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大量运用百老汇流行的俚语是为什么?

作者:史海小记

巧使“潮语”

音乐喜剧通常都是与当下潮流语句密切相关的,这也是其特征之一,早期的作品往往都会大量采用当地民俗俚语,这种习惯几乎是与其剧诗创作喜欢采用一语双关的讽刺语言一样流行、一样重要。

《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大量运用百老汇流行的俚语是为什么?

所以在音乐喜剧当中,观众总是轻易就被那些幽默的潮流词汇所触弄,经常被引得哄堂大笑。特别是在《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这位充满才气的词曲作家大量运用了美国百老汇当时非常流行的俚语,并且还巧妙的运用了在当时几乎快要被人遗忘的莎士比亚式的双关语,使得某些特定的角色显得异常诙谐。

他这一种搞笑的天赋获得观众极大的赞赏,剧中某些经典语句也被观众口口相传。

由此可见,在进行音乐喜剧的剧诗创作时,大量采用当下的潮流词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创设喜剧效果重要手段之一。

《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大量运用百老汇流行的俚语是为什么?

可惜,国内的音乐剧创作总是不太擅长运用这种方法,但是,国内音乐喜剧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剧诗创作更要认真学习这种方法。

在剧诗创作时多去了解当下流行的潮流词到底有哪些,又哪些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剧诗创作中,当然这关键还得看剧诗作家能不能够很好运用这些潮流词。

总归一条,要想获得观众的认可和搞笑的戏剧氛围,剧诗创作就必须多采用当下潮流语。

《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大量运用百老汇流行的俚语是为什么?

加强戏剧性

前文中已经重点分析过20年代40世纪的《吻我,凯特》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中是如何通过自身的革新,增强了这部剧的戏剧性,使音乐喜剧在音乐剧发展大浪中得以生存下来,其剧诗的戏剧性是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也就是说在大陆的音乐喜剧创作中,加强剧诗的戏剧性也是必行之招。《吻我,凯特》的剧诗作家科尔·波特极致的发挥了他的创作才能,耗费大量的心血使剧诗做到了描绘戏剧事件,并且通过剧诗非常细腻地刻画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同样还能利用剧诗的优势很好的渲染不同的戏剧气氛。国内的音乐喜剧的创作如果能够做到紧扣剧情、斟词酌句,想必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大量运用百老汇流行的俚语是为什么?

紧扣剧情

在20世纪40年代利用剧诗来描绘戏剧事件在整合音乐中是一件非常寻常或者说非常必要的手段,这是其整合的体现。

这种方法的运用使得音乐剧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观众更是格外亲睐于这样的剧目。所以即便是作为音乐喜剧的《吻我,凯特》也不得不在创作时做出相应的改变,顺应观众的要求。

《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大量运用百老汇流行的俚语是为什么?

前文中已经详细分析了《吻我,凯特》剧诗是如何与戏剧故事紧密联系,不难看出这些方法的运用不仅让《吻我,凯特》戏剧故事更好的发展,同时还使得音乐部分承担了戏剧功能,音乐与戏剧很好的整合到了一起,音乐也成了全剧不可或缺的部分,脱离了音乐戏剧故事也再不完整。

所以在大陆的音乐喜剧创作过程中,剧诗的创作应该借鉴这种整合的方法,让剧诗紧扣剧情,通过剧诗来描绘某些戏剧事件,让剧诗的存在成为一种必需品,切忌无病呻吟或者一贯的装腔作势卖弄文字,做到利用剧诗与剧情紧密连接,达到增强剧诗的戏剧性。

《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大量运用百老汇流行的俚语是为什么?

斟词酌句

音乐喜剧中剧诗具有戏剧性不是很常见,基本也难被剧诗作家重视,因为考虑到要重点关注剧诗的喜剧性,所以戏剧功能基本就被削弱了。

剧诗能够承担起戏剧功能实属不易,他需要耗费剧诗作家大量的劳动,特别是在措辞方面,需要剧诗作家斟词酌句,仔细衡量哪一个词才是最适合的。

《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大量运用百老汇流行的俚语是为什么?

这样的词通常需要具备戏剧性和喜剧性两个特性,这使得音乐喜剧戏剧性歌曲创作显得异常艰难。

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在《吻我,凯特》中,还是有不少剧诗的词选择非常出人意料。

像科尔·波特这样的创作手法,是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来完成的工作,但这种创作手法能够使戏剧事件在剧诗的刻画下更加立体、更加丰满,这一效果也使得《吻我,凯特》的戏剧性大大增强。

《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大量运用百老汇流行的俚语是为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其剧诗会变得如此具有戏剧性,所以在大陆音乐喜剧歌曲的创作中,一定要做到斟词酌句。

倘若国内的音乐喜剧创作能够很好的运用到科尔·波特的创作手法,在进行剧诗创作时,能够紧扣剧情,并做到斟词酌句,使整部剧的线条更加丰满,在人物刻画的创作手法上也可实现多种变化,让观众不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相信观众也会更加容易接受这样的剧目,如此可为创作一部成功的音乐喜剧打好基础。

《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大量运用百老汇流行的俚语是为什么?

