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斯克首个脑机接口人体试验开始招募受试者

作者: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科技战略

美韩发布第23次综合防务对话联合声明

据美国防部9月18日消息,美韩国防部在首尔举行第23次美韩综合防务对话(KIDD)并发布联合声明。双方重申“朝鲜完全无核化”的共同目标,承诺加强联合防御态势和能力,保卫韩国并遏制半岛冲突;评估朝鲜运载系统及核系统发展情况,对此作出密切、协调的双边反应;认可“乙支自由护盾2023”联合演习及“勇士之盾”野战训练演习效果,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联合演练,应对朝鲜半岛快速变化的安全环境;加强国防科技领域的联合研发,增强供应链弹性,深化两国国防工业基地联系;推动反导联合工作组启动联合研究,制定全面反导战略;美韩军队还将通过核磋商小组共同执行常规核一体化的工作。美韩领导人认为,第23次KIDD对于重申美韩凝聚力、加强美韩协调、强化联合防御态势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次中欧数字领域高层对话举行,深入探讨数字政策和关键技术问题

据欧盟9月18日消息,第二次中欧数字领域高层对话在京举行。双方就数字政策和关键技术、人工智能(AI)、信息通信技术(ICT)标准、研究与创新、数据跨境流动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欧盟委员会介绍其《数字服务法》《数字市场法》等数据监管新法案、公布《人工智能法》的最新进展、重申ICT标准的全球性和互操作性并阐述欧洲经济安全战略背景下的去风险方法;中方分享了其在数字领域的最新政策和实践动态。下一步双方将恢复中欧信息通信技术对话,继续进行技术层面的讨论。

德国内政部正计划强制电信运营商在5G网络中减少使用华为和中兴设备

据路透社9月20日消息,德国一位政府官员表示,德国内政部正计划强制电信运营商在其5G网络中减少使用华为和中兴的设备,此前的一项审查凸显了对中国供应商的过度依赖。该官员称,内政部设计了分阶段实施方式,将要求运营商在2026年前在其5G核心网络中移除所有来自中国供应商的关键部件。

马斯克首个脑机接口人体试验开始招募受试者

据 Neuralink 官网9月19日消息,“精确机器人植入脑机接口”(PRIME)研究已获独立的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第一家医院开始招募首次人体临床试验的参与者。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于今年5月批准Neuralink 研发的完全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设备试验用器械豁免权限。PRIME研究是一项针对脑机接口(BCI)的医疗设备试验,旨在评估 Neuralink 开发的N1植入物和手术机器人(R1 机器人)的安全性,并评估N1 user App(一款 BCI 软件)在用于瘫痪患者控制外部设备方面的安全性和初步有效性。在试验中,R1机器人将通过手术将N1植入物的超细且灵活的线放置在控制运动意图的大脑区域中。N1 植入物通过分布在 64 个线程上的 1024 个电极记录神经活动,每一根电极都比人的头发丝细,植入后是隐形的。N1 user App 能解码来自N1 植入物的神经信息,分析参与者的运动意图,并将其连接到电脑。此项研究需要大约6年时间完成。

信息

美国议员敦促芯片行业组织减少对华投资

据路透社9月19日消息,美国众议院中国事务特设委员会主席迈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计划会见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表达对美国投资中国芯片行业的担忧。加拉格尔认为,美国2022年10月颁布的半导体禁令应该收紧,涵盖成熟制程芯片。消息人士称,加拉格尔还打算与SIA讨论减少可能发送到中国的半导体制造设备的数量,以及探讨美国对中国芯片公司的投资。英特尔、高通和其他公司都拥有投资中国科技公司的风险投资部门。

美国初创公司SambaNova Systems推出新型AI芯片

据路透社9月19日消息,美国初创公司SambaNova Systems推出新型人工智能(AI)芯片SN40L。该芯片专门为运行企业应用程序的大型语言模型而构建,其设计目标是能承载ChatGPT高级版本两倍容量以上的大模型。SN40L芯片能够为5万亿个参数的模型提供动力,并包含两种高级形式的内存。SambaNova Systems公司表示,其硬件组合使客户能够运行更大的人工智能模型,而无需牺牲尺寸来换取准确性。台积电公司是SN40L芯片的制造商。

