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按键伤人”岂能恣意妄为

作者:当代江西
多一点思考,多一点理性!请勿“按键伤人”!

当前,中央网信办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1个月“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重拳出击集中整治“网络厕所”“开盒挂人”、借社会热点事件恶意诋毁、造谣攻击污名化特定群体、煽动地域对立等7类突出问题。行动一经发起,网友们纷纷拍手称快。

天下苦“网络戾气”久矣。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钱在网上花,事在网上办”成为现实。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遥远的世界已变成触手可及的“地球村”。

据统计,如今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6.7小时。用网上网人群的急剧扩大,也使得网络空间日益复杂化。

如果你经常上网“冲浪”,你会发现,在这个匿名的网络世界里,有些人越来越凶、越来越爱生气;有些人发牢骚越来越多,稍不留意你很有可能无端被“恶意”攻击。

网络空间戾气越来越重,人的胆量成倍放大,人的不满情绪成倍发泄,总有一些“不和谐”的恶言恶语,这种“伤害”常常表现为:恶意诋毁、造谣诽谤、人肉搜索、辱骂攻击等。

网络戾气是一种极端偏执、非理性的煽动对立情绪。网络中的恶意与戾气,不仅对别人的痛苦和困境毫无怜悯和共情,而且还通过肆意评判获得自以为是的存在感、优越感,将公众注意力从事件本身转向非理性的指责谩骂。

一句话可能掀起一场骂战,一张图可能引发一场舆论对决,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被网线引导到同一个舆论场,主动或被动参与到“网络对战”之中。越是现实生活中过得不好的人,在网络上的戾气就越重,越容易成为热门评论里的“喷子”。

从浅层次看,互联网种种戾气只是表象,它是社会情绪的投影;深层次看,根源在于网民对现实世界充满浮躁和不理性的发泄,以及对社会的排斥。

“按键伤人”岂能恣意妄为

网络暴力。图源网络

要想解决这一复杂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综合施治,方能见成效。

提升治网管网能力。从政府方来讲,需要以变革创新提升舆论引导力,以互动交流求取“最大公约数”,把互联网这个社会转型期的“最大变数”,变成可知、可控、可协商的“常量”,变成治国理政的新平台,提高治网管控能力,共同营造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强化网络平台监管。作为网络戾气滋生的主战场,各大网络平台有责任加强对网络空间和用户言论的监督和管理,尤其要严管评论区、整治直播PK环节问题,重点查处逞勇斗狠、互撕攻击、谩骂吐脏等行为,针对部分主播逃避监管,借小号实施的恶俗行为,对其所有账号采取统一处置措施,情节恶劣的将纳入黑名单,坚决遏制网络戾气的滋生蔓延。

倡导网友清醒自律。在网络上,信息泛滥且复杂,很容易被各种言论和观点所影响。网民应该保持理性思维,不盲从、不轻信,增强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提升自己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学会甄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在网上发表评论时,应多一点思考,多一点理性,避免盲目跟风和误解。

“按键伤人”岂能恣意妄为

净化网络空间。图源网络

守护网络家园,既要善治善管,更要每个网民从自身做起,做到清醒自律,汇聚向上向善网络正能量,以文明驱散戾气,以阳光驱散阴霾,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洁净。

作者:温圣魏

来源:“当代江西”微信公众号

“按键伤人”岂能恣意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