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日名将王铭章的四个子女:次子担任政协常委,幺儿成僧终生未婚

作者:老高

王铭章:一个忠诚的军人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段令所有中国人至今铭记的一个时期,即使时至今日,那些悲壮和惨烈也依旧无法抹平,谈及时还是带有伤痛和愤恨。这场抗战,是全民族的战争,无数的中国同胞在战争中付出鲜血和生命。

在这段历史中诞生了无数的英雄烈士,他们的鲜血筑起了中华的万里长城,让如今的中国统一完整。

在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战争中,有一场最为惨烈的战争,这次战争是中国抗战史上最大的一次胜利,也是最残酷的一次战争。这场战役就是台儿庄战役,而在这场战役中最让人扼腕叹息的就是带领部下死守阵地以身殉国的王铭章师长。

1938年3月,中日两军在山东滕县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川军122师的师长王铭章率领着与日军人数悬殊,装备严重落后的草鞋军队,抵抗着日军入侵,阻止了日军继续南下攻占徐州的打算。

王铭章在这场战争中与日军浴血奋战,最后壮烈牺牲,实现了他“城存则存、城亡则亡”的誓言。

由于敌人的猛烈火力,整个部队英勇牺牲。当时,西门的敌人继续压迫北方。

王铭章准备前往西关站继续指挥驻军,在一棵燃烧的柳树下,王铭章向孙将军发出了最后的一个信息:“……职忆委座成仁之训,及开封面谕嘉慰之词,决心死拼,以报国家,以报知遇,职王铭章叩铣。”

电报发出后,王明章下令摧毁该电台,与城外完全断绝了联系。

当王铭章走近电灯厂时,被西城门楼的敌人发现了。这时,一阵凶猛的机枪射击,王铭章被枪击了数枪,鲜血直流。他挣扎着跪下来,喊道:“杀呀!”他推开了急忙去救他的官兵说:“你们去和敌人战斗吧。别担心我。我死在这里很痛快!”

说完便壮烈牺牲,享年45岁。

王铭章将军的遗体被找到并运到徐州时,王铭章的军装上全是血迹,腹中一片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前来亲自为他守灵的李宗仁上将眼圈泛红,他脱下自己的将军服,让士兵为王铭章换上。到了1938年国民政府发出褒扬令,追赠王铭章为陆军上将。

1938 年 5 月,武汉各界组织了治丧委员会。因王铭章的几个子女最大的 13岁,最小的不满 1 岁,不能到汉口,故由王铭章之弟王少容赴汉口市商会参加治丧,并代表王铭章家属主持公祭典礼的答谢仪式。

王铭章离开四川时,子女都很小,在王铭章请缨奔赴抗战前线之前,王铭章回到新都的家里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说,他出川是为了打败侵略者,收复中国的领土。他嘱咐家人,在他走后一定要和睦相处好好生活,孩子们认真听话好好读书。

他在离开前立下遗嘱,如果他战死沙场,就将他这些年来,留下的工资储蓄,包括抚恤金,按需留下一部分用于支持家庭和子女的教育,其余都用作开办学校。全家人闻言当场大哭。

王铭章将军生前共有四个儿女,他和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周华裕养育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她为王铭章生下三个孩子,而身为女子她也投身政治,忙于工作的她把孩子送到自己母亲那里教养。

王铭章除了三个孩子外还和自己的第二任妻子叶亚华有一个儿子。几个孩子除了王道纲和母亲去了台湾,其余都留在大陆生活。

他的大儿子,叫王道鸿,王道鸿和他的父亲一样是一位有思想的进步青年,他娶了一位少将的女儿,但他的妻子体弱多病,最后因病去世。

妻子病逝之时王道鸿被下放山区教书,而自己的儿子因为母亲过世父亲又不在身边,只能跟随着外婆生活,不过好在七十年代的时候王道鸿总算回到了成都。

二儿子王道义的一生也很坎坷,在经历了许多磨难后,他到湖北定居,担任过自己所在市区的政协常委,他的境况比自己的哥哥要好上一些。

王铭章将军还有一个女儿,是他与周华裕所生,叫做王道洁,王道洁是王铭章的三女儿,也就是他与原配周华裕所生的女儿。以上这些孩子,都经历过艰难的时光,但后来也都走上了自己人生的正轨。

和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孩子叫做王道纲,在王铭章死后两人相依为命,叶亚华当时没有任何积蓄,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在战乱的年代讨生活,二人经历了无数的艰辛。

最艰难的时期是前往澳门探亲的时候,他们用光了身上的钱,他们两个离开大陆一路上早已用光身上的钱,这种境遇下他们尝尽了心酸,也遭受了无数的白眼。所幸有人将他们安排工作。

叶亚华女士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她年轻漂亮。她担任空军文学课程的讲师。

1985年,叶亚华一家迁回家乡新都。当时,王铭章将军的故居已不复存在,当地政府为了欢迎他们的归来将其重新修建。王铭章的牌匾也回到家乡,就挂在“铭章祠堂”客厅里,显示了王将军夫人对将军的深厚情谊。

