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黑格尔的哲学语境

文章参考:弗雷德里克·贝瑟(F·贝瑟的黑格尔)

书籍介绍

本书是当代黑格尔哲学权威弗雷德里克·贝塞尔(Frederic Besser)撰写的一篇全面导言,总结了自己在黑格尔哲学的岁月,于2005年以英文出版,2019年以中文译本出版,是黑格尔近年来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

本书首先讨论了黑格尔思想的哲学背景,然后在黑格尔形而上学的基础上,对他的认识论基础、社会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等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讨论。贝塞尔的书,用非常清晰和精致的语言,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介绍了晦涩难懂的黑格尔哲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是进入黑格尔世界的最佳指南之一。有鉴于此,本公众号将使用几篇文章将贝塞尔的书介绍给该章。

黑格尔的哲学语境

黑格尔(1770-1831)

在哲学史上,康德和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也译为"德国概念")的创始人和收集者,是那些研究哲学的人的不可解的人物,一种理论是,他们以前的两种哲学都与他们走到了一起,追随他们的哲学都从他们身上流淌出来, 这表明了它们在哲学史上的重要性。

根据贝济耶的理解,黑格尔后来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现象学和分析哲学——都源于对黑格尔理论的反应",这意味着对于任何当前的思想潮流,意识形态资源都可以从黑格尔那里汲取。因此,理解黑格尔的哲学对任何哲学领域的学者来说都是一项有用的工作。

但困难恰恰在于黑格尔的哲学晦涩难懂,他的著作有时在字里行间盘旋,很难绕开。面对这样的问题,贝塞尔认为,要理解黑格尔,首先要了解黑格尔的哲学背景,即黑格尔时代的哲学问题和文化背景。

黑格尔的哲学语境

黑格尔

弗雷德里克.贝塞尔报道

翻译:王志宏、蒋有福

中国出版社2019年6月

01

哲学问题

18-19世纪之前西方思想圈的主题是"启蒙运动",它建立了理性的权威,但是当"启蒙运动"在18世纪进入德国时,随着哈曼,海德和康德的思想,"启蒙运动""理性权威"的建立步履蹒跚,P51-81带来了"反原教旨主义,泛神论论证,虚无主义,历史主义, 以及"摧毁理性信念"的理论实践之争。[1] P26

反原教旨主义

反原教旨主义源于对莱因霍尔德和费希特致力于用原教旨主义完善康德哲学的承诺的怀疑,质疑可以基于原始的不言而喻的第一原则的哲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浪漫主义,正如小施莱格尔坚持"哲学应该从中间开始"。[3] P24 在反原教旨主义看来,通过第一原则进行推理的完整哲学体系"只是被设想为监管理想,被设想为我们可以接近但绝不能通过无限努力实现的目标"。[1] P28

02

泛神论

在启蒙运动看来,理性的权威足以支持我们的道德基础和宗教信仰,但在雅各比和门德尔松的"泛神论辩论"之后,理性被认为是"不支持,但会破坏道德和宗教",所以雅各比转向了非理性信仰的飞跃。黑格尔要做的,就是在雅可比对理性的强烈怀疑中重建理性,完成他的道德和宗教论证。

黑格尔的哲学语境

康德和黑格尔之间

德特.亨里希报道

乐小军 翻译

商务新闻 2020年7月

03

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这个词通过雅各比对费希特哲学的批评,成为当时对哲学的挑战之一。众所周知,福西特把"自我"作为自己哲学的第一原则,所有的知识,无论是理论的还是实践的,都在"自我"中,这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超越自我,什么都不存在",而所有的价值、信仰、宗教信仰、道德规范在"自我"面前都要经历怀疑,从而陷入"虚无主义"的深渊, 因此,雅各布手下的"虚无主义"不仅是基督教信仰缺乏道德危机。它还包含对我们所有信仰的根本怀疑主义挑战"。[1] P32-33

04

历史主义的兴起

霍尔德发起的历史主义认为,任何文化的信仰、实践、制度和规律都是基于其独特的经济、社会、地理和其他环境,换句话说,这些价值原则似乎普遍是永恒的,"一旦我们把它们放在它们的背景下,看看它们是如何在历史上出现的,它们就会表明它们是特殊时期特殊文化的产物;

[1] P34 这种思维趋势是对被公认为普遍永恒的理性权威的深刻打击,因为历史主义意味着没有一个价值是普遍和永恒的。这种理解看似合理,但也等于说我们所拥有的观念是相对的,即历史主义蕴含着相对主义的危险,很容易滑入怀疑主义甚至虚无主义的深渊。

05

理论与实践之争

"理论实践"辩论的导火索是法国大革命。从法国大革命之初,启蒙思想家们似乎就通过理性演绎宣扬"自由、平等、博爱"这些价值观,来推动法国大革命,也就是说,这种思想在现实中见证了自己的结果,它"不仅诠释了世界,也改变了世界",法国大革命是"哲学的实际成功", 而这种成功部分是由于原因。但在法国大革命的后半段,"哲学家越是试图将理性的宪法强加给法国,法国就越陷入流血、混乱和恐怖"。[1] P35

前后时期的这种对比,说明理性与实践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分离,如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也成为黑格尔的时代去面对的问题。

黑格尔的哲学语境

浪漫主义的根源

以赛亚.伯林报道

陆亮,洪丽媛,孙毅翻译

翻译森林出版社2011年1月版

浪漫文化背景

正如迪特尔·亨里希在关于康德和黑格尔概念的演讲中,把"自由"视为康德哲学体系的基石,并以"自由"为指导,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康德的哲学,在贝齐尔的《黑格尔》中,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在其时代环境中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它有一定的目的理论,即"善"。