美国微软公司AI研究人员曾意外暴露38TB内部数据

据TechCrunch网9月18日消息,云安全初创公司Wiz表示,它发现微软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在GitHub上发布开源训练数据时,意外暴露了38TB的敏感数据,包括私钥和密码。这些数据包括几名微软员工个人电脑的个人备份以及大量的敏感个人数据。泄露的信息还包括微软服务的密码、密钥以及来自数百名微软员工的3万多条内部Microsoft Teams消息。Wiz公司于6月22日向微软通报了数据泄露事件。微软表示,它于8月16日完成了对潜在组织影响的调查,称没有客户数据被窃取,也没有其他内部服务因为此次事件面临风险。

美国IBM公司计划到2026年底培训200万AI行业人才

据品玩网9月19日消息,美国IBM公司承诺在2026年底前培训200万名人工智能(AI)行业人才。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这一目标,IBM正在扩大与全球大学的AI教育专业合作。IBM表示将与合作伙伴合作,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人工智能培训,并通过IBM SkillsBuild推出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课程。这将扩展IBM现有的项目和职业建设平台,为人工智能教育和紧缺技术岗位提供更多机会。根据IBM商业价值研究院进行的一项全球研究,在未来3年内,实施AI和自动化将需要40%的劳动力重新掌握技能,其中大部分是初级职位。

生物

中国研究团队鉴定出20种人类溢出高风险冠状病毒,全面评估疫情风险

据生命科学前沿公众号9月20日消息,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对所有已知的α和β冠状病毒物种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确定了20种具有人类溢出风险高的冠状病毒列表,或为未来爆发的病原体。该研究还确定了重要的人畜共患来源,包括天然宿主蝙蝠和啮齿动物,并建立了快速、灵敏的血清学工具,可用于主动监测这些高风险冠状病毒物种。此项研究为未来的冠状病毒疾病防范提供了理论或实践基础。

中外科研团队开发出昆虫野外监测3D打印装置,可高质量保存DNA

据besjournals官网9月17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韩国首尔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和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3D打印的可长期高质量保存DNA的昆虫野外监测装置WET。该装置设计为可放置筛网的双层瓶,可阻止水分、花瓣等杂质以及大型昆虫进入,避免目标样本DNA被破坏或保存溶液被稀释或污染,使收获昆虫标本具有更高的完整性和DNA质量。该成果为昆虫多样性监测提供了更具实用性的飞行阻隔器工具,有助于对地区昆虫时空变化规律、分布格局与进化机制进行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

浙大和碳硅智慧开发出基于蛋白口袋的3D分子生成模型ResGen,速度提高约8倍且成功率更高

据ScienceAI9月18日消息,浙江大学和碳硅智慧的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蛋白口袋的3D分子生成模型ResGen,不仅适用于药物从头设计还支持基于片段的分子生成。该模型基于自回归模型和多尺度建模技术,在保证生成分子多样性的同时,可生成具有较好结合亲和力、且具有合理蛋白-配体结合姿势的分子,且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比现有最先进的方法快大约八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期刊。

美国科研团队开发出双向导RNA切割工具,或成治愈艾滋病的有效手段

据Nature网9月6日消息,美国Excision公司开发出用于治疗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新型疗法EBT-101,或成为治愈艾滋病的有效手段。该团队将针对于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的特异性CRISPR-Cas9基因编辑构建体EBT-001包装到腺相关病毒(AAV9)载体中,其中包含双向导RNA,可同时靶向SIV或HIV基因组内三个不同位点的,从而切除大部分艾滋病毒基因组。实验表明该疗法在所有剂量水平下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且无脱靶效应及异常病理学特征,相关临床试验将于2025年结束。该疗法可能针对艾滋病毒实现“功能性治愈”,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病毒逃逸,已于7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快速通道认定。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Gene Therapy期刊。

