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3年将再遇特大旱灾?老牛说今年是“十牛耕田”,年景不乐观

作者:世界趣事Lpuo

南方农民朋友对去年的“特大旱情”仍历历在目。随着新的一年的来临,人们开始担忧,2023年是否会再次重演旱情的困扰呢?尽管已经过了立春,马上要迎来春分,但降雨却依旧稀少。晴天居多,新年迄今为止还未下过一场大雨,即便有雨,也只是毛毛细雨。

而在清明节临近之际,农谚传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许多农作物要开始播种了。即便是缺少雨水,土壤未能湿润,许多农民都只得费力挑水,用水桶将土地浇透,方才播种。这虽然费时费力,却是不得已之举,因为错过了播种季节就会影响整个农作物的生长。

2023年将再遇特大旱灾?老牛说今年是“十牛耕田”,年景不乐观

在网络上咨询了其他地方的朋友,发现情况与我的家乡类似,长时间没有大雨的情况在多地都有发生。虽然有句谚语说“春雨贵如油”,但春季降雨相较夏季要稀少得多。过去,春季干旱多发于北方地区,而南方较少见。然而,去年的特大旱情的影响使得许多村民现在开始担心,今年是否会重蹈覆辙。村里的老农纷纷表示“今年是十牛耕田”,暗示年景不容乐观。这句话背后有着深刻的含义,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面纱。

2023年将再遇特大旱灾?老牛说今年是“十牛耕田”,年景不乐观

2023年被称为双春闰二月,也被归为“十牛耕田,一龙治水”的一年。村民担忧今年可能会出现与去年相仿甚至更严重的特大旱情,这并非没有根据。他们拥有一套古老的气象预测方法,这就是传承千年的《春牛图》。这幅图典是古代民间用来预测天气、雨量、农作物收成和其他资料的宝贵图鉴。这一方法可以追溯到初唐时期,延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2023年将再遇特大旱灾?老牛说今年是“十牛耕田”,年景不乐观

《春牛图》是一幅画有图画和文字的图纸,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一头牛的图像,以及引导牛的“芒神”。图纸的两侧分别配有诗句,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种预测当年天气和农作物收成的工具。图纸下方列有一年的黄历,特别强调了24节气的日期。此外,还列出了每日的宜忌。过去,很多家庭都会张贴春牛图,因为它不仅可以指导农事活动,还可以保佑家庭平安。

2023年将再遇特大旱灾?老牛说今年是“十牛耕田”,年景不乐观

2023年的《春牛图》显示,今年是“十牛耕田,一龙治水”。过去,耕牛是农民不可或缺的助手,养牛能够为农田劳作减轻负担。一些家庭养不起牛,会与邻里合作,轮流使用牛。通常情况下,两头牛一起耕田,这有助于提高效率,也能减轻牛的劳累。然而今年的情况却是“十牛耕田”,意味着田地难以耕种,需要十头牛轮流耕耘。这也说明了土地干燥,旱情严重,土壤坚硬,耕作困难。

2023年将再遇特大旱灾?老牛说今年是“十牛耕田”,年景不乐观

回顾2022年,是“五牛耕田”的一年,当时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旱情。而今年,耕牛数量翻倍,更多农民担忧会有更加严重的干旱。此外,通过“几龙治水”也可以预测雨量,而2023年是“一龙治水”。俗话说“龙多涝,龙少靠,五龙六龙风调雨顺”,这意味着龙越多,越容易干旱。因此,今年的降水量可能较少,特别是在春季。综合考虑,这与现实情况相符,2022年为“八龙治水”,旱情相对较严重。

那么,2023年是否真的容易出现特大旱情呢?今年春季已经过去,多地发布了最新的预测。据云南省水利厅预测,与去年相比,2023年的旱涝灾害可能更加严重,形势严峻。媒体报道称,今年以来,西南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5成,四川南部、云南大部偏少8成以上。加之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导致云贵川等地的干旱问题持续发展。

国家气候中

心也对2023年的气候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今年的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强发的趋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预测指出今年夏季可能会持续高温,未来中国平均集中降雨期由目前的50年一遇变为20年一遇,极端干旱事件的频率也将从目前的50年一遇变为32年一遇。

这些信息无论是古老的“春牛图”还是现代的科学预测都表明,今年的年景可能不太理想。农民朋友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密切关注天气动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潜在的损失。

总之,回顾去年的特大旱情,再看今年持续的干旱趋势,无论是古代的民间传统还是现代的科学技术都在警示我们:气候变化正对农业生产产生深远影响。对于那些依赖农业为生的人们,适应变化、采取应对措施至关重要。希望农民朋友们能够保持乐观态度,不断学习和适应,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确保农业的稳定和人们的生活幸福。

不管是古代的智慧还是现代的科技,都在为我们揭示着未来的可能性。岁月更迭,人类对待气候的认知不断深化,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这片土地,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