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患上宫颈癌,她却还有机会当妈妈!浙大妇院捍为肿瘤患者夺回当母亲的能力

作者: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钱江晚报小时记者 张兵青 记者 孙美艳

浙江大学妇科医院妇科肿瘤科病房大多为中老年女性患者,但2、30岁并不缺。他们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问一个问题:医生,我可以生孩子吗?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这些妇科肿瘤不仅威胁到女性的生命,还能残酷地剥夺她们生孩子的机会。

浙江大学附属妇科医院的医生不会轻易回答患者"是"或"否",因为每个患者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评估,以确定个性化、准确的治疗方案。

浙江大学妇科安迪学院妇科肿瘤学团队的目标是在不改变预后的前提下保持生殖功能。最近,该团队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试图突破指南的界限,为更多年轻患者"夺回"成为母亲的权利。

患上宫颈癌,她却还有机会当妈妈!浙大妇院捍为肿瘤患者夺回当母亲的能力

图片来源:Vision China

医生比家人更担心他们的"妈妈梦"

"我遇到的最后一个男孩怎么样?""你最近遇到新男孩了吗?"这似乎是父母匆匆结婚时常说的话,但却是妇科肿瘤科副主任沈元明医生和病人的聊天记录。

近年来,浙江大学妇科医院先后招募了多批妇科癌症专项患者做临床研究,他们平均27岁,没有孩子,有很强的生育需求,但不能完全符合目前妇科恶性肿瘤的指导意见,以保留生殖功能状况。

作为国内领先的妇产医院,浙江大学妇科医院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年轻恶性肿瘤患者生育能力和卵巢功能的保存,并定期进行各种手术和药物治疗,以在不改变预后的情况下保持生殖功能,有效提高患病妇女的生活质量。

早在2003年,浙江大学妇女医院就成功为一名宫颈癌患者进行了根治性宫颈切除术,保留了生育功能;

凭借如此雄厚的技术储备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浙江大学妇科医院肿瘤学团队决定再次挑战自我,将生殖功能保留给更多的患者群体,提高她们术后生活质量。

患上宫颈癌,她却还有机会当妈妈!浙大妇院捍为肿瘤患者夺回当母亲的能力

研究小组讨论了保留生殖功能的病例

该团队最初招募了20名合格的妇科肿瘤患者,经过进一步评估,选择18名进行临床研究项目,并进行了保留生殖功能的根治性切除术。

但手术后,一些患者因病婚姻破裂,有的"单身妈妈",没有生孩子的病症。沈圆明和他的同事们担心他们会错过最好的分娩阶段,无法帮助他们亲自安排约会。

输卵管被切断,她患有肿瘤,她仍然有希望成为一名母亲。

最近,好消息终于来了!这位28岁的化名是体外受精,将在不久的将来进行胚胎移植,并有望成为项目团队中第一个成为母亲的人。

2018年,谢晓因阴道出血异常来到浙江大学妇女医院,被诊断为宫颈鳞癌IB2。分期还不算太晚,但肿瘤的大小为3cm x 3cm。一般来说,不建议将生育功能保持在2cm以上。

在咨询过程中,妇科肿瘤科主任、医学部副主任胡冬晓医生发现她的生殖史特别坎坷:她已经怀孕两次,没来得及高兴被告知是异位妊娠,无奈地拔掉了双输卵管,原本计划通过辅助生殖生孩子, 并发现了宫颈癌。上帝似乎完全打破了她母亲的心。

她被纳入肿瘤学,妇科和生殖中心专家团队的多学科联合会(MDT)的临床研究项目。胡冬晓决定从新的补充化疗开始,如果效果理想,就进行保留生殖功能的宫颈根部疗法。在新的补充化疗的随访中,胡冬晓发现她对化疗敏感,效果大于预期。

2018年6月,胡冬晓的团队为她做了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根据临床试验的要求,她术后进行了第二次化疗巩固,病情稳定出院时,随访复查指标均正常。

对于小谢来说,成为母亲的旅程是第一步。然后,她调整了2年的身体,在此期间,浙江省妇女医院生育中心评估了她的病情并量身定制了她的排卵计划。

对于妇科癌症患者来说,促排卵带来的激素水平变化有一定的风险,必须由经验丰富、技术合格的医生全程控制。浙江大学妇科医学院肿瘤学和生殖科学团队强强联手,密切监测她的各项指标,在保证安全一点点的前提下,推进辅助生殖方案。

2020年11月,小谢成功取卵,现已完成体外受精,等待移植到体内,继续长大......