另一方面,最小的儿子王道纲一辈子都没有结婚。他深入研究佛教。目前,他在台湾台北的新北寺中成僧。他每年都会回成都看望他父亲的陵墓。

89岁老人丢下拐杖对着墓碑深深三鞠躬

1949年,王道纲随母亲叶亚华前往台湾。他一心向佛,终生未娶。而王铭章的其他孙辈也大多退休散居在成都、重庆、湖北等地。

3月6日,王道纲乘坐飞机从台湾赶往成都。

他戴着黑色帽子,身着防寒服。腰身已经佝偻,拄着拐杖,一步步沿着小道石阶走上墓园。他称,以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也不知道还能再来看望父亲几次。

在亲人的搀扶下,他对着父亲的墓碑深深鞠躬,并献上鲜花。接着,他带领家人一同诵经祈福。寂静的墓园之中,诵经声久久回荡。

王道纲回忆说,父亲是一位慈父,但家教甚严。父亲去世时太早,许多事情早就记不太清了。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要求学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国文经典。”王道纲说,从这些经典中他们学习到了做人的基本态度、基本礼仪。“这些美德给我们从小就打下了基础,长大后也一直记住。”王道纲说。

王铭章的家人们讲究仁义礼智信,这是从小接受的教育。他们信奉“举头三尺有神明”。几个外孙在他的教导下,都很有出息。外孙女刘亚玲还曾担任过湖北赤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如今他们退休之后,都生活在重庆。

王铭章在出征之前,曾嘱咐家人:今后要“善视儿曹,以积年薪俸所蓄,酌留赡家及子女教育之资,余以建公益事业。”

他立下了“誓以必死报国”的决心,可没成想这一去真的不复返了。

在他殉国时,他的子女最小不满一岁,最大也只有13岁。抚养遗孤的周华裕和叶亚华决定遵从王铭章的遗愿,捐出田产613.6亩,所收租谷859.63石和1.2万银元抚恤金,建立私立铭章中学。这个学校后来发展成了新都一中。

王铭章将军英烈逝世后,受到全国各界的高度赞扬。国军追封他为将军。蒋公写下了“死重泰山”这个词,并把它交给了他的家人,发送治丧费2万元,用上等的棺材装裹。李宗仁将军亲自扶灵,在沿途各地举行了盛大的悼念活动。

后来小儿子回忆说,王铭章将军的遗体回到家乡新都后,棺材后面有一个透明的盒子。箱子里有一个木头人,他死的时候穿着将军的军装,身上有七个血迹斑斑的弹孔。

总结

岁月荏苒,滕县早已变样,那些战争的留下的面目全非都被覆盖,看不出战争的痕迹,但滕县人民没有忘记王铭章,没有忘记川军。大坞镇建有王铭章的铜像,还建了一座滕县保卫战展馆。

展馆里用油画展现了当年川军誓死保卫滕县的一个个战斗场面,一件件珍贵文物讲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王铭章在滕县保卫战中牺牲后,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亲题挽联,蒋介石亲笔题写了 3 块牌匾,可见他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台儿庄大捷是中国军队继平型关大捷之后的又一重大胜利。这场以台儿庄为中心的伟大而悲剧性的战争发生在辽阔的鲁南地区。一个多月,近三万敌军被歼灭,这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次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威严的崛起。

十四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帝战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十四年抗战,中国人民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将军已经去世几十个年头了,但是这个英雄故事永远会流传下去,他代表的意义离我们很近,激励我们思考如何在生活的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在现在和将来,在滕州和成都,无数年轻一代的后辈会被王铭章将军的爱国精神感染。

我们将继续续写我们的繁荣时代,我们的祖先虽无法看到,但势必会为此自豪。在这个盛世,我们同样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但与过去不同的是,中国再也不是任人宰割鱼肉了。

抗日名将王铭章的四个子女:次子担任政协常委,幺儿成僧终生未婚
抗日名将王铭章的四个子女:次子担任政协常委,幺儿成僧终生未婚
抗日名将王铭章的四个子女:次子担任政协常委,幺儿成僧终生未婚
抗日名将王铭章的四个子女:次子担任政协常委,幺儿成僧终生未婚
抗日名将王铭章的四个子女:次子担任政协常委,幺儿成僧终生未婚
抗日名将王铭章的四个子女:次子担任政协常委,幺儿成僧终生未婚
抗日名将王铭章的四个子女:次子担任政协常委,幺儿成僧终生未婚
抗日名将王铭章的四个子女:次子担任政协常委,幺儿成僧终生未婚
抗日名将王铭章的四个子女:次子担任政协常委,幺儿成僧终生未婚
抗日名将王铭章的四个子女:次子担任政协常委,幺儿成僧终生未婚
抗日名将王铭章的四个子女:次子担任政协常委,幺儿成僧终生未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