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甘宁以1000兵马吓退了关羽5000兵马,为何关羽不敢渡河?

作者:历史大集会

公元215年,刘备西征益州,孙权趁机派遣吕蒙率军攻打荆州南三郡。吕蒙以智取长沙、桂阳二郡,又以计降零陵郡守郝普,南三郡尽归东吴所有。关羽作为刘备在荆州地区的最高军政领导者,当时正与鲁肃对峙于益阳。

甘宁以1000兵马吓退了关羽5000兵马,为何关羽不敢渡河?

关羽自称有三万人马,他挑选了五千精兵,在资水上游十多里处堵住浅水地带,准备夜里渡过资水。鲁肃得知此事后,与诸将商议对策。甘宁当时只有三百兵马在手,他主动请战说:“只要再给我五百人马,我就去迎战关羽。我保证关羽一听到我的声音,就不敢过河。如果他敢过河,那就是送死。”鲁肃便选了一千兵马给甘宁,并派他夜间前往资水上游。关羽听说甘宁来了,便停止了渡河计划,并在河边扎营修筑柴木营房。后来那个地方就被称为“关羽濑”。

这件事看似是甘宁以一千兵马吓退了关羽的五千兵马,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关羽之所以不敢渡河,并不是因为他怕甘宁,而是因为他考虑到了当时的荆州局势和军事形势。

首先,在荆州局势上,关羽已经处于下风。刘备西征益州时,将荆州大部分兵力都带走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刘备的主要将领都随刘备去了益州,只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关羽手下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几乎没有,唯一的糜芳和士仁也对关羽不满。而东吴则是全力出动,除了鲁肃、吕蒙、甘宁之外,还有孙皎、潘璋等将领随鲁肃出战。关羽在兵力上已经被东吴压制了。

甘宁以1000兵马吓退了关羽5000兵马,为何关羽不敢渡河?

其次,在军事形势上,关羽也面临着危险。吕蒙已经攻占了南三郡,鲁肃又从东面过来与关羽对峙,关羽已经被东吴军队半包围了。关羽如果渡过资水南下,就是孤军深入,没有后援,存在被东吴军队全面包围的可能。而且,关羽还担心自己的退路被切断。关羽是从南郡渡过长江到达益阳的,他的军队只能控制某一个渡口。

东吴军队可以利用水军攻击关羽在资水渡口的守军,一旦击败了守军,关羽南下的军队就被切断了后路,就算人数再多,也成为孤军。当时渡江是没有桥的,全部靠船。东吴军队如果能击毁关羽的船只,关羽的军队也很难回去。陆军即使再强大,没有水军的配合,也将全部失败。关羽北上还要穿过洞庭湖再到长江,都要靠水路。东吴的水军无疑比关羽厉害。

最后,在战术上,关羽也有所顾虑。他原本打算夜里渡河突袭东吴军队,但是他的行动被鲁肃发现了。如果他继续渡河,就会遭到东吴军队的突然袭击。这叫半渡而击。正在渡江的军队是很难立足的,除非在对岸建立了基地。甘宁只要在岸上组织弓箭手射箭,再配合水军攻击,关羽的军队很可能损失巨大。这才是关羽真正担心的。

综上所述,关羽不敢渡河是因为他考虑到了局势和形势的不利,而不是因为他怕甘宁。甘宁说“关羽一听到我咳嗽之声,就不敢渡河,如他渡河就被我擒获”,只是他个人的吹嘘罢了。甘宁也不傻,当然也看出当前的局势对自己一方有利,关羽所担心的,即是甘宁所依仗的。所以甘宁才能在鲁肃面前夸口。

但是如果真以能力来相比的话,三个甘宁加在一起,也不是关羽的对手。甘宁虽然作战勇猛,常有先登之功,曾率领一百多人夜袭曹营,也在合肥之战中英勇保护孙权,但他的功绩与关羽是没法比的。关羽在白马之战斩颜良,光是这一战绩,三国其他所有的将领都达不到。关羽可是独自镇压一方的大将,甘宁只是鲁肃手下的部将,身份、地位、功绩、能力都差得太远了。如果甘宁一句话就能把关羽吓退了的话,那也太小看武圣关羽了。

甘宁以1000兵马吓退了关羽5000兵马,为何关羽不敢渡河?

关羽虽然勇猛,但是双手难敌四手,东吴当时占了上风,关羽也需要支援。但是在对峙期间,关羽始终没有处于下风。在对峙期间,鲁肃邀请关羽相见,两人各自所率领的兵马都在百步之外,两人均是单刀赴会。鲁肃责备关羽当初借南郡给刘备,为何现在不归还?关羽无言以对,显然是理亏了。但是私下关羽早就派出八百里加急通知刘备了,没多久刘备就赶到荆州与东吴对峙,直到双方达到协议,也就是湘水议和,双方才罢兵。

湘水议和的内容是:刘备归还南郡给孙权,孙权归还长沙、桂阳、零陵三郡给刘备。双方以湘水为界,互不侵犯。这样一来,荆州的局势暂时稳定了。但是这也埋下了后来的祸根。因为刘备和孙权都想统一荆州,他们之间的矛盾并没有真正解决。只是暂时按下了暂停键。几年后,他们又会在荆州爆发更大规模的战争。

这就是公元215年关羽与鲁肃、甘宁在益阳对峙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关羽的勇猛善战和谨慎稳重,并不是一个轻易冲动的人。我们也可以看出甘宁的勇敢自信和聪明机智,并不是一个只会吹牛的人。

我们还可以看出鲁肃的谋略才干和礼貌风度,并不是一个只会争斗的人。这三个人都是三国时期的杰出人物,他们在荆州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对峙。虽然没有硝烟弥漫,没有血流成河,但却不乏智慧和勇气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