在个性化、精准、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处理

曾几何时,妇科恶性肿瘤的唯一目标就是让生命活着,生孩子是他们甚至想不出的奢侈;

现在,浙江大学附属女子医院正不断努力突破准则的界限,借助医院在妇产科、生殖中心的综合优势,为更适合患者的"妈妈梦"。

浙江大学妇科医院党委书记卢卫国教授表示,这体现了医院妇科肿瘤诊疗的四大原则:规范化、个性化、精准化、创新。

恶性肿瘤对人体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中排名第一,但恶性肿瘤也是可预防和可治疗的慢性病,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肿瘤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高发率的趋势将得到有效遏制。近年来,浙江大学附属女子医院立足于更精准有效的预防,提高临床学科和专职科研人员的研究创新能力,探索临床-基础融合的团队建设机制,推进预防,完善癌症防治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癌症。

患上宫颈癌,她却还有机会当妈妈!浙大妇院捍为肿瘤患者夺回当母亲的能力

卢教授在诊所

浙江大学女子学院院长王辉教授表示,浙江大学妇女医院正努力推进高水平临床学科建设,推动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高质量科研活动的发展,首先将高水平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特别是在保护女性生育方面, 并不断探索,造福于民。

浙江大学妇科医院妇科肿瘤科简介

浙江大学妇科肿瘤科成立于1972年,是国家重点专科妇科亚专科、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委员会单位。妇科肿瘤学是浙江省医学支撑的重点学科。依托浙江省妇女生殖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宫颈疾病诊疗中心、浙江省子宫恶性肿瘤诊疗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宫颈癌防治技术培训基地等,对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疾病进行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团队拥有谢、卢维国、王辉、王新宇、程晓东、万晓云、陈亚晓、毛玉燕、胡冬晓等一大批具有国际研究手段和国际视野的知名专家,主持了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药物试验,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案均符合国际标准, 采用国际指南和地方特色结合标准化的诊疗方法,诊疗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水平。每年收治超过3000例癌前病变和恶性肿瘤患者。

在孕育细胞瘤的治疗中,妇科恶性肿瘤的标准化诊疗和保持生育和生理功能的创新,以及微创治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会一等奖,相关研究成果被纳入国家规划教材和诊疗指南,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项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优化和完善了现有的宫颈癌筛查技术和模式,符合国情, 提高我国宫颈癌前病变的防控水平。

患上宫颈癌,她却还有机会当妈妈!浙大妇院捍为肿瘤患者夺回当母亲的能力

卢卫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浙江大学是专科医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生健康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浙江省卫生领导、浙江省"千人计划"优秀人才,是浙江大学专科医生。享受国务院特殊补贴,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宫颈癌筛查与干预新技术与新方案研究"的牵头单位。作为国家、省、部级项目负责人资助项目20余项,作为主要参会人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彼亦为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会员、浙江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理事、浙江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理事。

王辉:

美国匹兹堡大学浙江大学肿瘤学系副书记、院长、博士、副书记、博士,浙江大学特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和免疫缺陷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10项,作为主要参会人员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国家专利授权4项。彼亦为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会员、中华医师协会妇科肿瘤学分委员会委员、中华研究会妇科肿瘤学分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副主任。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副主编。

患上宫颈癌,她却还有机会当妈妈!浙大妇院捍为肿瘤患者夺回当母亲的能力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编辑、重写和网络传播所有作品著作权使用,否则本报将依据司法渠道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