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匈牙利建构集权国家的动力是什么?马加什国王又为何失败了?

作者:闻史天绪
匈牙利建构集权国家的动力是什么?马加什国王又为何失败了?

前言

马加什国王时期是匈牙利最后一次尝试建构集权国家的机会,虽然拥有这样的机遇,但是匈牙利还是难以摆脱几百年的政治历史所产生的惯性,最终没能避免国家分裂失败的命运。强大的贵族势力是国王改革的阻力,也是匈牙利四分五裂的罪魁祸首。

匈牙利建构集权国家的动力是什么?马加什国王又为何失败了?

直面强敌的威胁

长久以来,匈牙利一直面对奥斯曼帝国的威胁。这是自蒙古入侵以来匈牙利面对的首个敌我差距如此之大、令人胆寒的敌人。

从 14 世纪开始,奥斯曼帝国逐渐成为横跨欧亚的强大敌人,它在国家发展程度上一直比同时期的匈牙利先进得多,而且即使与欧洲冬国相比也是如此。与蒙古不同的是,奥斯曼帝国并不是掠夺性的游牧民族国家。它具有一系列完善的军事制度和包含税收、法律制度(伊斯兰宗教法律体制) 等在内的各种国家制度。

如果说蒙古只不过是一个野蛮的强盗的话,奥斯曼帝国可不止于此。它的国家体制如此有效以至于匈牙利的灭亡看起来似乎是注定,而且它一旦征服匈牙利,就不会也绝不可能像蒙古人那样强掠一通后自动离开。

反而,它会在这里驻扎生根,以强大的力量奴役匈牙利。从这个角度看,这个仇敌比蒙古鞑靶更加可怕。因为它所觊觎的,不单是匈牙利王国内的财富金银、女人奴隶,它所想要的是在这里实行永久的奴役,将这里作为伊斯坦布尔的行省。事实上,历史也正是这样上演的。

匈牙利建构集权国家的动力是什么?马加什国王又为何失败了?

奥斯曼帝国采取军事奴隶制,使得其国家能够摆脱世袭制贵族的阴影。在这里,从来就不会出现像匈牙利那般被家族制贵族垄断地方治理的情形。国家官僚和军官由奴隶充任,这些奴隶从小就被割裂与家庭的联系,并被教育永远忠于统治者和国家。

这个制度起源于埃及、叙利亚等地的马穆鲁克制度,奥斯曼帝国将其借鉴过来并加以改造。“由于高度地脱离血缘政治,国家在这个意义上更趋向官僚化。非人格化的选用制度保证了国家人员录用脱离地方化、家族化。统治者不至于像匈牙利国王那样处处受大地主的制约。

匈牙利建构集权国家的动力是什么?马加什国王又为何失败了?

苏丹对于行省长官能够随意撤换,这在匈牙利是不可想象也不能做到的。作为中央的代理人,行省长官的不定期更换确保了其不能在地方上衍生出自己的力量,从而防止代理的初衷变质。

这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奥斯曼帝国存在上百年,并持续威胁中欧各国并不是偶然。中央对地方行之有效的管理和对其代理人有效的控制,能够使底层的农民摆脱贵族“强盗式”的掠夺。

匈牙利建构集权国家的动力是什么?马加什国王又为何失败了?

关键还是中央权力的强大带来的巨大的国家力量。奥斯曼帝国相对于匈牙利来说更具有国家的凝聚力。一旦边疆硝烟战事起,苏丹便能够召集到无数的战士为他卖命。其中因由自然不用多说,这些骑士直接从苏丹那里得到封地为其卖命是天经地义的事。反观匈牙利,地方贵族与其人民的联系是如此密切。

他们权力的由来从来都是依靠自古以来的崇高地位和底层民众的爱戴。现在要他们去为国王,或者说是整个国家而战,几乎是不可能的。

匈牙利建构集权国家的动力是什么?马加什国王又为何失败了?

原因在于,这样做不仅对自己毫无益处,而且更有可能的是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在中世纪的欧洲,各大领主面对的,首先就是自己的同类虎视眈眈的威胁。

自身实力一旦削弱,家族力量就将不保。你今日为国王浴血奋战,可明日国王就会为讨好势力更强劲的贵族而将矛头对准你自己。这种情况下,“为国而战”自然是不明智的选择。

匈牙利建构集权国家的动力是什么?马加什国王又为何失败了?

血缘政治的软弱

在这样的国家中,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是血缘、是地域、是无穷无尽的一代代的效忠与被效忠。匈牙利的国王不过是各个阶级贵族的傀儡与玩偶,他若不与大贵族妥协,便没有生存下去的地位。

而贵族们各个心怀鬼胎,为自身利益甚至不惜出卖国家。与外敌联合分裂国家,在匈牙利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贵族们削弱了国家的力量,这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他们里应外合,几乎掏尽了国家的根基

匈牙利建构集权国家的动力是什么?马加什国王又为何失败了?

这样看来,匈牙利充满着典型的中世纪回应性国家的特点。国家没有一种理念与理想,更遑论政策的指导。人民并没有什么凝聚力,如同一盘散沙似地苟活于国土之上。问题还在于,科层制的官僚体制建设不能进行起来。

门阀士族把持着国家的命脉,而这些家族,持续地统治一方,带来的后果不堪想象。依靠继承和分封带来的稳定的权力交替使得权力的网络谱系越织越密,乃至家族制的权力体制充斥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最终在作茧自缚中走向灭亡

匈牙利建构集权国家的动力是什么?马加什国王又为何失败了?

