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听说过渡养老金工龄比实际工龄价值高40%?属实,奥秘藏在公式里

作者:社保精算研究

奇怪了,那些没交费的工龄咋还算出来的养老金更高呢?是因为那段时间的工龄值钱吗?

没交费的工龄,说白了就是我们常说的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是说,在当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之前的年限,全部视同缴费计算工龄,多领一笔过渡养老金。

如果是视同缴费是因为那些年份特殊,可这些没交费的工龄格外值钱,又是咋回事?奥秘就藏在计算公式里,一起来看看:

听说过渡养老金工龄比实际工龄价值高40%?属实,奥秘藏在公式里

01、过渡养老金的理念与出处

我们的语言博大精深,所谓的过渡就注明了此类养老金是短暂的行为,是在特殊时期特设的一类养老金。

很多老人怀念以前的时光,”工人老大哥”地位特别高,待遇也好,还有退休金,吃饭、洗澡、电影院甚至幼儿园都在一个单位大院,同事之间特有人情味。

可惜,随着发展的脚步,下岗潮的到来部分人失去工作,重新就业,日子生存更为艰难,对于职工来说是一次重新塑造的过程,有人因此创业,有的人始终在温饱线上挣扎。

但对于企业来说,这确实一种“减负”,个人参保与单位参保相结合,退休后与企业“断绝”关系,这都是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社会发展的方法。

在当地个人账户建立之前就工作的企业职工,就成了“中人”,这段时间没有政策要求自己缴纳养老金,突然又颁布了新政策,养老金怎么计算呢?

听说过渡养老金工龄比实际工龄价值高40%?属实,奥秘藏在公式里

02,过渡养老金的工龄是不是比基础养老金高?

如今退休的人办理手续时都会去查找当年的人事档案,主要目的就是核查人事档案中记载的视同缴费年限,便于核定退休时的过渡养老金。

当然,也有其中的出生时间认定,特殊工种年限认定等,都需要人事档案中相应材料来认证,这些都是养老金的重要影响因素。

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各地区过渡养老金计算方式不一样,不统一,为什么呢?是因为当时养老保险改革时就没有“一刀切”,比如说大连市是1993年,而山东青岛1994年,山东其他地区是1996年,再考虑地方差异,也就各有特色了。

计算过渡养老金的时候,有一项影响因素那就是过渡性系数,主要是因为过渡系数不同,有的地方高达1.4%,就造成同样是工作一年,没缴费的工龄价值要比实际缴费的工龄价值高,奥秘就藏在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过渡性养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视同缴费年限)*1.4%

上述过渡养老金是以大连为例,不过,看完这两个公式我们发现两者极其相似。假如说邻居老张平均缴费基数是1,大连社平工资是8661元,那么,视同缴费1年和实际缴费1年,所得出的养老金有多大差距?

基础养老金=8661*(1+1)/2*1*1%=86.61元;过渡养老金=8661*(1+1)/2*1*1.4%=121.25元

就是因为过渡性养老金系数1.4的差距,就成了视同缴费工龄的价值是实际缴费工龄的1.4倍,所以,如果过渡系数高于1,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过,过渡性系数并非都是1.4%,就比如说北京和天津市四1%,黑龙江和上海是1.2%,四川和江西是1.3%,云南和浙江是1.4%等。当然,也有江苏省的过渡养老金计算比较特殊,算出来的都不太高,据说都在改革之中。

听说过渡养老金工龄比实际工龄价值高40%?属实,奥秘藏在公式里

03,

过渡养老金这样设计合理吗?

过渡养老金设计的时候也是综合考量,而且老员工当年的工作年限说好了是不交社保就能领养老金的, 后来政策改了,肯定是会有一个说法的,这也是过渡养老金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运转,视同缴费年限涉及到的人群逐步减少,以后就变成了0,就拿80后来说,全部都是实际缴费年限,毫无视同缴费年限,所以,不存在这一方面养老金的计算。

当然,这部分人群因为几乎都是大学以上学历,不算工龄,这就造成这批人群工龄较短,等延迟退休之后,工龄才能长一点。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