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到晋朝?西晋是被哪个少数民族灭亡的?

作者:情感烧饼

晋朝的存在感的确很低,同时还有南北朝,五代这几个时期都是没什么存在感的,尤其是五代,说起朝代,随口就说唐宋元明清,其实唐和宋之间还隔着一个五代,五代和晋南北朝,存在感比较低我个人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朝代都非常混乱,皇帝昏庸被外族欺凌。

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到晋朝?西晋是被哪个少数民族灭亡的?

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到晋朝?西晋是被哪个少数民族灭亡的?

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到晋朝?

第一:晋朝的位不正,为后人所不喜

晋朝之前的三国时期是人们最喜爱的历史时期,当然,这有赖于通俗小说《三国演义》的传播,在小说中,晋朝的实际奠基人司马懿被描绘成隐藏着的阴谋家。

司马懿和小说前半部分描写的三国英雄们相比,除了智慧高一些外,在其余道德方面,特别是古人和现代人都喜欢的“忠”这一方面,实在是太丢分。司马懿的行为直接拉低了人们对司马家的印象,他的孙子司马炎是禅让,前面的曹丕也是禅让,但曹家基业的开创者曹操是在危急关头拯救了汉朝,即使夺了人家的江山,也算是说得过去。

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到晋朝?西晋是被哪个少数民族灭亡的?

可司马家是从曹操到曹丕,再到曹叡三代帝王一手提拔起来的重臣,司马懿在战场上的成功也是依赖于曹家打好的底子,曹家并没有对不起司马懿和他的后代。可司马家依旧联合世家门阀夺了曹氏的江山,司马炎的禅让远远比不上曹丕的禅让的含金量,也开了臣子依靠阴谋篡夺江山的先例,得位如此不正,后人不会鼓励和喜欢。

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到晋朝?西晋是被哪个少数民族灭亡的?

第二:晋朝等级森严,不值得提倡

有句话叫作“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指的就是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晋朝延续的是曹魏时期制定下来的“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本就是和司马氏同样成分的世家门阀搞出来的。

到了晋朝时,更是严格执行这种等级制度,根据人的出身规定官爵,上等世家做一品官,中等世家做三、四品官,下等世家做更低级别的官,寒门就别想了,只能给世家做牛做马。这种制度遏制了底层人民的上进心,把阶级固定,也遏制了人才的涌现,从制度上来说,是一种倒退,后人避谈这种开历史倒车的王朝也是很正常的。

第三:晋朝丧权辱国,后人羞于提及

晋朝在晋武帝司马炎之后,因为皇位继承人选择的不当,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发生,本来也只是和历史上各朝代都有过的皇族争权一样,见怪不怪。

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到晋朝?西晋是被哪个少数民族灭亡的?

但晋朝因为内部的争权忽视了外敌,让历史上出现了后人不忍提及的“五胡乱华”这个时代,让汉文明遭受到了无比的屈辱和重创,并且在南渡之后,晋朝皇族毫无上进之心,任由北方百姓遭受欺凌。要知道,在晋朝之前的三国乱世,没有统一全国的曹操都还单独扛住了外族的进攻和威胁,晋朝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在对外战绩上还不如被它取代的曹魏。晋朝直接导致的“五胡乱华”屈辱史是后人不愿意提及它的最关键原因。

西晋是被哪个少数民族灭亡的?

西晋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灭掉西晋的是匈奴人刘曜。

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到晋朝?西晋是被哪个少数民族灭亡的?

西晋是经历了常年的战乱才建立起来的国家,建国初期,晋武帝又出兵平定东吴,国家战争始终没有停止,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国库空虚军队疲惫。

晋武帝去世以后,宗亲为了争夺权位,不惜互相残杀,动摇国本,史称“八王之乱”。国家的常年动乱,使得经济停滞不前,即便是有些许的好转,也被战争破坏的一干二净。百姓衣不蔽体,当官的不思国政。这是西晋被灭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到晋朝?西晋是被哪个少数民族灭亡的?

晋朝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君权不显,中央势微,北方大地沦丧,南方门阀横行,可以说是群魔乱舞,谈及它,很难有什么正能量的东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