然而贵族精英把握政权的国家也有一个巨大的优点。那就是总有少数贵族能够超脱自身利益看到国家发展的未来。由于他们是社会中少数接受教育又衣食无忧的人。思考国家前途与命运就成为可能,或者换句话说也成为他们的一种使命。

15 世纪后半叶,匈牙提就带领匈牙利人民掀起了对土耳其斗争的巨浪。他出生于贵族家庭,后在匈牙利的几个边防城市担任城防长官的职务。由于长期对外斗争的经验,他把对土耳其之战作为自己毕生的信念。

匈牙利建构集权国家的动力是什么?马加什国王又为何失败了?

与其他贵族不同他将自己所有家产都拿出来资助战争,赢得了士兵和人民的广泛信任。(与大贵族背信弃义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此后,在南多菲尔城战役中,他率领匈牙利军队一举攻破土耳其的进攻线,击败了穆罕默德的 20 万大军 (土耳其几乎倾尽在欧军队来进行这场战役) ,取得了巨大胜利。从而保住了这座对奥斯曼帝国前线斗争的堡垒。

通过这场举世闻名的战役,匈牙提也为匈牙利赢的了几十年的和平,从而使匈牙利能够在 15 世纪末、16 世纪初的时候得到了最后次建构集权国家的机会。

匈牙利建构集权国家的动力是什么?马加什国王又为何失败了?

由于长期领导战争,并最终获得大捷。匈牙提在国内集聚了民心。他为农民所拥戴,原因是抵抗土耳其的成功使他们免遭被异族掳掠的厄运。

无论在任何时代,农民总是社会痛苦的最大承担者,一旦土地被苏丹攻下,他们就免不了家财被劫,甚至被屠杀的命运。小贵族和城市也支持匈牙提,他们的权利本来就由于国王而得到巩固,他们历来是强大王权的支持肆无忌惮。

匈牙利建构集权国家的动力是什么?马加什国王又为何失败了?

唯有大贵族反对匈牙提的领导,他们害怕一旦匈牙提成为国王,他们的特权将会被削弱,他们的土地将会被没收。在对土耳其作战之时,他们不仅畏畏缩缩,竟然还正大光明地邀请外国势力进入匈牙利。他们害怕依靠农民和小贵族的力量,担心其一旦强大就会反过来吞噬自己。所以宁可倚靠国外的同盟军而不是国内人民的力量。

无奈这位伟大的爱国者不久在军营中身染疾病死亡。索性胡尼迪奥家族后代都骁勇善战,匈牙提的长子拉斯洛被大贵族阴谋杀害后,其弟弟马加什还是凭借小贵族和城市资产阶级、农民的支持当上了匈牙利的国王。

匈牙利建构集权国家的动力是什么?马加什国王又为何失败了?

马加什的改革和失败

马加什是匈牙利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加冕之后便取得一系列战争胜利为国内的稳定奠定了基础。此后,马加什励精图治,将目光集中于国内改革力图加强中央王权,将匈牙利打造成为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

军事向来是社会变革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原因。匈牙利强大王权建设的第一个特点便是拥有一支国王自己的所向披靡的军队。此举意在脱离松散的、纪律不佳的半私人贵族部队。

匈牙利建构集权国家的动力是什么?马加什国王又为何失败了?

马加什国王的最终目的是将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官僚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排除政治机构亲戚关系和建立一套选人用人领域的非人格任用机制。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特性就是马克思·韦伯所讲的官僚制的胜利。在马加什国王的改革之下,15 世纪末世纪的匈牙利正在努力实现这一点。

军事领域的改革直接促进了其他领域的变革。为了庞大的军费的开支,国家改变税收政策,实行直接税制。并将原先的按地块收税,改变为按人头收税。另外,征收国家海关税。税收领域的改变促进了国家能力的加强,匈牙利迅速成长为欧洲的主要大国之一。此时的匈牙利既能与西北的哈布斯堡家族相抗衡,也足够力量抵御南方强敌默罕穆德二世治下的土耳其。

匈牙利建构集权国家的动力是什么?马加什国王又为何失败了?

马加什死于 1490 年贵族收回中央国家在前半世纪争得的大部分权利。他们愤愤不平于自己特权的损失,渴望恢复旧状。所以,男爵们将一名软弱的外国君主推上王位,删减黑军的经费,然后将之送上土耳其的战场,结果遭到歼灭。

匈牙利返回到贵族分权的均势,很快承受后果。纪律散漫的贵族部队在1526年的莫哈奇战役中被苏莱曼一世打败,匈牙利国王被杀。相互争执的男爵只顾反对国家,不顾国家防御,如此场景曾在蒙古入侵中发生,现又重演。匈牙利失去独立地位,一分为三,分别受奥地利哈布斯堡、奥斯曼、土耳其属国特兰西瓦尼亚的控制。

国家的失败并不是偶然,马加什所做的努力,在强大的贵族制之下注定不能维持。国王一死,新兴制度就大范围废止。这说明,匈牙利的宪政主义,并不是一种权力制衡的宪政主义。

它体现着匈牙利的独特性,千年以来傀儡似的国王,无法与发展完备的统一贵族阶层形成分权。这样状态下的宪政主义,实际上为了维持贵族们的家族制、世袭制。它走向了宪政主义的一个极端,它抑制了分权和民主的进程,走向了寡头政治。这种寡头政治忽视整体的利益,出卖国家,这是国家失败的根本原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