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村民搭浮桥被判刑”事件:犯了哪门子法一家18人获刑是否过重?

作者:你的背后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搬运必究!

近期,一起关于吉林村民因搭浮桥收费而被判刑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这个事件引发了众多疑问和争议。为了解决这些疑问,我们将回顾这一事件的经过,并探讨其中的关键问题。

黄德义是吉林白城市洮南市瓦房镇振林村的村民,他的家族以摆渡为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黄德义和他的三哥出资4000元,自己制造了浮桥,以便居民们过河。他们的过桥费标准是小车5元,大车10元,但基本上只有愿意支付的人才会被收费,而其他过路人通常不会被要求交费。

“村民搭浮桥被判刑”事件:犯了哪门子法一家18人获刑是否过重?

然而,2018年10月,洮南市水利局以非法建桥为由处罚黄德义,并要求他拆除浮桥。一年后,当地法院判定黄德义等18人犯有寻衅滋事罪,分别被判刑,但全部适用缓刑。黄德义不服判决,提出申诉。

问题一:修桥铺路,到底犯了哪门子法?

法院认定黄德义等18人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理由是他们搭建浮桥,设立收费标准,并拦截过往车辆收取过桥费,总计达到52950元。法院认为,这种行为破坏了社会秩序,构成了寻衅滋事罪。

“村民搭浮桥被判刑”事件:犯了哪门子法一家18人获刑是否过重?

然而,一些法学专家和律师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即使黄德义等人收费,也不应构成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最多应该受到行政处罚,而不是刑事处罚。北京市地平线律师事务所的胡永平指出,刑法的追究应该基于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而如果没有社会危害性,就应该考虑采取更温和的行政处罚和批评教育手段。

“村民搭浮桥被判刑”事件:犯了哪门子法一家18人获刑是否过重?

问题二:当地称执法有据,为何仍广受争议?

尽管当地政府部门声称执法有据,但这并没有平息争议。一些人认为,事件的处罚结果与人们的朴素认知相冲突。从法律角度看,个人修桥需要经过批准,不得私自建设,但在很多人看来,修桥铺路是一种善举。黄德义等人并没有强制他人交费,甚至在法院退还了收取的过桥费后,黄德义还将其中的2万元退给了付费者,因为他们认为浮桥确实为他们提供了便利。

“村民搭浮桥被判刑”事件:犯了哪门子法一家18人获刑是否过重?

问题三:除孩子外一家18人被判刑,处理是否过重?

黄德义一家共有18人被判刑,这引发了广泛的质疑。黄德义表示,除了他家的五岁孩子,其他家庭成员都被判刑。这对他的家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黄德义失去了教师工作,不得不靠打零工来维持生计。刑法专家罗翔强调,司法不应该让积善之家承受过多的负担,否则就背离了人们的常识和道义。

问题四:浮桥拆除多绕行70公里,如何解决村民过河问题?

浮桥被拆除后,当地居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前往河对岸变得更加不便,需要绕行70公里,而这不仅浪费时间,还增加了油费开支。尽管当地政府表示计划在振林村附近搭建一座便民桥,但这个项目需要时间才能完成。

问题五:浮桥拆后有村民冒险涉水过河,如果防止溺亡?

一些村民在浮桥被拆除后尝试继续涉水过河,但由于水流湍急,发生了危险的情况。据报道,有村民甚至因涉水渡河而溺亡。这引发了对如何保护村民安全的担忧。

总结:这起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涉及了法律、道德和社会公平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虽然当地政府已经采取措施解决部分问题,但事件的根本问题仍然需要深入反思和解决。希望在未来的审查中,能够找到更合理和公正的解决方案,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让社会秩序更加和谐。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