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上升阶段:货币政策宽松和技术发展带来生产力的提升和对商品服务的充足需求,各部门盈利状况良好,企业扩大产能、居民收入增加,愿意提前消费和购买资产、政府税收增加,银行和非银贷款机构愿意放贷,经济向好,资产价格上涨,各部门信心较强,信誉良好,收入增速大于债务增速,同时资产价格上涨和收入增加强化了对经济持续按现在形势上涨的预期,但这是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收入和资产价格的上涨提升了抵押物的价值和借贷能力,加之宽松的货币环境造成杠杆率的不断提高,直到产能达到极限状态、过剩,经济过热,政府发现一些领域的泡沫过大,开始收紧银根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收回流动性,越高的杠杆率对货币政策越敏感资产价格开始下跌,抵押物价值下降,高杠杆购买的资产遭遇抛售,收入、投资、支出下降,信誉受挫,银行和资产持有者对经济增长预期反转,为了自保减少贷款甚至抽回贷款,加重市场大规模资产抛售换取现金,用于偿还贷款,流动性变得愈加紧张,债务在增加收入在减少,经济在萎缩。大量的个人、企业和政府面临经济困境。
美国:拥有印钞稀释已有债务和向全球转嫁债务成本的能力,原因是美元石油绑定、美元同时是世界储备货币、国际贸易清算货币、最主要的避险货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世界众多军事基地保卫美元霸权。目前为止,只要法律允许就可以提高债务上限,债务违约可能性基本为0。
以外币计价的(包含美元)国家:债务以大量外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没有印钞稀释转嫁债务的能力。(美国债主基本只收美元或黄金)美元持续加息或配合缩表会使美元升值,并回流美国,本币贬值,同时美元的吸引力增强,美元资本大量撤资回流美国。加重本币贬值,使以美元计价的债务成本增加,外汇储备和偿债能力不足。本国资产价格暴跌,贷款信誉和贷款抵押物价值受损,恐慌下,资产所有者继续抛售资产换取现金。社会短期贷款利率持续上升,居民和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通货膨胀持续恶化。即使如此,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会惜贷,甚至抽贷。政府、企业和居民因经济停滞或衰退收入和支出双降甚至大量失业、社会福利降低、严重的通货膨胀,和低迷的经济增长率,造成社会和政治冲突。通货膨胀无法控制时最终导致国家破产,人民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最坏的结果就像津巴布韦和委内瑞拉一样,绝大多数人的货币价值归0。用原始社会的以物换物获取生活必需品。
经济繁荣和衰退都是自我强化的过程。
货币、债务必须对应相应的资产来维持其货币价值。中国地域广阔并有强大的基建能力和充足的人口规模,早年间基础设施相对不足,所以07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外需大规模下降,被以发行国债主主体的4万亿基础建设投资代替,形成了大量基础设施资产,同时提高了债务率,造成一定程度的过度投资、重复投资,和债务问题。很多基础设施是公益性的公共服务设施,整体资产回报率极低,经济效益不好,但是有比较好的社会效益。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了人口和经济上的互联互通。
经济有周期,万物有规律,凡事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