所谓"最好"是"关心生命的终极价值,其实是关心生命本身的目的",它关心的是"人性的规定",它的内涵在于"生命的统一",在于我们"各方面的和谐"的存在。[1] P41-42对于18世纪末德国古典学术复兴而出现的浪漫主义者来说是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如果我们想理解黑格尔的"最好"概念,我们需要了解浪漫主义学派中"最佳"的伦理,政治和宗教表现形式。

伦理理想

浪漫主义的伦理理想更多的是关于"自我"的要求,而"善"的伦理理想表现为"普遍性、统一性和个性"。"普遍性"的概念意味着,我们作为人类不仅是理性的或感性的,而且有许多方面是任何一方都不能单方面强调的;"统一"意味着我们应该把我们所有的能力,无论是情感的、理性的还是其他的,塑造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个性"的概念看到了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的差异,因此要求每个人塑造一切,除了一个整体。它还应该突出自己独特的方面,就像"每件艺术品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的表达",P45的个性也应该体现在每个人的独特方面。但是,我们还是要注意的是,黑格尔要做的就是重建理性,而浪漫主义者强调,他们不能片面偏袒任何一方,所以这构成了黑格尔哲学与浪漫主义的区别,如何继承浪漫主义的思想遗产并超越它,是黑格尔面临的一个问题。

黑格尔的哲学语境

浪漫法则

弗雷德里克.贝泽尔报道

黄江、韩超翻译

中国出版社2019年4月

政治理想

自启蒙运动以来,"自由"的概念已经深入欧洲国家,但由此产生的问题相当严重,最能反映其对这一事件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是法国大革命。作为对启蒙运动的反思,浪漫主义者还将"自由"概念的负面影响的补救措施纳入了后来的浪漫主义派对中,他们以古希腊和罗马共和国为理想的政治模式。

因此,他们"强调历史连续性的重要性,国家内独立群体的作用,混合宪政的价值以及核心统治者(君主)的重要性"。[1] P48 这也是黑格尔继承的。因此,"最好的"在政治上是"实现古代社会的理想和现代自由的结合",这也是黑格尔和浪漫主义者共有的政治理想。

宗教理想

与过去在"最佳"理想的另一边实现的宗教理想相反,浪漫主义者认为,"最好"的理想应该在今生实现,而不是在另一边",因此这种宗教理想完全是"内在的",并坚持传统的"无限""概念内在方式被解释为一个整体的宇宙, 斯宾塞努力将宗教内化和合理化,他的格言"上帝就是自然""将上帝等同于自然的无限性"[1]P51解决了理性与信仰之间的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那么:"斯宾诺莎的神是自然的全部,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由于我们都是无限实体的唯一不同风格,我们只需反思自己,就可以发现我们中间的神圣。"[1]P52

这种被认为是泛神论的斯宾诺莎主义对应于前面提到的"泛神论辩论",换句话说,浪漫主义者和黑格尔从斯宾诺莎那里找到了"泛神论辩论"的答案。因此,斯宾诺莎的"内在"宗教思想资源也成为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源泉之一。

小结

在贝齐尔看来,黑格尔生活在一个经历过启蒙和反思的时代,人们看到了启蒙运动带来的进步、革命的一面,也看到了启蒙运动对道德、信仰等原始信仰的维护对维持社会生活秩序具有破坏力,相反,通过浪漫主义的政党启蒙反思、理性、客观真理等被视为普世价值的贵贵,不再具有普遍性, 面对破坏力带来的启蒙,他们希望用艺术、文学和历史来重建。"人的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陷入"审美虚无主义"或"诗意虚无主义",导致忽视现实的弊端。

因此,黑格尔要做的就是吸收过去思想积极的一面,同时为这些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在继承前人的思想遗产中,找到一条两者融合、融合的中间道路。这是黑格尔哲学所基于的哲学背景,也是帮助我们理解黑格尔思想的时代环境基础。

引用:

弗雷德里克·贝塞尔。黑格尔(M) .王志宏,江友福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9.

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 . . .陆亮、洪丽源、孙毅翻译。南京: 翻译森林出版社, 2011.

(俄罗斯)加比托娃。德国浪漫主义哲学。王念宁翻译。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D) 吕迪格·萨夫兰斯基。荣耀与丑闻:对德国浪漫主义的反思。魏茂平翻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D) 德特·亨里希。康德和黑格尔之间 - 关于德国概念的讲座。乐小军翻译。北京: 经济出版社, 2013.

作者介绍

弗雷德里克·贝泽(Frederick Beiser)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世界德国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权威学者,也是特林研究权威曼弗雷德·弗兰克(Manfred Frank)的密友和克星,擅长在锡拉丘兹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工作,擅长思想史的攀登梳子。

早年在牛津大学时,他被黑格尔专家查尔斯·泰勒和概念历史学家以赛亚·柏林所吸引,并凭借他的《理性的命运:从康德到费希特的德国哲学的命运》(《从康德到费希特的哲学的命运》,哈佛大学出版社,1987年)获得了托马斯·威尔逊年度图书奖。他分别于1993年和1996年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黑格尔的剑桥伴侣》(剑桥大学出版社)和《德国浪漫主义者的早期政治著作》的汇编。剑桥大学出版社,1996年)。

随后,《浪漫的当务之急》成为英美社区对欧洲德国浪漫主义研究的系统性回应的枢纽,全面刷新了英国学术界的浪漫主义研究视野,随后出版了多本关于现代德国思想史的书籍,并于2015年被授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勋章。

注:作者的介绍引自:

https://m.douban.com/book/subject/30422628/

黑格尔的哲学语境
黑格尔的哲学语境

注册加入philontier的常驻作者团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