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作者:健康刘医师

“关注”一下,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内容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层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代表这不仅仅是国家的认可,更是终身荣誉的象征。

每位从事科研的工作者,都在为成为院士而努力着。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不过,院士虽然代表着荣誉,但同样也需要肩负起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前段时间,中国科学院已发布了5条禁令,杜绝院士当“砖家”。

然而因为此事却有人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为规范

据悉,中国科学院已公布了新版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行为规范》。

这是继2014年至今,中国科学院首次修改此规范。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相比较于旧版的26条,此次规范增加到了33条。

其中对于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并将其分为三大类诸多小项。

新版规范中要求,在培育科研团队的同时,科研活动也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主要对自己的主要责任和主要业务负责,发挥学术带头作用。

对于在职院士,本人需要在专业领域从事一线科研工作,解决一线科研中的实际问题。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同时还规定了院士的待遇问题,尤其是对于院士兼职更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院士不得牟取不正当的利益。

除此之外,对于院士的兼职也需要合理规划时间,不得在主要科研活动外进行兼职。

还要做好保密工作,抵制不正之风。

从这次最新的行为规范来看,主要是在匡正当前院士圈子里的不良风气,尤其是涉及科研领域上更是非常重视。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以往出现的情况,对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一些院士,依靠着自己院士的名号,却在外面当起了“砖家”。

二、院士当“砖家”

院士这个称号,不单单是一种荣誉,同时也象征着一种权威。

一直以来,院士都被当作是国家的财富,他们所说的话,被人们认为更具有权威性。

因此院士自身也需要负起责任和担当,也要为自己说出的话负责,不能一味地跟着金钱走。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在新规范实施之前,因为规范中存在很多漏洞,并且对院士的限制并不多,使得院士群体的约束性降低。

这时候就有一些院士受到了利益的诱惑,开始为“钱”办事,对自己说出的话不负一点责任,更是帮助一些企业谋取不当利益。

科学作为有着事实依据,也是检验客观事物的唯一形式,它所具有的权威性和系统性是毋庸置疑的。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而院士作为践行科学道理的人,群众对其的信任程度也非常之高。

但是一些院士却违背了科学的原则,选择站在了利益的一方,更是说出了不切实际的道理。

这些院士表面上来看是专家,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砖家”。

随着相似情况的不断增长,对院士的行为规范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管理。

这次新规范的实施,不单单对院士规范进行了修改,还增加了5条禁令,杜绝了院士成为“砖家”。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三、5条新禁令

此次规范中,从科研活动、社会活动再到增选工作进行了修改,其中增加了一条禁止行为,在这以往是没有出现过的。

对于这次增加的禁止行为,目的显然是为了从根本上杜绝院士的一些行为。

尤其是当涉及利益牵扯,也是保障了公众的利益。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第一条,禁止院士参与有损院士名誉的活动。

包括以院士称号谋取不正当利益,参加中国科学院以外的学术活动和期刊。

同时也禁止参与应酬性的学术活动,不能以院士来冠名非学术活动。

这一点很好理解,就是避免了院士称号被滥用。

第二条,禁止院士公开发表与自身专业无关的意见。

其中涉及的有专业领域之外的评估、咨询和估价,并且对于推荐某种项目也是禁止的。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除此之外,违反了保密原则和公平性的评审也不允许,这也保障了相关活动的公平公正。

第三条,禁止院士增选的不当行为。

院士作为一种终身荣誉,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意义非凡,每年的院士增选都会是一场学术界的竞争。

这也会引发很多不当行为,包括无原则性地推荐等。

新规范中,既杜绝了说情打招呼,也避免了利益交换等。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第四条,禁止与候选人交流增选工作事宜。

以往出现过在院士增选过程中,一些院士因为各种原因,通过各种渠道与增选者联系,并对其透露内情等现象。

这条规定也是出此目的,避免了在院士增援中存在一些不当行为,减少了人情院士的数量。

第五条,禁止向他人泄露评选过程中的任何情况。

院士增选工作至关重要,不仅关系着院士称号的归属,同时也会给科研领域带来一股新鲜血液。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禁止泄露评选的同时,也禁止了擅自对网公布信息的情况,避免了增选环节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四、新规范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最新的规范中的5项禁止行为,不仅条理清晰,还明确地界定范围。

其中对院士的言论作出了明确要求,禁止院士发表一些非专业的理论意见。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在以往很多院士因为各种原因,充当着某些企业的专家代表,以此误导了社会各界。

不过有人认为,新规范对于院士的要求太多,会不会影响到未来院士人数的增选工作。

实际上这份担心是多余的,院士作为一种荣誉的象征,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涌入。

而荣誉不单单是荣誉,还需要让院士明白自己的责任。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对于禁止院士对外发表非专业意见,也是明确地说明是非专业意见,并非要将院士“禁言”。

只要是符合院士研究的专业领域,自然是可以畅所欲言,不会受到任何限制。

对于为何有此规定,其实原因也非常简单,就是要让院士谨言慎行。

之前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某些人在被评选为院士之后,开始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在专业领域之外同样有话语权,并且时常以“百晓生”的态度面对公众。

除了热衷于四处演讲之外,还通过利益输送帮助企业谋取利益,获取大量的不当收入。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除了有意识的行为之外,还有一些人是无意识的,经常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充当专家。

虽然无法判断其意见是真是假,但因为其院士的身份,公众对此也不敢有疑。

随后更是造成以讹传讹,并因误导性还会产生很多严重的后果。

院士作为科研领域的专业人才,他并不是万事通一般的存在,在某些领域可能还不如普通人。

因此控制其言论也是有利的行为,不仅避免了公众对于院士盲目的信任,也是制止了恶性行为的出现。

从根本上来说,也是让院士回归到了专业本身。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五、有人开始急了

虽然这次发布的新规范,目的是要让院士更加专注于科研领域的研究工作,但引发了一部分人的不满。

其中就有人表示,禁止院士说话无疑是管得太宽。

这种显然是“着急”的言论,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为何院士不急有人急呢?

答案就在于这五条禁令中。

禁止院士以院士名号来发表言论,可以说是断了某些人的财路。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以往有一些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和院士进行联系,希望能够让院士“代言”自己的产品。

其中还存在以院士来背书的情况,以此获取更多的利益。

如今,新规范禁止院士私下走穴,更是杜绝了院士和社会上的不当行为,也是彻底断了不法分子的谋财手段。

因此在新规范出台之后,自然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想要以舆论的声音来迫使相关禁令名存实亡,目的也是昭然若揭。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除此之外,还有人是为了谋取院士之位。

之前可以通过请说等手段,获知院士增选的内情。

然而在此次新规范中,也禁止院士群体违规透露相关情况,并禁止与候选人交流。

这也让想要通过走后门成为院士的某些人急了,自然对此发表不满。

这次中国科学院发表了最新院士行为规范之后,有人表示应当让中国工程院也发表禁令。

实际上,中国工程院早就发表了相似的禁令,对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也进行了要求。

所以说中国科学院的新规范,其实早就该实施了。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院士作为国家的财富,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是要对社会负责,同时也要认清楚自己的定位。

新规范中的5条禁令,其实也是最基本的原则,如若连这些都无法遵守,那么也实在愧对院士之称。

结语

综上所述,院士新规范的5条禁令,从多方面对院士的行为给出了规范要求。

禁止院士当“砖家”!中科院发布5条禁令,为啥有人开始急了?

让院士们能够聚焦自己的主要业务,端正自己的态度也能够提高科研领域的进步速度。

并且在新规范的实施下,院士也能发挥出自己的带头作用,推进学术继续前进。

你认为新禁令的作用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