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家级殊荣!光明又获一国字号品牌

作者:深圳光明

9月9日

光明区委政法委“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打造500米社会心理服务圈”

获评“2023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国家级殊荣!光明又获一国字号品牌

这是继今年上半年,“社区大网格+红色小分格”基层治理新模式,获评由人民网、中央党校联合开展的“2023年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之后,光明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又一“国字号”品牌。

国家级殊荣!光明又获一国字号品牌

近年来,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深圳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1)》的要求,光明区率先完成“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按照“1+6+31+N”模式建立覆盖全区的心理服务平台,为全区居民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心理服务,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努力实现平安光明、健康光明。

国家级殊荣!光明又获一国字号品牌

首创“双芯”模式

“区—街”二级平台联动增效

位于光明街道和润家园8栋首层,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的光明区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是区级“一体化”综合心理服务平台,中心于2021年进行升级改造,2022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运营,设置会客区、园艺区、沙盘体验室、音乐舒缓室、个案辅导室等功能室,主要为群众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国家级殊荣!光明又获一国字号品牌

在这个中心,光明区首创“双芯”模式,实现“区—街”二级平台联动增效,即区、街共同进驻中心,区指导中心负责“指挥”,划定“9室5区1基地 ”专业功能区室,出台工作考核细则,具体统筹全区各级站点日常运作;街道心理服务站(V爱之家)负责“服务”,运用专业手段,深度聚焦辖区群众心理健康需求,“同时空”开展专业心理服务实务。

光明区聚焦社会治理薄弱环节,围绕群众实际需求,创新打造全市首个区-街共同进驻、既“高质量”又“高颜值”的社会心理服务平台,集全区心理宣教、人才培养、社会心态监测、服务规划、学术研讨、危机干预于一体的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着力防范和降低社会心理危机次生风险,切实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国家级殊荣!光明又获一国字号品牌

心理服务再升级

打造“500米社会心理服务圈”

时针回拨!

早在2020年,光明区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作用,线上、线下助力疫情期间辖区群众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逐渐向各行业场所255个诉求服务站设立心理服务室,派驻人员流动驻点值班,成功打造了“500米社会心理服务圈”。

国家级殊荣!光明又获一国字号品牌

同年,光明区社会心理服务居民知晓度再提升。“500米社会心理服务圈”项目荣获第十九届深圳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奖”,光明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探索入围2022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民生连民心,枝叶总关情,这一个个“成绩单”写在老百姓的眼底心头。

“智慧服务”再优化

实现心理服务24小时动态监测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光明区正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奋力谱写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新篇章。

国家级殊荣!光明又获一国字号品牌

向科技要效率,向智慧要效能

这成为了光明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答题

为此,光明整合资源研发社会心理服务系统智慧平台,涵盖实时事件速览、服务预告、站点数据统计、人员管理、风险等级研判、小程序便民服务6大功能板块,实现站点监测、咨询师管理、风险等级研判等全链条闭环管理,针对各类平安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社区工作者等上报的心理类事件,划分风险等级预警,实时监测划拨,实现全区心理服务工作24小时动态监测。

由“散”到“聚”,集“零”为“整”,集合线上线下,光明区通过心理服务智慧平台,开展智能化、现代化心理服务,依托区群众诉求微信小程序、关联i深圳,为民众提供线上心理服务咨询、预约、公益讲座、心理在线课堂等服务。

专职心理服务人员再优化

累计服务30万余人次

在一步步的实践探索中

光明区社会心理服务趋向

智慧化、精准化、精细化、多元化

如今,光明区多措并举,定期开展居民心理健康筛查,优化心理健康筛查分层分类法,定向掌握辖区居民、企业职工、残障人士、精障患者家属等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实现心理服务“按需供给”;通过政府购买形式,按照“区—街道—社区”三级体系组建一支70人专职心理服务队伍。

国家级殊荣!光明又获一国字号品牌

2023年

光明区进一步优化人才

强化专职队伍人员配置与管理

实现三级站点专职人员配比的100%覆盖

全面升级优化全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

国家级殊荣!光明又获一国字号品牌

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光明区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区域开展心理知识普及讲座活动1900场次,受益人数达165390人次,服务覆盖普通居民、企事业单位员工、学校学生、妇女儿童多群体。面向辖区群众开展心理筛查116926人次,开展心理咨询11590人次,累计咨询11870.95小时,跟进重点个案1033例,开展未成年人辅导1453人次,开展心理知识普及1720场次,累计服务30万余人次。

长效机制

196个服务平台共同筑造“心引擎”

如今,光明以区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为指挥中枢,逐级链接街道心理服务站、社区心理服务室、红色小分格、各场所心理服务室等196个服务平台,对疑难或危机心理问题,由指导中心统一调度资深心理咨询师协助解决。

国家级殊荣!光明又获一国字号品牌

在这其中,特别是聚焦重点人群和紧急危机案件,光明在全市率先创立“八位一体”关爱帮扶机制,实现社区、社康、监护人、残联、社区民警、网格员、精防社工和“V爱之家”协作管理服务,将问题高效解决。

目前已跟进精障患者917人次,介入危机411例,处理婚调回访1350宗,介入产后抑郁、就业学业压力等个案3436例,重大矛盾纠纷、网瘾断食、抑郁自残等危机个案350例。

内容来源:光明区委政法委

编辑:罗鹏华

校审:刘越 陈圆圆 谢燕丽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