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少年志拆开是以少年之心,展鸿鹄之志。
何为少年?宋1是肯定,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意气,敢作敢为大展拳脚;宋2是反问,是没有庇护,被裹挟在黑暗之中,依然一腔孤勇万死不悔走下去。
少年之心不止步于生理限制,是阅尽千帆后,不论世间万物阻与不阻,不论或生或死,始终不屈;鸿鹄之志不论高低,即便时运不济依然搏击长空。
喜欢这部剧是因为剧的核心是现在影视剧市场上稀缺的,是在越来越机械化的趋势下还愿意去探讨,还能看到的没有高低贵贱门第之分的信仰和信念,是把少年拉进宏大的历史洪流里,用饱满的故事载体对比骨感的个人理想,少年人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是否还能始终如一的品性。
北河星对七斋的质问换个角度,也是他们各自在跟另一个自己对话,在瓶颈期重新审视自己,在反复质疑中该如何成长:我是谁,我想要成为谁。
北河星说的未必都对,但这样的鞭策在成长之路上也是必要的,三年的缓冲伏笔让他们面对困境时更强大也更坚定,成长的痛让他们更通达。
元仲辛对没藏讹庞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我赌的不是他的人品而是人性”,人性复杂,立场不同取舍便会不同,王倦的洞察和触角让主角和配角都有各自的弧光,每个人都是鲜活的,都在拼尽全力让自己在泥泞里能生花。
志向高远的秘阁少年,无人授意就肯出生入死是没有人肯相信的蠢事,他们前仆后继是为了心中的道,在断垣残壁的乱世挣脱出一束光,这是他们的信仰也是每一代秘阁人的使命,他们是并肩的关系。
故事到最后七斋更像是完成这场刺杀的执行者,他们走的每一步都是踩在了前辈和同袍的尸身悬崖上,去完成最后的致命一击「杀元昊怎可能全身而退,不过是谁先谁后而已」「他们的意志由我来继承」。
而尉迟源这个人物带来的震撼一定程度上,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也就是普通平凡的尉迟源,他在剧里一直迷信龙神,相信曾救过他的元先生,他未必不知道真假与真心,只不过是想在孤独无依的世间里找到能渡过至暗时刻的依托和鼓励,让自己有活着的实感。
「这世间,对我不好,除了元先生,没有人需要我,龙神护佑,何其幸哉」到这最后一刻完全能共情他的信仰,或许很愚昧,但是对他来说是必要的,八斋的死壮阔豪迈,尉迟源的死可悲可叹,生而为人活着各有不同,信仰无高低之分。
剧里的幽默像乌云压顶时,在两朵乌云间短暂的呼吸,透过修饰的美好看到无法言喻的残酷和悲哀,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先例。
如今的夏天他们都成长了,变得更加勇敢、更加成熟,但永远不变的是留存在他们心底里那份纯粹的无畏。
「知道真相的只剩下你们了」暗探做的事不会都记在历史上,这是七斋留给喜欢他们的观众的最美情话。
#中国式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