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遇难者超一万人,利比亚特大洪灾背后:卡扎菲走了,国家也垮了

作者:3号观察室

利比亚德尔纳洪灾的遇难人数,已经超过一万了。

在这之前,北非地区最严重的洪灾发生在1927年的阿尔及利亚,造成该国3000多人遇难。如今利比亚已经确认死亡的受灾人数已经远超历史纪录,另有一万多人处于失踪状态,情况不容乐观。

遇难者超一万人,利比亚特大洪灾背后:卡扎菲走了,国家也垮了

满目疮痍

用当地居民的话说,大海里到处是尸体,坍塌的房屋和基础设施不计其数,整座城市仿佛末日来临。毫不夸张地说,一夜之间,1/4德尔纳消失了。

德尔纳地处利比亚德尔纳河入海口,飓风和洪灾频发。这一次的事故就是由飓风“丹尼尔”引发的,德尔纳河上游的水坝决堤,洪水倒灌进城中,冲走了毫无抵抗之力的市民和年久失修的建筑物。

史无前例的伤亡,让当地本就不堪重负的医疗系统彻底崩溃。据报道,医院走廊堆满了尸体,期间不断有人前来查看尸体,确认自己的家人朋友是否在其中。

一位因身在外地而逃过一劫的幸存者表示,以前德尔纳不是没有发生过洪灾,但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几乎同时和自己所有的亲戚朋友失联,而他们很有可能已不在人世。

遇难者超一万人,利比亚特大洪灾背后:卡扎菲走了,国家也垮了

一位老人坐在废墟上

大自然的威力自是不用多说,大坝坍塌的一瞬间,洪流的威力甚至可以达到原子弹的级别,又因为灾区正好处于决堤的大坝下游,地势差进一步加剧了水流的威力,房屋和车辆一瞬间就被冲击成碎片。

天灾是不可避免的,人祸却本应该可以。早在去年,利比亚水文学家就曾发表过论文,警告德尔纳河的水坝有极高的决堤风险,呼吁各方尽快加固设施,否则大坝垮塌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众所周知,2011年利比亚战争爆发后,分裂成两个政权,分别是西部的民族团结政府和东部的国民代表大会。

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尔纳都是极端组织控制的“三不管”地带,直到2019年才被东部政权收复。但国民代表大会的实际领导者哈夫塔尔担心恐怖分子会卷土重来,所以一直不愿修缮当地的基础设施,以免给敌人做嫁衣。

遇难者超一万人,利比亚特大洪灾背后:卡扎菲走了,国家也垮了

麻绳专挑细处断

东边都不管,西边就更别说了。由民族团结政府控制的利比亚国家气象中心在事后声称,他们早在台风登陆前就发布了预警信息,是德尔纳政府自己没有采取预防措施。

但据德尔纳居民所说,他们事前没有收到任何气象预警和撤离计划,等到大坝决堤洪流涌入,已经来不及逃跑了。尽管洪水并不像地震一样突如其来,但各方势力的不作为最终导致了“灾难是在一瞬间发生”的恶果。

灾难发生后,东西部政权的对立进一步阻碍了救援行动。按理说,救灾款应该由中央银行发放,但利比亚央行是由西部政府控制的,他们倒也没说不救,只是没在第一时间救,以至于德尔纳政府只能向国际社会求援。

等到邻国纷纷派遣救援队前往德尔纳之后,利比亚西部政府才姗姗来迟,宣布为其提供价值4亿美元的物资,属实有点不近人情。

遇难者超一万人,利比亚特大洪灾背后:卡扎菲走了,国家也垮了

车都被冲走了

毕竟,前几天摩洛哥发生大地震,为了让救灾队伍和物资尽快抵达,就连与其结怨多年的阿尔及利亚都开放了领空。利比亚东西政权再怎么对峙,受灾者都是无辜的老百姓,这种时候就不能放下政治恩怨,携手共渡难关吗?

实际上,这一次的飓风“丹尼尔”并不只光顾了利比亚,包括希腊在内的地中海北岸国家都遭遇了灾害,但因为预警系统和治理能力都远超利比亚,基建设施的稳定性也较强,所以伤亡并不大。

一个冷知识,德尔纳叫得上名字的现代基建大多建于卡扎菲时代,包括这次被洪水冲毁的一座大坝就是在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

卡扎菲确实是一个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但他为利比亚作出的贡献也是不可否认的。在他执政的时期,利比亚民众享有免费医疗和教育,政府还会补贴居民买房和购买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卡扎菲被推翻的前一年,利比亚的手机覆盖率达到了103%,平均每人拥有一台手机。

遇难者超一万人,利比亚特大洪灾背后:卡扎菲走了,国家也垮了

别人还真穿不出这气质

由于卡扎菲犀利的个人行事风格,利比亚当时和很多国家的关系都不好,在没有国外援助的情况下,卡扎菲政府自己承担了大部分基础设施的修建费用,这可不是随便一个石油国家就能做到的。

然而,这一切在2011年戛然而止。从那以后,利比亚就陷入了无休止的内战和恐袭,就在上个月,首都的黎波里还爆发了一场武装冲突。动乱之下,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都无法保证,受伤的还是老百姓。

利比亚人未必记着卡扎菲的好,但相比之下,卡扎菲时代至少没那么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