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奥斯卡获奖传记电影《甘地传》,印度国父的睿智与博爱令人敬仰

作者:乐观樱桃啊

奥斯卡获奖传记电影《甘地传》,印度国父的睿智与博爱令人敬仰

奥斯卡获奖传记电影《甘地传》,印度国父的睿智与博爱令人敬仰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看传记电影的人,那么你一定不会错过这部1982年的经典之作——《甘地传》。这部电影以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父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的一生为主线,展现了他如何通过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带领印度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的伟大历程。电影不仅还原了甘地的政治斗争,也揭示了他的思想、信仰、人格和生活。这部电影由英国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执导,英国演员本·金斯利(Ben Kingsley)饰演甘地,他们用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诠释了这位伟人的精神风貌。这部电影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赞誉,荣获了1983年第55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等八项大奖,另外还获得了三项提名。这部电影被认为是传记电影的典范,也是影响了全世界的一部经典之作。

那么,《甘地传》究竟讲述了什么故事呢?为什么它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甘地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回顾一下这部电影的内容,以及甘地的生平和思想。

奥斯卡获奖传记电影《甘地传》,印度国父的睿智与博爱令人敬仰

《甘地传》的内容

《甘地传》是一部长达191分钟的电影,分为三个部分:早年经历、中期经历和晚年经历。每个部分都围绕着甘地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和选择,展现了他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律师成长为一个伟大的领袖。

奥斯卡获奖传记电影《甘地传》,印度国父的睿智与博爱令人敬仰

早年经历

电影从1893年开始,当时24岁的甘地受邀前往南非任律师职。在南非,他第一次亲身体验到了种族歧视和不公正对待。他在火车上被赶下三等车厢,在法庭上被要求摘掉头巾,在街上被打倒在地。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有色人种所处的困境和不平等。他决心在当地带领印度移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的抗议活动,并因此多次入狱。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等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非暴力学说。他也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穿着简朴,吃素食,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在南非领导的反种族歧视斗争,为南非印度人争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权利,也为他日后在印度的独立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奥斯卡获奖传记电影《甘地传》,印度国父的睿智与博爱令人敬仰

中期经历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他开始游历印度各地,了解他久别的祖国的情况。他发现印度人民正遭受着英国殖民者的剥削和压迫,国家的财富被掠夺,人民的尊严被践踏,社会的秩序被破坏。他加入了国大党,成为了该党的实际领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他开始为印度的独立而奔波。他发起了一系列的运动,如反对罗拉特法、反对盐税、反对纺织品进口等。他号召印度人民抵制英国货物,自己纺织布料,穿着白色的棉布服装,成为了印度人民的标志。他也号召印度人民不参加英国政府机构和教育机构,不缴纳税款和租金,不服从英国法律和命令。他用和平的方式表达了印度人民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不满和反抗。他在运动中多次遭到英国政府的逮捕和监禁,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他也从未对英国人产生过仇恨和敌意,而是希望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解决问题。他在1931年赴伦敦参加商讨独立的圆桌会议,但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奥斯卡获奖传记电影《甘地传》,印度国父的睿智与博爱令人敬仰

晚年经历

“二战”期间,甘地继续推动印度独立运动,并提出“退出印度”(Quit India)的口号。他认为这是印度人民争取自由的最后机会。然而,英国政府对此采取了更加严厉的镇压措施,逮捕了甘地和其他国大党领导人,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戒严。甘地在狱中进行了长达21天的绝食抗议,并呼吁印度人民保持非暴力原则。战争结束后,甘地被释放出狱,并重新参与独立谈判。然而,随着独立的临近,印度国内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的宗教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了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和流血屠杀。甘地对此深感悲痛和愧疚,他试图以自己的影响力来缓和两个群体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多次以绝食来感化他们。1947年8月15日,印度正式宣布独立,并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甘地没有参加任何庆祝活动,而是前往暴乱最严重的加尔各答进行调停工作。

奥斯卡获奖传记电影《甘地传》,印度国父的睿智与博爱令人敬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