音乐创作

早期音乐喜剧的音乐创作总是和捧红某些明星或者为了几首畅销歌曲脱不了干系,如此明显的商业目的其实是阻碍了音乐喜剧的发展,以至于到了20世纪30、40年代音乐喜剧的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观众再也无法容忍其一再瞎打瞎闹,无论是剧本还是音乐都无法再满足观众的需求。

而从音乐喜剧的发展历程来看,在该类型的音乐剧中音乐地位低,所以很多音乐喜剧中音乐的戏剧性被创作者所忽视的,特别是早期创作的作品中,即便是后来的公主剧院出产的一系列音乐喜剧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以至于音乐喜剧中的音乐通常都冠以“穿插”、“无厘头”这种带有羞辱性的词汇。

《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大量运用百老汇流行的俚语是为什么?

还好出现了有如《吻我,凯特》这样的作品开始了创新,音乐不再只追求畅销的几首歌,而是精推细算创作出一首首极具戏剧性的音乐,部分音乐甚至被后人诟病说其太过忠实于剧本以至于脱离了剧场以后很难被人们记住。这何尝不是一种肯定呢?

通过研究《吻我,凯特》不难发现要创作出具有戏剧性的音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音乐家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牢记“整合”理念,在这个基础上充分的活跃创作思维,并且不断变化其音乐的表现手法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大量运用百老汇流行的俚语是为什么?

明确创作理念

音乐喜剧《吻我,凯特》之所以能够成功,说到底还是要归功于整个剧组在创作理念上的改变,通过前文观众可以清晰发现,音乐喜剧早期的创作时非常浮躁且充满了投机取巧的成份,音乐的存在价值不明确,一切不过是为了制造一堂欢乐秀。

刚开始接触这样的剧目,观众也许会被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所带动,艺术家们的创作可能也充满了激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自然会对这种毫无营养的闹剧充满排斥,创作者们也会因为一味追求娱乐性而使剧目失去灵魂,这样就很容易出现20世纪30、40年音乐喜剧所面临的困境那样,缺乏剧本以及创作灵感,能够抓住观众眼球的作品越来越少。

《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大量运用百老汇流行的俚语是为什么?

《吻我,凯特》一改以往的这种创作方式,明确了其创作的理念,借鉴了整合音乐剧的创作方法,使剧目获得了新的灵魂。国内的音乐剧创作还是处于一种比较迷茫的状态,很多作品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创作理念,而是盲目的模仿着百老汇某些成名的大作,殊不知这些盲目的模仿只是模仿到了表皮,却没有抓住内在的精髓。

国内的创作只看到了国外有名剧目的大制作大手笔,却没有认真探究其创作方法、创作理念,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作品几乎都是大投入、大制作,创作出来的音乐和舞蹈却让人不敢恭维,通常音乐是曲调太过复杂,和声配器都不符合音乐剧的基本创作规律,而舞蹈更是缺乏灵魂,所以这些作品都遭遇惨败,无一幸免。

《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大量运用百老汇流行的俚语是为什么?

那么国内的音乐喜剧创作究竟该怎样做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具有明确的创作理念呢?首先就必须要做到的就是把握好音乐剧的创作规律,而非歌剧、舞剧创作模式。其次也就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吸取百老汇音乐喜剧的创作经验,创作中融入“整合”理念。

《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大量运用百老汇流行的俚语是为什么?

把握规律

在许多人眼中,音乐喜剧无非就是有着活跃的气氛,适时的加入一些讽刺效果基本就差不多了,至于音乐都是非常简单的,热闹就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音乐喜剧的创作过程并非如看的那么简单,自《吻我,凯特》成功以后,音乐喜剧受到整合音乐剧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百老汇的音乐喜剧创作者们似乎也已经将其很好的融入到创作过程中。

所以在进行音乐喜剧的音乐创作时,创作者们不仅要保持音乐的喜剧效果更难的是要充分展示其戏剧性。

《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大量运用百老汇流行的俚语是为什么?

所以音乐喜剧的音乐基本是富有娱乐性,也就是轻松欢快的主题居多,且还要能够承担一定的戏剧功能,当然基本的音乐剧创作规律是要遵循的,如音乐的曲调要简单通俗。在看看国内的作品呢?

国内的剧目,音乐创作基本没有办法脱离歌剧的创作模式,难以做到通俗,不太符合音乐剧的基本创作规律。

国内的音乐喜剧要想在音乐创作上有所突破,就必须严格把握好音乐剧的创作规律,特别是音乐喜剧。不需要高超技艺来显示创作者的脱俗水平,只需要真正做到符合剧目要求,简单、通俗便于观众记忆和传播。

《吻我,凯特》中科尔·波特大量运用百老汇流行的俚语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