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注定会在困境中崛起的人,身上都有这样一个特点

作者:誓约TheCovenant
阅读文章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您随时查看更多优质文章,同时也便于您参与我们的讨论与分享。

【个人成长•蜕变】

作者:Bella

1 挫折常有

人生在世,挫折是无可避免的必修课。无论你处在什么年龄、什么环境,总会遇到令你沮丧、伤心、烦恼的事。

每个人遇到的挫折都有所不同。但有一种挫折,却是人人都会经历的——来自他人的负面评价。说得具体一些,就是嘲笑、打击、否定。

你打心里喜欢弹琴,家人说你没天赋,弹琴不适合你;

你在工作中遇到麻烦,同事们取笑你“没见识”“没能力”;

你研究穿搭、健身减肥,朋友说你土气,瞎耽误功夫。

怎样面对打击和嘲笑,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课。

先跟大家分享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关于周迅。

大众对周迅的评价,一直是“天赋型选手”。长相美丽,五官精致,双眼会说话。表演有灵气,演谁就是谁。

但你知道吗?就是这样一位被老天爷追着赏饭吃的“精灵演员”,成名之前,也曾被贬低。

在综艺节目《很高兴认识你中》,周迅谈到,在她还没有出名的时候,曾被一位导师公开嘲笑说:“你的容貌也不过如此,你只能扮演丫鬟,而不过成为真正的女主角,绝对不会出名。”

但周公子不服气啊,当下就在心里说:“我偏要演给你看!”这一演,就是30年。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郑渊洁。

80后、90后的人,都是在童话大王的故事里长大的。我们喜欢他的天马行空、特立独行,但不是每个人都如此。

上学的时候,郑渊洁因为对作文题目《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有不一样的见解,就把题目改成了《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老师很生气,让他站在讲台上大声念:“郑渊洁是最没有出息的人。”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郑渊女友的父母让女儿劝他去参加高考,他不同意。女生的哥哥就对女生说:“相信哥哥,哥哥看男人特准,郑渊洁就是个笨蛋,你跟着他不会有出息的。”一段感情就此落幕。

成名后,郑渊洁受邀去参加一个作家会议。一位知名的教授当众说他一个人写一本月刊,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还说“他要是能写两年,我就把自己的名字倒着写。”结果,郑渊洁的《童话大王》,一写就是36年。

注定会在困境中崛起的人,身上都有这样一个特点

2 伯乐不常有

你看,即便是才华横溢有如周迅、郑渊洁,一样还是会遇到嘲笑、挖苦、贬低。

一定要知道,你有没有能力,能不能成功,和别人怎么看你,没有完全必然的联系。

因为你的能力如何、未来如何,是你的事;别人怎么看你,却取决于他的眼光、他的思维、他的经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话我们都很熟悉。你想过没有,“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原因是什么呢?

千里马常有,是因为有天赋、有才能的人不在少数。其实不妨这样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长处,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名成家,但这些天赋和长处,却可以让你活出自己的精彩。

但伯乐就很难有了。

首先,伯乐既然能认出千里马,就代表他自己有足够的见识和经历,他要有卓越的眼光、独特的思维,善于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同时,他要有胸襟、能容人。这样的胸怀使他能透过表象看问题,在别人都认为“很普通”甚至“很不好”的时候,他依然能看到那些不一样的东西。他甚至要能透过千里马的哀鸣和怒吼,来辨认出千里马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潜力和能力。

你看,这对看人的人的要求是很高的,能力、见识、胸怀,缺一不可。但生活中能同时具备这些要素的人,寥寥无几。

其次,“伯乐”的意思是,这个人不仅能发现别人的长处,还能赏识别人的长处,帮助别人成功。其实,能意识到别人长处的人不在少数。然而,大部分人在看到别人优点的时候,不会为别人高兴,不会发自内心地欣赏,而是会羡慕,会想向他看齐,会想自己为什么没能拥有。再幽暗一些的,有人还会心生恐惧,害怕这个人过于强大,抢夺了自己的利益和资源。或者心怀妒意,故意搞破坏、使绊子,去说别人的坏话,去打击别人,动摇对方的信心。

由此,我们可以学习一个功课,那就是不要去寻求人的认可。

这个功课和我们以往的经验与渴望很不一样。

在我们熟悉的认知里,我们需要得到别人的鼓励和支持,别人的夸赞和欣赏可以作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其实,在年幼的时候,或者在刚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确实如此。因为那时候我们年龄尚小,力量不够,还没有足够的信念和意识来支撑我们前进,也没有足够的智慧来判断自己该不该走下去。这时候,外界的辅助就格外得重要。

但你要知道,辅助的目的是我们可以独立行走,辅助的目标是有一天我们可以脱离辅助。

如果我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到了可以承担责任、辨别是非、独立完成心愿的时候,却依然指望从别人那里获得动力,那这份动力就成了有害的。

如果外界的认可可以成就你,那么外界的贬低也可以毁掉你。你如何因为别人的鼓励而成功,就会如何因为别人的打击而失败。你若把根基建立在了外界的评价,就只能成为别人眼中的你。

注定会在困境中崛起的人,身上都有这样一个特点

3 要知道自己是谁

这样说不意味着你要拒绝别人的赞赏和批评,不意味着不管别人说好说坏,我们都不听,而是说,我们不要把信心的根基建立在这上面。

你的根基,应该是你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就像周迅,她知道自己是演员,她就要好好演戏;就像郑渊洁,他想写书,他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写书。

你的动力,取决于你的身份,说得再确切一些,取决于你对自己身份的认知。

将信心扎根在不可动摇的磐石上,你才能通过别人的话认识自己和别人。

这样,别人说你好,你也不会沾沾自喜,你也不会认为自己就像别人说的那样。好的评价可能是对你自我认知的一个印证,也可能是因为别人还没有真正了解你。

别人说你不好,你也不会沮丧气恼。你或许可以从负面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或许可以从别人的贬低中看穿对方的目的。

如此,在外界的评价上,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一个自由的人不会被外界的评价捆绑,而是会被自己的心指引,去做自己想做的、该做的事。

希望我们都能获得这份坦然与自由!

谢谢你的阅读。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点个“赞”和“收藏”,或者转发让更多人看见吧。

既然来了,那就别走了。关注“誓约”,让我们在下一个话题里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