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杯陈皮茶有点“苦”,是怎么一回事?

近年来,更多的朋友喜欢用新会陈皮来泡水喝,无论是在春夏还是在秋冬,一杯陈皮水都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啊!

但是,有一些茶友在喝陈皮水的时候会发现陈皮有苦味,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新会陈皮泡茶带苦味,主要跟内部成分、新会陈皮的采收分级、冲泡比例、冲泡手法有关。

陈皮味苦,是特性

陈皮带苦,这一发现在古代早有相关史册记载。

《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陈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

《本经逢原》书中载:“橘皮苦、辛,温,无毒。产粤东新会,陈旧者良。”

在《药性赋》中,是如此记载的,“陈皮,味辛、苦,性温,无毒。”

这杯陈皮茶有点“苦”,是怎么一回事?

而针对陈皮的性能功效,在现代也有相关的描述:

《中国药典》(2015 年版)记载陈皮:“苦、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中药学》教材记载:“辛、苦,温。归脾、肺经。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用于脾胃气滞证,湿痰、寒痰咳嗽,呕吐呃逆。”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主编的《中华本草》记载:“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

《广东中药志》 载:“陈皮苦、辛,温,归肺脾经。行气健脾,燥湿化痰。......”

这杯陈皮茶有点“苦”,是怎么一回事?

根据古代和现代书籍描述,可将其性能味道概括为:苦、辛、温。

采收时间:青皮>二红皮>大红皮

新会陈皮茶的苦味与新会陈皮的采收分级有密切关系。新会陈皮按采收加工时间可分为:柑青皮(青皮)、微红皮(二红皮)和大红皮(红皮)。

这杯陈皮茶有点“苦”,是怎么一回事?

由于青皮为柑果尚未成熟时采收加工而成的,所含糖分少,用之泡茶会出现较明显的苦涩味。而二红皮次之,大红皮苦涩味相对最轻,口感更温和。

冲泡比例:陈皮并非越多越好

尽管新会陈皮泡茶可养生,但并非放得越多,效果越好。当新会陈皮与水的比例失衡,就会出现茶感苦涩或茶味过淡的情况。

这杯陈皮茶有点“苦”,是怎么一回事?

冲泡手法:避免长时间的浸泡

茶有浓淡之分,陈皮茶亦如此。除了分量,浸泡时间很关键。新会陈皮味属辛、苦,浸泡时间过长,会产生苦涩味,影响口感。

这杯陈皮茶有点“苦”,是怎么一回事?

直接泡水法:选用盖碗或者杯子冲泡,将陈皮撕碎放入容器中,然后倒入开水洗一遍,再重新倒入开水,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才能出味,陈皮和水的比例大约为1:50。喝完之后可随时添水。

这杯陈皮茶有点“苦”,是怎么一回事?

当发现茶汤出现苦味时,可减少新会陈皮的用量,也可以与山楂、桂圆、红枣等好物搭配,不仅养生,还有效缓解陈皮的苦味。

这杯陈皮茶有点“苦”,是怎么一回事?

目前,暑气未散,燥气当令。闲暇之时,不妨煮上一壶新会陈皮茶,滋味醇甜,在氤氲陈香中治愈季节交替带来的“秋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