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车企大军「涌进」零部件赛道,毫米波雷达市场被重估

作者:一米光学

垂直整合,是新一轮竞争周期的关键词。

从芯片、传感器,到域控制器;从三电总成到智能底盘,不管是特斯拉、比亚迪,还是蔚来、零跑、哪吒等后来者,自研+自产+自销,玩法不一。

比如,特斯拉率先开启智能驾驶芯片的自研,彻底奠定了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不受制于第三方芯片供应商)。从算法(软件甚至功能)出发设计芯片架构,成为车企自研的关键优势之一。

近日,蔚来汽车科技副总裁白剑在微博上表示,公司将能够在1到2年内量产其自主开发的自动驾驶(AD)芯片。此前,蔚来的座舱/智驾域控制器已经是自主设计+委托代工模式。

此外,从一开始就采取自研大部分核心零部件的零跑汽车,在今年初对外透露,电驱产品、电池产品均收到外部订单,将开始对第三方供货。

同时,随着零跑汽车推出下一代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名为“四叶草”),也将开启对外提供多种不同的技术合作模式,包括:四叶草架构+周边控制器,四叶草架构+周边控制器+动力总成部件等。

此外,零跑汽车与大华股份的合资公司—华锐捷,也在与包括零跑在内的国内部分汽车厂商进行合作。这家企业聚焦智能车载产品及自动驾驶领域,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以及域控制器产品领域均有布局。

今年5月,理想汽车对外披露,成立两家子公司。其中,江苏常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电动机制造等。

另一家,江苏常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8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

此外,包括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路特斯等多家车企也都成立或参股合资成立智能化技术相关的公司,一方面服务内部,另一方面也都在寻求方案对外销售。

这其中,毫米波雷达作为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传感器之一,由于上车搭载量在过去几年持续上升,成为新一轮车企与传统第三方供应商争夺的焦点。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搭载ADAS毫米波雷达(前向、后向、盲区)交付1795.27万颗,同比增长31.21%;其中,前向搭载同比增长25.21%,盲区同比增长37.73%。

今年1-6月,ADAS毫米波雷达标配交付937.92万颗,同比增长26.36%;其中,前向毫米波雷达搭载量459.29万颗,同比增长27.02%,渗透率49.41%;角雷达477.51万颗,同比增长25.63%,渗透率21.81%。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数据显示,随着L2及L2+持续处于市场增长的高速期,到2025年,毫米波雷达搭载总量将达到3532万颗,2020-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9.90%。

车企大军「涌进」零部件赛道,毫米波雷达市场被重估

此外,从早期单前向雷达,支持AEB、ACC,到1R+2R支持BSD、变道辅助,再到1R+4R支持NOA、行泊一体;从传统的3D雷达到4D成像雷达,技术升级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2023年1-6月,国内新车搭载3R方案的新车交付量为128万辆,同比增长34.30%;搭载5R方案的新车交付量为34.26万辆,同比增长15.67%。

这让不少主机厂看到了内部降本以及从中获利的机会。

今年3月,比亚迪旗下弗迪科技正式对外发布新一代RF1平台前向毫米波雷达。在此之前,角雷达已经陆续上车。此外,4D成像雷达、智能车门雷达、舱内活体检测雷达也将陆续量产。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领跑企业,比亚迪此前主要采用博世、Veoneer、海拉等外资供应商的雷达方案。而在「缺芯」周期,部分国内本土供应商开始进入比亚迪供应链「救火」。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以2022年为例,比亚迪3R配置新车交付达到61.96万辆,占整体市场比重接近20%。而随着5R方案逐步在比亚迪新车搭载交付,让比亚迪更加坚定了自研的策略。

比如,以前向雷达为例,2021年之前,博世、Veoneer是比亚迪的主力供应商;此后,承泰科技作为本土供应商开始进入比亚迪体系,并陆续在宋、唐、汉等车型开始规模交付。

如今,随着比亚迪自研前向雷达的落地,现有供应商的份额也将被逐步抢占。

而在角雷达部分,从海拉、博世到Veoneer,也都曾是比亚迪的核心供应商。不过,自从推出自研的RB1平台后,比亚迪(弗迪科技)对外披露,2022年底出货量突破百万颗,并承接了比亚迪角雷达全部份额。

这意味着,对于正在交付及部分新增定点的比亚迪第三方雷达供应商,将进入异常艰难的周期,要么降价(和弗迪拼价格),要么被逐步清退。数据显示,不含出口,2022年比亚迪旗下乘用车搭载超230万颗毫米波雷达。

长城汽车,也在去年正式推出了内部孵化的感知硬件公司「睿博感知」,主要聚焦智能传感器研发,包括4D毫米波雷达和高清摄像头等。

公开信息显示,此前「睿博感知」业务隶属于长城汽车旗下的的零部件子公司曼德,2023年1月正式拆分独立。目前,已拿到长城内部多个车型项目。

按照计划,角雷达与前向4D雷达将于今年9月量产,下一代分布式4D雷达(数据处理转移至域控制器)正在与整车进行深度协作和验证,计划于2024年中期实现量产落地。

截至目前,博世、安波福、Veoneer是长城的毫米波雷达主力供应商。数据显示,2022年(不含出口)长城旗下乘用车搭载接近60万颗毫米波雷达。

「对于那些在手订单的客户(车企),已经在布局自研的背景下,第三方毫米波雷达厂商的后续成长空间以及估值,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一些投资机构负责人表示。

在上述人士看来,市面上那些正在供货比亚迪,或者拿到定点的第三方供应商,正在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而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在智能电动赛道,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跨过规模化的门槛,垂直整合的趋势,已经不可逆。同时,市场竞争也将日趋白热化。

图文源自互联网,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