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草堰口 堰东村 抗日名将 : 陈中柱 传(一)

作者:慧源读吧

欢迎 关注+转发!

陈中柱(1906.10.20-1941.6),幼名为让,学名斌(《泰州文史资料(第三辑)》李昌龄文),字退之,化名苏刚(薛鸿钧《陈烈士中柱将军事略》),今建湖县草堰口堰东村人。

草堰口 堰东村 抗日名将 : 陈中柱 传(一)

中柱中学

早年丧父,多得堂兄陈独真资助。幼年读书时即有天下大志。

年轻时在上海当电车售票员,接触过一些进步青年。大革命时期,在家乡曾参与组织农会,斗争地主陈如本等。

民国16年(1927)考入江苏警官学校,次年转入南京军官研究班学习,编属黄埔军校6期。

结业后,派至江苏辅佐警政。不久被任命为赣榆县警察大队长,采取多种手段,和缓平息神道闹事,然而该县县长责其未大开杀戒,遂愤然辞职。

民国19年(1930),陈中柱受训于南京宪警高级班,后在中央大学任军训教官。民国21年起,先后在上海市公安局、北宁路、津浦路等处任职。

草堰口 堰东村 抗日名将 : 陈中柱 传(一)

陈中柱

陈中柱多次为同窗好友中共党员赵敬之提供方便和救助,民国24年(1935)帮助赵进入国民党中央军校政训班学习(赵敬之日记),后来赵敬之被盐城县农职中校长唐秉玄(一作唐炳炫)告发,为韩德勤驻军密捕,关押在东台顽省保安处,陈中柱得知后,派其胞弟陈勋武和一个团长专去东台,将赵敬之保出。

民国26年(1937)抗战爆发后,陈中柱以徐州、鲁南为基地,组织铁路员工、学生成立战地服务团,后军事委员会委任为战地特种工作团第2总队少将团长,赴台儿庄战地工作。

徐州沦陷后,任第2路军第2旅旅长(一说陆军步兵2团团长)。台儿庄战役,他率部深入敌后,打击汉奸,破坏敌人通讯和军运,配合主力军行动,成为第5战区最富机动性之游击武力。

在鲁南大洞山之役,血战终日,毙敌数百。在皖北灵璧青塚湖之役,全歼来犯之敌。主力军西撤后,在徐州以东与日寇遭遇,伤亡惨重,部队冲散。

民国27年(1938)底(一说1939年初),苏鲁皖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委任陈中柱为该部第4纵队少将司令。陈中柱在徐州一带召集旧部,重组人枪,在苏鲁皖边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后部队移驻在淮阴西坝、王营一带,共有兵员30000余人。

次年春,率部在宿迁戚家圩与日军作战,毙伤敌军无数,但所部损失也不小。

草堰口 堰东村 抗日名将 : 陈中柱 传(一)

陈中柱

同年秋,该纵队奉命南下泰州,李明扬委任他兼任江都县县长。他重建了县政府机构,加强地方抗日武装,并与新四军联防,对付从扬州出来骚扰的日伪军。

陈中柱热心抗日,治军极严,部队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深得李明扬信赖。

民国29年(1940)夏,陈毅与李明扬在泰州达成合作抗日协议,陈中柱也参加了谈判。他很钦佩陈毅的远见卓识,对共产党、新四军的认识有所转变,并派副官室主任吴应奎运送一批军需物资赠给新四军以示友好。黄桥战役时,他信守诺言,坚决按兵不动。

1941年元月初,李长江公开投敌前,陈毅曾派陈中柱同乡同学赵敬之(一说两人为盟兄弟)前往泰州争取他,陈中柱明确表示“决不附逆”,坚决与共产党、新四军合作抗日。

至于率部起义之事,陈中柱因感激李明扬的知遇之恩,一时难以决断,但他的态度实际是很积极的,他对赵敬之表示“率部来归,容再三思,今秋可定"(蒋世俊《陈毅同志指示赵敬之密赴泰州之经过》)。

民国30年(1941)2月,李长江率部叛国投敌,陈中柱率部从塘头突围,转移至靠近新四军防区的兴化县卢家宅。

草堰口 堰东村 抗日名将 : 陈中柱 传(一)

陈中柱

同年6月4日,日伪军五路分进,“合剩"陈中柱的防区。陈中柱率部苦战三昼夜,伤亡惨重,最后被敌伪包围在一个极为狭小的地带里,他率残部在武家泽(一作武家宅)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身中6弹,壮烈殉国。其牺牲后,敌人发现了他的尸体,把头割下带回泰州请功,无头尸体由当地百姓用门板钉了一口棺材下葬,并插有一块写着“陈中柱将军”的木牌。

后来其夫人王志芳索回头颅,又重新安葬于泰州西门外西仓桥下一个唐姓地主的田里。

草堰口 堰东村 抗日名将 : 陈中柱 传(一)

陈中柱夫妇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追赠陈中柱为陆军中将,灵位送烈士纪念堂供奉,其英烈事迹送国史馆立传。

改革开放后,盐城市及建湖县等有关部门,对陈中柱烈士事迹,多次调查核实,具文报请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1987年2月14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以苏政复[1987]7号文批复同意追认陈中柱为革命烈士,同月国家民政部门向烈士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盐城人文景观》)。

次年冬,烈士遗骸从泰州运回盐城,安葬在盐城市烈士陵园东南侧,墓碑题曰“抗日烈士陈中柱将军之墓”。

在台湾台北市园山忠烈祠中也有陈中柱的牌位和事迹展览,其家乡草堰口堰东村亦建有将军墓。

2009年建国60周年大庆时,陈中柱入选为江苏省建立新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的50位人物之一。

其夫人王志芳携女入泰州日军司令部向日酋南浦襄吉(一作南部襄吉)索取将军头颅,也至为动人。

改革开放后,王志芳多次回大陆操办陈中柱将军安葬及纪念等事宜,2010年还委托其女陈璞女士回乡扫墓,《建湖文史网》亦有专题报道。《建湖文史网》有其夫人王志芳女士口述、其女陈璞专篇回忆。

草堰口 堰东村 抗日名将 : 陈中柱 传(一)

陈中柱墓

按,关于陈中柱烈士牺牲地,记载不一。《建湖县志》本传云,其先移师于兴化卢家宅,后来被围并牺牲于武家泽一带。陈为刚(烈士二弟)《永久的怀念》记云,其驻地为塘镇,后来突围方向为卢家宅,最后在强渡蚌蜒河时牺牲。《盐城市志》本传只说日伪军合围其驻地,未予明言。

王志芳(烈士遗孀,当时就在战场附近)《悼念先夫陈中柱将军》记云,将军率部退至兴化蚌蜒河一带的河汊地区,后来从老阁方向开来10多只日军汽艇,在武家泽一带围住了将军,将军率部想突破武家泽,把队伍带过蚌蜒河,拉往盐城方向。

《盐城人物志》、陈为刚文均引用原三战区前线日报所载总指挥李明扬给蒋介石的电文,皆言在蚌蜒河前线牺牲,不过,前者记为“武家泽一带”,后者记为“武家宅一带”。余疑《建湖县志》所记“卢家宅”即由“武家泽”讹音而致,此当有熟悉兴化地理者为之考证。(唐张新《建湖民族英雄传》)

码字编辑不易,欢迎 关注+转发!感谢 点赞+收藏支持!

继续阅读