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G20峰会的联合声明,各方态度截然不同。俄罗斯方面对此感到非常满意,认为这次峰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而乌克兰则表示极度不满,甚至痛批G20集团毫无值得自豪之处。这种截然不同的反应背后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这次联合公报中对涉及俄乌冲突的部分并没有谴责俄罗斯,这与去年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仅仅短短一年时间,公报内容发生如此巨大改变,究竟是为何呢?首先,各国在公报中没有对俄罗斯表示谴责,可能是因为中俄印三国在G20峰会上合作默契,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感到为难。今年的G20领导人峰会因中俄两国领导人的缺席而引发了西方国家的欣喜,他们急切地想要主导会议议程,并试图将俄乌问题的争议转嫁给其他发展中国家。
然而,印度对此态度不同。不久前,七国集团曾希望印度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参加G20会议,就像去年一样。但印度婉言谢绝了这一提议,表现出拒绝与泽连斯基接触的姿态,这决定了在起草本届G20联合声明时,莫迪政府会坚持要求该声明不仅代表美西方国家的立场,还要代表中俄两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立场。莫迪明确表示,这份声明不应只反映特定国家的意愿,而应反映各方共识。这表明印度采取强硬立场,与美西方国家对抗。
这种坚定立场意味着三方之间达成了某种共识,甚至可能私下通过外交途径进行了沟通。因此,莫迪政府清楚中俄两国的立场。为了不将印度推向对立面,美国不得不做出妥协,因此这次印度版本的G20公报对俄罗斯的谴责明显减少。与此同时,美印之间的分歧也开始显现。莫迪政府的行动表明,无论美国如何示好,美印两国并不会盲从。
其次,印度不再在公报中谴责俄罗斯,更多地是一种调整,因为俄乌冲突本质上不是国际问题,而是西方媒体故意夸大的地区冲突,其占据了世界舆论的主导地位。总而言之,作为经济论坛的G20峰会,不应关注地区间的军事冲突,这是理所当然的。相反,去年西方国家试图将军事议题引入经济组织,对组织原则构成违背,而印度现在试图修正这一情况,使其恢复正常。
这次G20峰会的联合声明在国际舞台上引发了巨大关注和争议,各方对其反应迥异。俄罗斯的满意与乌克兰的不满,反映了不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和利益。然而,这次公报的变化也反映了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时所采取的策略。未来,国际社会仍需密切关注G20峰会以及其中涉及的重要议题,以促进全球合作和和平稳定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