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知进退,为世所鄙”的张尧佐

作者:长弓揽明月

宋仁宗共有三位皇后,分别是先废后复、英年早逝的郭皇后、曹彬的孙女曹皇后和死后被追封的张皇后。

公元1024年,崇仪副使郭允恭的次女郭氏与已故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同时入宫,仁宗见张氏美貌,便想立其为皇后,可刘太后却喜欢郭氏,力主郭氏为皇后,张氏被封为才人。

公元1028年,张才人晋升为美人,五日后病逝。而郭皇后则在刘太后的支持下,恃宠而骄,妒忌跋扈,派人监视宋仁宗,不允许宋仁宗与其他妃嫔亲近。

“不知进退,为世所鄙”的张尧佐

郭皇后

公元1033年,刘太后去世,宋仁宗立即疏远郭皇后,专宠貌美可爱的尚充仪和杨美人,并追封已经死去五年的张美人为后,郭皇后醋意大发,多次登门,破口大骂。

这天,尚充仪向宋仁宗诉说郭皇后的不是,恰逢郭皇后登门,二人再起争执,郭皇后举手扇向尚充仪,宋仁宗连忙上前阻止,可郭皇后收势不住,一巴掌打在了宋仁宗的脖子上,宋仁宗龙颜大怒,声称要废黜郭皇后。

曾因郭皇后进谗言而被罢相的宰相吕夷简听说郭皇后误打宋仁宗,心中窃喜,怂恿谏官进言,奏疏中说:“后立已有九年,尚无子,义当废。”意思是说:郭氏被立为皇后已有九年,却生不出儿子,理应被废黜!

朝堂之上,吕夷简认为郭皇后该废,可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孔道辅与谏官孙祖德、范仲淹等人极力劝阻,他们认为:“皇后不可废,宜早息此议,不可使之外传。”

公元1033年11月,宋仁宗颁布废后诏书,诏书中说:“郭皇后以无子愿入道观,特封其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别居长宁宫以养。” 孔道辅、孙祖德、范仲淹等人再次反对,结果俱被贬斥。

公元1034年8月,宋仁宗再次下诏,历数郭净妃的过错,命其出居瑶华宫。同年9月,册立曹彬的孙女曹氏为皇后。10月,赐郭净妃法号:金庭教主、冲静元师。

此后,宋仁宗曾密召郭净妃回宫,郭净妃说:“如果再次召见,必须由百官立班上册才行。”可当时曹氏已被立为皇后,宋仁宗无法满足她的要求。公元1035年,郭净妃患病,宋仁宗派吕夷简的好友阎文应带御医前去诊治,阎文应故意拖延,致使郭净妃暴死,年仅二十四岁。

“不知进退,为世所鄙”的张尧佐

温成张皇后

公元1041年,进士张尧封之女张氏因姿色明艳,生性乖巧,多才多艺,聪明伶俐,被宋仁宗封为清河郡君,同年晋封为才人,后升为修媛,为宋仁宗陆续生下三女,分别是:邓国公主、镇国公主和唐国公主。

公元1043年,镇国公主早夭,张修媛悲痛万分,对宋仁宗说:“妾姿薄,不胜宠名,愿为美人。”宋仁宗准奏,将其降为美人,可荣宠不衰。公元1048年,张美人被封为贵妃,距皇后仅一步之遥。

张贵妃的父亲张尧封,曾任石州推官,早年病故,母亲曹氏本想带着女儿投奔张尧封的哥哥张尧佐,可张尧佐却以路远为由拒绝收留。曹氏无奈,只好领着女儿进入齐国大长公主府以歌舞为生,张贵妃八岁时,被大齐国长公主送入宫中,由宫女贾氏抚养,后得宠于宋仁宗。

按理说,张贵妃对伯父张尧佐理应心怀不满,可张贵妃却对张尧佐的仕途格外关心,在宋仁宗面前屡次推荐张尧佐,这又是为什么呢?

张尧佐,是张贵妃的伯父,进士出身,历任宪州、筠州推官,掌管推勾狱讼之事。后改任大理寺丞、汜水知县,又升为殿中丞、犀浦知县,后升任开州知州,回京被授予判登闻鼓院。

如果按部就班,明政事、通刑律的张尧佐必会有一番成就,可恰恰是因为张贵妃的关系,使张尧佐走到了文武群臣的对立面,成为了依靠外戚身份步步登高的反面教材。

张尧佐回京之时,张贵妃还仅是修媛,为提升门第,抬高自己,她诉请宋仁宗,希望提升张尧佐出任开封府推官。谏官余靖上疏说:“张尧佐不应提拔太快。”可宋仁宗不听,将张尧佐升为三司户部判官、天章阁待制、吏部流内铨、迁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加官为龙图阁直学士,升给事中、端明殿学士,还任命其为三司使,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

“不知进退,为世所鄙”的张尧佐

包拯

谏官包拯、陈升之、吴奎等人上书说:“近年,地震频发、黄河泛滥,都是小人当道所致。张尧佐主持大计,诸路苦于索求无厌,致使内帑受扰,法制凋敝。臣等认为,亲昵之私,圣人虽不能免,但定能处理妥当。”宋仁宗准奏,改任张尧佐为户部侍郎,可不久后,又任命其为淮康军节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还赐其两子进士出身。

包拯等人再次上书说:“陛下重用张尧佐,过错不在陛下,而在女宠、宠臣和执政。陛下应大义决断,立刻追夺张尧佐的官职。若万不得已,宣徽、节度可二选其一,唯有如此,才合乎天意,顺应人情。”可宋仁宗不准。

公元1049年,宋仁宗开科取士,京城中人,都认为今科状元非鄂州士子冯京莫属,因为此人曾在在乡试、会试中两夺头名。张尧佐见猎心喜,遂将冯京请到家中,赠以金腰带,并要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冯京,可冯京不愿与张尧佐同流合污,“笑而不视,力辞。”

“不知进退,为世所鄙”的张尧佐

冯京

张尧佐恼羞成怒,发动部属,联络考官,准备在殿试时让冯京落榜。冯京预感危机将至,便将自己的名字前面两点后移,冯京成了“马凉”。发榜之日,张尧佐突然发现:人群中走出来的状元不是别人,正是化名马凉的冯京,这就是谚语“误把冯京当马凉”的出处。

鉴于民意汹汹和群臣反对,宋仁宗终于下诏,罢免张尧佐三司使之职,不久后,再以宣徽使出任河阳通判,后被召回京,改镇天平军,去世后被赠为太师。

公元1054年,张贵妃暴病身亡,时年三十一岁。宋仁宗悲痛不已,辍朝七日,准备以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因曹皇后在位,群臣反对,宋仁宗一意孤行,宣布追封张贵妃为皇后,全谥为:温成皇后。追赠温成皇后的父亲张尧封为清河郡王,母亲曹氏为齐国夫人。张尧佐之子张山甫,后出任引进副使、枢密副都承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