谷歌DeepMind开发出新AI模型预测基因“错义突变”,有望解决人类遗传学难题

据Science官网9月19日消息,谷歌DeepMind科研团队通过优化AlphaFold提出了AlphaMissense模型,可预测错义变异的致病性,有望解决人类遗传学难题。该模型预测了19233种人类蛋白质中2.16亿个可能的单个氨基酸变化的致病性,得到了7100万个错义变异结果,同时预测出在89%的错义变异中57%可能是良性的,32%可能是致病的,为人类基因组中的错义变异提供可信的临床意义,相较变异效应预测器等现有类似工具,具有更优越的性能。该模型加速了对错义变异影响蛋白质功能的理解,有助于发现致病基因,并提高罕见遗传疾病的诊断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期刊。

能源

美国能源部发布新“商业起飞之路”系列报告

据情境科技9月19日消息,美国能源部(DOE)发布新“商业起飞之路”(Liftoff)系列报告,关注工业脱碳和实施虚拟发电厂(VPP)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强调加速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性,旨在为私营部门和其他行业合作伙伴提供以参与为导向的技术部署指导。本系列发布了三份工业脱碳提升报告,聚焦八个重点工业部门,分别是化工、炼油、钢铁、食品和饮料加工、纸浆和造纸、水泥、铝和玻璃。报告提出4项主要发现,一是高碳工业正面临关键拐点,社会聚焦加速深度脱碳,这是美国工业界和能源部都不能错过的重要时刻;二是美国工业普遍落后于净零目标,不过,行业内部署工业脱碳解决方案的势头正在增强;三是美国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为推动工业脱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早期的私营部门推动者正在兴起;四是要实现有意义的减排可能需要高达110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各行业在领导力和技术方面也需要大胆进行转型。此外,美国能源部还发布了一份虚拟电厂报告,指出美国虚拟发电厂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发展虚拟发电厂需要可扩展的模型、监管支持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广泛联盟;到2030年,若能将虚拟发电厂的规模增加两倍,可以扩大美国电网支持快速电气化的能力,同时每年降低100亿美元的电网成本。

卢旺达拟建设Dual Fluid核反应堆

据小堆观察9月19日消息,卢旺达原子能委员会(RAEB)与Dual Fluid签署协议,在卢旺达合作开发Dual Fluid核反应堆。示范反应堆预计将于2026年投入运行。Dual Fluid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加拿大-德国核能公司,该公司表示正在研发使用两种循环流体的“全新型式核能反应堆”,其中一种是液体燃料,另一种是铅冷却剂。该公司表示,该概念提供的高效率,被描述为“第五代”反应堆,可以“指数级”提高反应堆性能。

全球地热领域首项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据人民日报9月17日消息,国际地热协会(IGA)面向全球正式发布《中国地热供暖推荐做法》行业标准。这是全球地热领域发布的第一项行业标准,对推动全球地热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地热供暖推荐做法》以中国地热供暖实践为参照,基于地热能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型制定,给出了中低温水热型地热供暖的推荐做法,包括地热资源评价、热负荷计算、开采方案设计、钻完井工程、供热工程、监测与控制等6部分内容,为这一产业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标准参照。这项标准由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共同研究制定。

海洋

东盟首次举行海上联合演习

据环球网9月20日消息,东盟国家军队首次海上联合演习19日在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展开。此次演习名为“纳土纳东盟团结演习”,在马六甲海峡东部的巴淡岛附近展开,将持续到23日。据报道,参演国家除了今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尼,还包括缅甸、文莱、柬埔寨、菲律宾、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这9个成员国。

美国海军两艘无人艇现身日本横须贺基地

据环球网9月20日消息,美国海军两艘高度保密的无人舰艇——“水手”号和“游骑兵”号出现在驻日美军第七舰队所在的横须贺基地。印度《欧亚时报》称,尽管美国在日本有许多军事基地,驻扎在横须贺的“里根”号还是美国唯一前沿部署的航母,但美军无人舰艇在该地区的出现并不常见。此前,美军这些无人舰艇主要在本土和夏威夷海域进行测试。

