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750年,乾隆病重,太医吓得瑟瑟发抖,一乡下郎中把脉后,大哭道,“没救了,没救了!”乾隆听罢,哈哈大笑,“赏!重赏!”

作者:白史客说

1750年,乾隆病重,太医吓得瑟瑟发抖,一乡下郎中把脉后,大哭道,“没救了,没救了!”乾隆听罢,哈哈大笑,“赏!重赏!”

黄元御,这是一个出生在书香门第的神童,他性情温厚,又有聪慧过人的头脑。18岁时,黄元御高中秀才,受到亲朋好友的羡慕和赞叹。

在那个年代,高中秀才是十分难得的成就,黄元御也因此成为父母的骄傲和乡邻眼中的明日之星。

谁知好景不长,30岁那年,黄元御不慎感染上了眼疾。起初他并不在意,继续努力准备科举考试。但病情日益严重,不得已只能暂停学业,求医看病。

本县的大夫无法治好黄元御的眼疾,许多药方不仅无效,还加重了病情。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黄元御的父亲带他去了邻县求医,然而那里的庸医更是开了许多错误药方,结果导致黄元御双眼完全失明,报效国家的梦想也随之破灭。

精神受到巨大打击的黄元御一蹶不振,在黑暗中苦苦挣扎。亲人劝他不要放弃,要继续努力活下去。

黄元御渐渐醒悟过来,失去视力后,他必须重新审视人生,重新出发。经过深思熟虑,黄元御决定改行学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更多的病人。

凭借过人的悟性,黄元御仅用了几年时间就在医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一次,本县知县的双胞胎子忽然染上天花,情况危急。知县四处求医无果,最后找上了黄元御。

黄元御深思后,让双胞胎子赤裸着躺在户外厚厚的雪地里。众人不解其意,但也只能听从。

没过多久,双胞胎便奇迹般痊愈了,只是兄长的左眼失明。知县非常感激黄元御,将他医术的神奇传扬开来。

黄元御的医术在本地逐渐出名,许多病患慕名而来求医。为了收集更丰富的医疗经验,完善医术,黄元御开始四处行医。

有一年春节,黄元御来到京城赶集。此时皇宫里,乾隆皇帝身染怪病,太医们束手无策。一位太监建议召黄元御入宫诊治。

起初乾隆设下试探,派宫女假扮自己让黄元御诊脉。黄元御立刻看穿这是假扮,当众说“没救了,龙体变成凤体”。乾隆见他不畏权势,极为欣赏。

在正式为乾隆诊脉后,黄元御判断这是长期服药所致的药毒所害。他为乾隆开了解毒和治本的方子,很快皇帝的病情就有了好转。黄元御因此被封为御医,受到重赏。

可他并不喜欢官场生活,厌倦应付权贵们的虚与委蛇。不久,黄元御便请求乾隆让他离开京城,回乡探亲养病。

乾隆对他推崇备至,不仅同意他辞官归乡,还亲自为他的医书题字“妙悟岐黄”以示嘉奖。

返乡后的黄元御过上了清心寡欲的生活。他将心力投入到医书编写中,希望能纠正前人医书中的错误,让后人避免重复自己的悲剧。

黄元御总结几十年的医疗经验,编写了98卷医书,字数近10万,可谓医学瑰宝。可这样辛勤的工作也消耗了他大部分精力,54岁那年,黄元御病逝故乡。

黄元御一生跌宕起伏,但他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从失明打击中重新振作,不断完善医术,又在官场沉浮中见清世态炎凉。

他的坚毅和创新精神,为后世医者树立了全新的榜样。那些传世的医书瑰宝,也成为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1750年,乾隆病重,太医吓得瑟瑟发抖,一乡下郎中把脉后,大哭道,“没救了,没救了!”乾隆听罢,哈哈大笑,“赏!重赏!”
1750年,乾隆病重,太医吓得瑟瑟发抖,一乡下郎中把脉后,大哭道,“没救了,没救了!”乾隆听罢,哈哈大笑,“赏!重赏!”
1750年,乾隆病重,太医吓得瑟瑟发抖,一乡下郎中把脉后,大哭道,“没救了,没救了!”乾隆听罢,哈哈大笑,“赏!重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