自隋朝,在唐代得到长足发展。

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与尚书省。它们分别掌管起草诏令、奏章的审核和执行国政。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明确,相互制衡。

唐朝时期正三品属于顶级大佬,那正一品和二品官员是怎样的存在?

在这个制度下,大权计算权重,尚书省略高人一等。因为它直接管辖六部,主要负责执行国政。它的省长官——尚书令,地位仅次于皇帝,犹如当今总理角色。他需要协调各部门,推行皇帝诏令。在执行过程中,权力自然暗暗膨胀。

所以,尚书令是实际上的“宰相”。但有意思的是,他只占“正三品”官职。这意味着,还有更高级的“正二品”与“正一品”官阶居上。他们会不会权力更大呢?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唐朝时期正三品属于顶级大佬,那正一品和二品官员是怎样的存在?

李世民继位后,明智布局权力制衡

626年,李世民取代其兄李建成,正式登上帝位。面对自己通过兄终弟及获得的皇位,新君主明白,巩固皇权迫在眉睫。一个稳固、合理的官阶体系,将是保障其顺利执政的关键。

于是,权力游戏正式拉开序幕。

李世民本人经历过政变,深知权力恣意膨胀的可怕。一个顶级权臣或外戚,足以和皇权形成对峙之势。所以他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塑官阶体系,建立权力的制衡机制,牢牢把握大局。

具体来说,在三省六部制框架下,李世民有意压低了实权官员的官阶。他们如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只占“正三品”头衔。与此同时,李世民又特意设置了一批高高在上、但没有实权的虚职,如正一品和正二品,让三省长官们不得不展现谦逊才智,小心应对。

这就好像一场象棋赛局。李世民抓住了最关键的制高点,布下先机,逼迫权臣们唯命是从,难以结党谋反。

唐朝时期正三品属于顶级大佬,那正一品和二品官员是怎样的存在?

李世民任用心腹功臣 分化权贵势力

当然,李世民也明白,光靠高高在上的虚官是不够的。要使官制运转顺畅,政策执行高效,还需要培养一批忠心耿耿的心腹大臣。

所以,正二品官阶中,也确实混入些手握实权的大人物。他们或开国建功,或战功赫赫,得到李世民的重用。这类正二品大臣包括:

唐朝时期正三品属于顶级大佬,那正一品和二品官员是怎样的存在?

辅国大将军:此官职只在有功之臣病重或年迈时赐予,相当于退休金。 镇国大将军:原为虚职,后成为外戚藩屏官。 光禄大夫:掌管皇室财政禄赋,地位崇高。 开国郡公:皇帝赐予的封爵,象征皇恩。 太子三少:辅佐太子学习经术,日后助其继承大统。 这类正二品官员地位顶尖,号称“上国公”,普通百官不能与之平视。他们多是帝王的心腹或外戚,手握军政大权,容易结党营私。所以李世民也时刻防范他们,避免某个派系势力膨胀。

在用人方面,李世民也运用杜绝旁落、异姓功臣相辅相成的策略,使正二品权贵互相牵制,难以结合。这是他防止权力对抗皇权的又一大棋局。

唐朝时期正三品属于顶级大佬,那正一品和二品官员是怎样的存在?

正一品多是皇亲国戚及追封之官

再往上,是更具传奇色彩的正一品权贵层级。这类人混入更多皇室宗亲与追尊故人,实权反而更少。主要有:

亲王、郡王等皇室宗亲。他们世袭王爵,但多无实权。 太师、太傅、太保、司空等顶级官衔。这类官职掌管礼仪、祭祀等事,也基本无实权。

唐朝时期正三品属于顶级大佬,那正一品和二品官员是怎样的存在?

追封已故功臣。许多大臣生前功绩卓著,帝王为表示敬意,常在其身后追加正一品或正二品。这类人已身殁,自无实权。

这样一来,正一品之中能够真正过问朝政、左右国运的官员更少。他们或跻身皇室,或已身故,对帝王构不成威胁。这也是李世民防止权力架空皇权的又一明智举措。

唐朝时期正三品属于顶级大佬,那正一品和二品官员是怎样的存在?

随时间推移 权力制衡机制被逐渐打破

在李世民巧妙的权力布局下,唐朝前期政局总体稳定,皇权保持在强势地位。但随着时间推移,这脆弱的制衡机制也被逐渐打破。各方势力开始蠢蠢欲动,暗流涌动。

公元712年,李隆基登基,即玄宗皇帝。他性情专断,喜怒无常。在位期间,玄宗开启盛极一时的开元盛世,唐代文化达至顶峰。然而在政治上,他重用奸佞宦官,可能导致朝野旧派不满。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直接导致唐朝走向衰落。

唐朝时期正三品属于顶级大佬,那正一品和二品官员是怎样的存在?

在玄宗执政期间,曾有一位权倾朝野的宰相李林甫。李林甫出身门阀世家,为人聪慧多谋,深得玄宗信任。后来,他联合皇甫惟明专断朝政十余年,人称“二李治天下”。当时连玄宗也很敬重他,有诏书三五下,必先问其意见。李林甫与权势的渐进过程,也折射出三省长官逐步崛起、甚至力压正一品虚官的趋势。这时的三省长官地位,已不亚于那些虚衔式的顶级官僚。

在李林甫背后,还隐藏着玄宗宠信的高力士。这类宦官越来越得势,也对皇权的长期维稳埋下隐患。

唐朝时期正三品属于顶级大佬,那正一品和二品官员是怎样的存在?

宋明清时期 皇权体系不断加强巩固

经历唐代的波折后,后世帝王吸取教训,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体制,防止权臣跋扈。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逐步缩减宰相实权。宋代设立中书门下,直接归于皇帝管理。入元后废除宰相体制,明清沿用。

唐朝时期正三品属于顶级大佬,那正一品和二品官员是怎样的存在?

其次,设立职能机构直接接受皇帝调遣。如明朝的内阁、东厂、锦衣卫;清朝的军机处、大内。这些机构强化皇权,削弱百官势力。

最后,皇帝还通过频繁调职等手段防止权臣坐大。这使得权贵们更 replaced可控,皇权长期稳固。

唐朝时期正三品属于顶级大佬,那正一品和二品官员是怎样的存在?

结语

随着时间推移与政治体制的成熟,皇权体系越来越巩固,对可能的权力挑战应对更加从容。但平衡之道,历来难缔造。客观上看,皇权极端膨胀也埋下越来越严重的内乱隐患。这最终导致几个世纪后的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的终结......

历史并不简单,权利的游戏也并非总在表面。我们站在历史进程的交汇点,审视前人的成功与失误,思索权力与责任的关系,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