航空

美空军表示“协同作战飞机”项目采办将采用长期竞争模式

据全球航空资讯9月20日消息,美空军战斗机和先进飞机项目执行官戴尔·怀特表示,空军希望尽可能地保持“协同作战飞机”(CCA)项目的长期竞争,但最终会选择一家承包商,将胜出的要素集成到战斗系统中,而非由政府进行集成。美空军计划从2024至2028财年为“协同作战飞机”投入58亿美元,目标是到2030年部署至少1000架无人驾驶飞机,目前尚未宣布发布提案或确定承包商的时间表和机制。美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透露,该项目将分两阶段开发,第一阶段为基本型,旨在快速实现飞行能力;第二阶段将更加复杂,将具备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

英国BAE公司探索用于军事用途的重型民用混合动力飞艇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9月19日消息,英国BAE公司和混合飞行器公司同意共同探索一种用于安全和国防应用的远程混合飞艇系统Airlander 10。Airlander 10可在空中停留5天,配备一系列有效载荷,包括计算、通信、监视和侦察系统。该系统可携带10吨有效载荷飞行约3704千米。混合飞行器公司表示,Airlander 10具备在海上、沿海和陆地区域执行任务的能力,可为远征作战提供支持。

美诺格公司推出“战斗1号”集成指挥控制能力概念

据国防科技要闻9月19日消息,美诺格公司表示,正在开发“战斗1号”(Battle One)多国、多域指挥控制能力概念。该概念以诺格公司空空导弹防御一体化作战指挥系统(IBCS)为核心,旨在跨域、跨国形成集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指控能力。诺格公司表示,该系统将基于人工智能机技术集成所有传感器和武器,通过智能化评估威胁,匹配最优武器和拦截器协助操作员进行反击。

美空军将在帕劳部署“战术多任务超视距雷达”,以填补印太地区监视空白

据国防科技要闻9月19日消息,美空军将在帕劳部署“战术多任务超视距雷达”(TACMOR),以填补印太地区监视空白。美空军将在2024财年为TACMOR项目申请500万美元,届时该项目自2022财年以来的开发总支出将达到8300万美元。同时,美空军计划在2024财年第2季度发布TACMOR招标书。

欧洲将启动“协同任务响应式电子攻击”计划,保护友军飞机免受导弹袭击

据道达智库9月20日消息,由西班牙英德拉公司(Indra)领导的欧洲公司联盟将启动欧盟电子战项目“协同任务响应式电子攻击”(REACT),以保护友军飞机免受导弹袭击。该联盟还包括Hensoldt、Elettronica和Saab三家公司。REACT项目旨在开发一种系统,能够干扰用于瞄准欧洲飞机的任何信号,同时能够禁用对手的电子战发射器。

美国诺格公司称,B-21轰炸机项目全寿命周期采用数字技术

据诺格公司网站9月18日消息,美国诺格公司在《回顾B-21计划和进展》文章中称,B-21 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均采用数字技术开发,包括设计、开发、测试以及维护。首架试验机的地面试验对发动机、弹舱舱门、起落架和控制等系统进行演示,相关表现均符合预期,证明了数字建模的有效性和价值。诺格公司指出,B-21的数字模型精度是工业界标准水平的2倍。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发布《新兴和先进能力:美国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的全球优先合作事项》,明确新兴技术领域国际合作的优先事项

据美国执行政府网站9月14日消息,美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AIA)发布《新兴和先进能力:美国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的全球优先合作事项》文件,概述了美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在人工智能、网络、高超声速、电子战、无人机系统、太空及其他新兴技术方面加强国际合作的优先事项。内容主要包括:一是鼓励出口,确保美相关立法能够使美在新兴和先进能力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二是放宽政策提升空天和国防工业供应链韧性;三是继续保持美在制定国际标准、规范方面的领导地位;四是美政府应制定牵头机构,促进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网络等领域技术能力的可出口性设计;五是增强高超声速技术的盟国间合作,提升高倍声速飞机的基础设施维护与保障能力。

