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按鍵傷人”豈能恣意妄為

作者:當代江西
多一點思考,多一點理性!請勿“按鍵傷人”!

目前,中央網信辦正在全國範圍内開展為期1個月“清朗·網絡戾氣整治”專項行動,重拳出擊集中整治“網絡廁所”“開盒挂人”、借社會熱點事件惡意诋毀、造謠攻擊污名化特定群體、煽動地域對立等7類突出問題。行動一經發起,網友們紛紛拍手稱快。

天下苦“網絡戾氣”久矣。

随着網際網路的日益普及,“錢在網上花,事在網上辦”成為現實。高度發達的網際網路深刻改變着我們的生活,遙遠的世界已變成觸手可及的“地球村”。

據統計,如今中國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達26.7小時。用網上網人群的急劇擴大,也使得網絡空間日益複雜化。

如果你經常上網“沖浪”,你會發現,在這個匿名的網絡世界裡,有些人越來越兇、越來越愛生氣;有些人發牢騷越來越多,稍不留意你很有可能無端被“惡意”攻擊。

網絡空間戾氣越來越重,人的膽量成倍放大,人的不滿情緒成倍發洩,總有一些“不和諧”的惡言惡語,這種“傷害”常常表現為:惡意诋毀、造謠诽謗、人肉搜尋、辱罵攻擊等。

網絡戾氣是一種極端偏執、非理性的煽動對立情緒。網絡中的惡意與戾氣,不僅對别人的痛苦和困境毫無憐憫和共情,而且還通過肆意評判獲得自以為是的存在感、優越感,将公衆注意力從事件本身轉向非理性的指責謾罵。

一句話可能掀起一場罵戰,一張圖可能引發一場輿論對決,我們每個人都可能被網線引導到同一個輿論場,主動或被動參與到“網絡對戰”之中。越是現實生活中過得不好的人,在網絡上的戾氣就越重,越容易成為熱門評論裡的“噴子”。

從淺層次看,網際網路種種戾氣隻是表象,它是社會情緒的投影;深層次看,根源在于網民對現實世界充滿浮躁和不理性的發洩,以及對社會的排斥。

“按鍵傷人”豈能恣意妄為

網絡暴力。圖源網絡

要想解決這一複雜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綜合施治,方能見成效。

提升治網管網能力。從政府方來講,需要以變革創新提升輿論引導力,以互動交流求取“最大公約數”,把網際網路這個社會轉型期的“最大變數”,變成可知、可控、可協商的“常量”,變成治國理政的新平台,提高治網管控能力,共同營造改革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強化網絡平台監管。作為網絡戾氣滋生的主戰場,各大網絡平台有責任加強對網絡空間和使用者言論的監督和管理,尤其要嚴管評論區、整治直播PK環節問題,重點查處逞勇鬥狠、互撕攻擊、謾罵吐髒等行為,針對部分主播逃避監管,借小号實施的惡俗行為,對其所有賬号采取統一處置措施,情節惡劣的将納入黑名單,堅決遏制網絡戾氣的滋生蔓延。

倡導網友清醒自律。在網絡上,資訊泛濫且複雜,很容易被各種言論和觀點所影響。網民應該保持理性思維,不盲從、不輕信,增強資訊素養和媒體素養,提升自己的資訊擷取和分析能力,學會甄别資訊的真僞和價值,在網上發表評論時,應多一點思考,多一點理性,避免盲目跟風和誤解。

“按鍵傷人”豈能恣意妄為

淨化網絡空間。圖源網絡

守護網絡家園,既要善治善管,更要每個網民從自身做起,做到清醒自律,彙聚向上向善網絡正能量,以文明驅散戾氣,以陽光驅散陰霾,讓網絡空間更加清朗潔淨。

作者:溫聖魏

來源:“當代江西”微信公衆号

“按鍵傷人”豈能恣意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