航天

美国AST公司利用BlueWalker卫星首次实现智能手机5G网络连接

据SpaceNews网站9月19日消息,美国AST公司利用BlueWalker卫星首次实现智能手机5G网络连接。AST公司首席战略官斯科特·维斯涅夫斯基表示,工程师于夏威夷哈纳镇附近使用三星Galaxy S22手机成功与卫星建立连接,进行了近2分钟通话。此外,该公司还在另一项手机卫星直连下载测试中实现了14Mbps下载速率,打破了该公司2023年6月10Mbps下载速率的纪录。据悉,该公司计划于2024年初发射5颗“蓝鸟”-1(Block 1 BlueBird)卫星,为初始设备提供间歇性连接服务。AST公司计划共发射90颗“蓝鸟”卫星,为全球提供手机卫星直连5G网络连接服务。

美太空军授予ABL Sapce公司价值1500万美元合同,为“快速战术响应太空”项目提供支持

据SpaceNews网站9月18日消息,美太空军授予ABL Space公司一份价值1500万美元的“战略融资增加”(STRAFI)合同,为“快速战术响应太空”项目提供支持。该合同作为2023年3月美太空军授予该公司6000万美元执行“快速战术响应太空”地面和发射演示任务的资金补充,旨在为军用卫星面对冲突等突发情况时做出支援响应提供支持。该公司曾于2023年1月使用RS1火箭进行首次发射,但因发动机故障导致任务失败。目前,该公司的下一次任务发射时间暂未公布,预计将在2025年10月前完成快速响应发射任务。

新材料

日本研究人员“零废弃”合成具有卓越机械性能的新型超分子凝胶材料

据熊本大学网站9月19日消息,日本熊本大学(Kumamoto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零废弃”合成工艺开发出一种坚固且智能的超分子凝胶材料,该材料具有高伸长率、强黏附性、抗溶胀性、形状记忆性、自愈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研究人员将单宁酸(TA)和分子量为500kDa的超高分子量聚环氧乙烷(PEO)在水中以1:2的体积比例混合,通过“零废弃”过程制备出一种高度可拉伸的TaPeO凝胶,表现出1000%或更高的最大伸长率以及优异的黏附能力和较低的溶胀率。研究人员将湿凝胶在40℃下干燥8天转变为透明、轻质、类似塑料的刚性干凝胶材料,该材料具有自愈特性和形状记忆能力,变形后浸入热水中即可恢复其初始形状。该材料可作为先进的医疗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而促进材料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Results in Materials》期刊上。

菲律宾政府拟主导矿产勘探活动以确定更多关键矿产开采地区

据mining.com网9月19日消息,菲律宾政府拟从明年开始通过主导矿产勘探活动加大对国内采矿业的支持,以确定更多可以开采镍和铬等关键矿产的地区,该措施有助于最大程度地降低投资者风险,并为投资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菲律宾不仅是主要镍矿石供应国之一,还生产铜、金和其他矿产。为吸引更多采矿投资进入本国矿产加工行业,菲律宾政府取消了包括禁止露天采矿在内的限制性采矿政策,以振兴国内采矿业发展并支持经济增长。目前菲律宾只有两处镍矿石加工设施,均由该国最大的镍矿石生产商和出口商亚洲镍业公司(Nickel Asia)运营。

先进制造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由微爆驱动的昆虫级机器人

据机器人大讲堂9月19日消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由微爆驱动的昆虫级机器人,它可以爬行、跳跃,而且能携带22倍于自身重量的负荷。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研究人员使用4个致动器来驱动机器人的脚。致动器是一个中空的圆柱体,顶部有弹性硅橡胶。甲烷和氧气流被注入每只脚中,气体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以微爆炸的形式释放能量,导致硅橡胶层变形,使机器人跳跃或爬行。研究人员解释称,微爆发生得非常快,因此不会出现火焰,也不会损坏橡胶,但它们提供了相当大的推进力,机器人可跳跃56厘米高,携带自身重量22倍的负荷。这种体积小、重量轻、强度大,能够覆盖较大范围的机器人,未来有望用于环境监测或搜救。不过,研究团队表示,该机器人目前必须与一个可供应气体的面板及一个电池相连,在无人值守的机器人上设计燃烧的方法并非易事,这是下一个需要攻克的难题。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是经国家批准建设的国家工程科技领域信息汇聚中心、数据挖掘中心和知识服务中心。

知识中心网址:https://www.ckcest.cn/entry/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为方便读者组建了社群想进群请添加微信:xpcztym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